楊淼
摘 要:小學語文教學是小學階段學科教學的重要內容,其教學效果對于學生的語文學習來說,顯得尤為重要。在小學語文教學中培養學生的創新思維能力,對于提高課堂教學效率來說幫助很大。本文論述了小學語文教學中學生創新能力培養的意義,指出小學語文教學中培養學生創新能力的方法,以供大家參考。
關鍵詞:小學語文教學;創新能力;培養方法
隨著現在新課程改革與教學的開展,傳統的教學模式已經越來越不太適應當下的一些教學需要。在各個階段的學科教學之中,都在嘗試應用新的教學方式進行教學,這一點在小學語文教學之中也有著明顯的體現。在小學語文教學之中,老師開始重視學生創新能力的培養,通過創新學生的思維能力,讓學生能夠對某一個語文問題有自己獨到的見解和認識。這樣在之后的學習過程中,可以讓學生的學習效率得到很大的提高和發展,對于推動整個課堂教學來說顯得尤為重要。
一、小學語文教學培養學生創新思維的意義
(一)激發學生積極思維的能力
在小學語文教學之中,培養學生創新思維能力,可以激發學生積極思考問題。讓學生去了解和發現一些語文學習當中的問題,通過問題的解決,來提高對于一些語文問題的認識和理解。讓學生能夠自主去學習一些語文知識,這樣學生也愿意去花時間在語文學習之上。因為以往傳統的教學模式在強調按部就班進行語文教學,往往不注重學生的理解,而是直接告訴了學生正確答案,這樣學生會不假思索地進行語文答案的背誦。長此以往,不利于學生的想象力的培養。而在小學語文教學中注意培養學生的創新思維能力,可以讓學生積極進行思考,對于一些問題有更加深刻的認識和理解。
(二)培養學生良好的學習方式
在小學語文教學之中,一般傳統意義上的教學,都是在強調死記硬背,單一的教學模式已經限制了學生的學習與發展,使得學生的語文學習比較死板。而在小學語文教學中,培養學生的創新思維能力和發散思維能力,可以打破學生從單一角度看問題的方式,能夠讓學生更加全面地看待一些語文問題。通過對語文問題的分析和理解,幫助學生去科學地掌握相關的語文知識,從語文知識當中找到一些學習方法和技巧,這樣可以培養學生良好的學習習慣。學生一旦養成了良好的學習習慣,就會主動探求相關的語文知識,打破傳統教學模式的束縛,讓學生告別之前死讀書的習慣,而是能夠更加創新地進行語文知識的學習。
二、小學語文教學中培養學生創新能力的方法
(一)創設學習情境,營造創新氛圍
在小學語文教學之中,老師需要給學生營造一個良好的學習氛圍,讓學生在這種情境當中,去更加高效地學習語文知識。這樣對于學生創新能力的培養,顯得很有幫助。因為我們一般情況下可以了解到,老師在上課的時候越嚴肅,越讓學生感到有壓力;而如果老師越放松,越是用幽默詼諧的語言進行語文教學,就能夠吸引學生的注意力。因此,老師需要給學生創造寬松自由、生動活潑的學習氛圍,能夠讓學生快樂地進行語文知識的學習。
(二)激發求知欲,培養學生創新意識
小學語文知識里面包括了很多內容,整個知識體系里面內容比較豐富,這些知識對于學生來說非常重要。在教學的過程中,老師不要急于給學生提供正確答案,不要給學生一些正確答案,限制學生的學習與進步,而是給學生更多遐想的空間,讓學生去了解和發現一些解決問題的途徑和方法,這樣對于學生的語文學習來說顯得尤為重要。通過一些問題的設置,讓學生能夠對這些問題進行合理的解釋和解答,從問題的探討當中,激發學生的求知欲,讓學生對某一個語文問題有自己獨特的認識和見解。這樣學生的創新意識能夠得到不斷的發展和提升,之后再遇到同樣問題的時候,就能夠更加靈活地處理這些問題。
(三)鼓勵學生展開想象,培養學生創新力
在小學語文教學過程中,老師需要注意鼓勵學生展開想象力,讓學生對于一些語文知識,能夠主動探討和學習。因為小學生的想象力和創造力比較豐富,老師所能做的是能夠激發學生的想象力和創造力,讓學生對于某一個語文問題,能夠與其他學生在一起探討學習,指出自身解決問題的獨特性,以此來獲得思維的歷練。因為每個學生都希望從自身的角度去思考一些相關的語文問題,都希望通過自身的能力去解決一些遇到的語文問題。在這個過程中,每個學生都具有克服困難的勇氣。這需要老師在旁邊進行引導,讓學生具備克服困難的勇氣,從一些經驗當中去獲取一些解決問題的方式和方法。這樣學生的想象力和創造力能夠得到很大的發揮,之后在遇到一些語文問題的時候,就會想辦法去解決問題,從解決問題當中提升自身的能力。
總之,對于小學語文教學來說,要想培養學生的創新能力,需要老師在平時的教學中,注意總結經驗和教訓,多與學生進行溝通和交流,及時了解學生的學習情況,根據學生的學習情況制定教學方案。這樣整個教學才能更加具有針對性,才能更加高效地開展語文教學。
參考文獻:
[1]陳亞麗. 小學語文教學與學生創新思維能力的培養[J]. 文教資料,2018(12).
[2]喬德祥. 淺談在小學語文教學中如何培養學生的創新思維和實踐能力[J]. 現代語文,2017(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