屠靜波
隨著新課程教學的改革,教室越來越注重課堂教學的設計,回顧以往的課堂教學,本人就如何進行課堂設計改變教學模型的這一內容,談談以下幾點想法:
1、學生的學習環境不同
以前學生獨立座位或兩人一張桌子,課堂上基本都是獨立思考,是一個嚴肅整齊的聽課場所。而現在是學生組合的形式,5、6個人圍在一起,可以相互討論交流、相互幫助,營造一個輕松活潑的學習氛圍,他們共同 的人文環境,低碳高效的生態課堂。
舉例:在小組成員的搭配上可以分為成績好差的搭配,男女同學的搭配。這樣既能提高各小組的學習積極性,又能維持好課堂紀律,兩全其美。
2、課堂知識的結構不同
以前是概念定理性質的輸入,然后例題講述,練習鞏固這樣的課堂模式,而如今的課堂設計,是預習作業的基礎練習,例題和變式練習,拓展提高,自我檢測。
舉例:在平行四邊形的性質這一節中,本人采用了課前導學,以講義的形式,作為課前的家庭作業,閱讀課本相關內容,填空的形式完成,把概念性質預習后抄寫下來,并完成相應的小練習。這樣的預習才能有效,既培養了學生自學的好習慣,又提高了學生的自學能力。教學設計分為課前導學、成果初展、例題精講、當堂檢測的環節,在例題精講中有基礎練習和拓展提高,有一題多變、一題多解。
3、教師的教學模式不同
以前是教師把所有知識一味地灌輸給學生名字知識傳授過程中,教師講解細致,分析圖形十分到位,學生全盤接受老師的解題方法,而如今教師設當講解,更多的是留給學生發揮的空間。采用的是在學生預習內容的基礎上,引入新課。所以在課堂教學過程中,本人不再重復講解,二是讓學生回答問題,教師提供相應的圖形分析提問,同時采取學生講評批改等教學方式。在拓展提高題上,采取學生小組合作相互討論,讓他們在討論中發現問題解決問題。充分發揮主觀能動性,自主探索與小組合作的結合,讓學生得到充分挖掘自己潛在的智慧,有困難時不僅得到教師的指點,更是學生之間互相班主共同提高的機會,而且讓學生知道,個人的聰明才智與集體的力量是分不開的,同學之間通過討論一道題目,在討論的過程中加強了學生之間的友誼和情感的交流,同時在指導別人的過程中,也提高了自己的口頭表達能力,這樣更能牢固的掌握所學的知識,甚至說解題的靈感就是在那一瞬間突發而出。我在這樣的場景中常常會運用一句廣告語“大家好才是真的好!”而教師只是充當了一位組織者、指導者、引領者的角色。
除此之外,教師還必須學會使用最先進的現代化信息技術,制作新穎的教學課件吸引學生學習的興趣,教會學生逐漸進入數字化學習,跟上時代的腳步。
在教學過程中教師還必須具備幽默性、表揚性、激勵性的語言,讓學生心情愉悅,活躍氣氛,增加樂趣等素質。這樣才能真正達到優化課堂提高效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