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一個企業在發展過程中,最重要的就是資金,對于現在的中小企業來說,融資問題對于其發展起到了制約,在經濟全球化的時代,中小企業的的規模與日俱增。在以后的發展過程中,融資必定成為問題之一,必須通過現狀盡快分析問題并找到有效的解決措施。
關鍵詞:中小企業;貿易融資;信用
我國中小企業在國家的發展中占據重要地位,是經濟主體的主要構成,是推動經濟發展的主要力量,所以如何正確指導中小企業的發展,如何扶持中小企業的發展,已經成為當前刻不容緩的戰略任務,為了國家的更好發展,必然要提出解決措施,把現狀進行全面的分析,有助于問題的解決,為中小企業以后的發展,尋找更好的道路。
一、中小企業貿易的現狀探討
現在來講,阻擋中小企業發展的主要問題就是融資困難,解決這個問題之后,才可以緩解中小企業的發展問題,對于現在來說,主要有以下方面的問題需要解決。
首先,是融資貿易問題,跟大企業相比較,中小企業沒有更多的錢財供給自身的融資,故而就更難進行其他方式的籌集基金。因為中小企業的發展不成熟,導致有些企業的交易方式更為傳統,對于貿易風險的認識不夠清楚,對于控制貿易風險的能力也并不完整,對于他人的信用等級不夠了解,對于資金狀況也沒有明確的調查,所以在一定程度上加重了投資風險。
其次,中小企業需要依靠資金的投入,還有企業發展過程中積累的經驗,來運行中小企業,維持他們的發展,但是中小企業中所以被稱為中小企業,是因為企業規模不夠大,正是因為規模不夠大的影響,使得融資渠道受限,在融資市場中處于劣勢地位,因為規模小,承擔風險的能力也相對較弱,所能選擇的融資方式也比較有限,這就給中小企業造成了許多困擾,形成了融資困難等問題。
最后,對于商業銀行來講,看中的是中小企業的信用擔保問題,而商業銀行對于中小企業的融資,具有比大型企業更為嚴格的審批過程,這也是使得中小企業融資緩慢的原因之一。商業銀行具有完整的融資體系,但中小企業只有單一的,與商業銀行融資的方式,這樣才能使得商業銀行,在對中小企業的融資過程更有保障。
二、中小企業貿易的特點及發展趨勢
(一)融資具有自償性
中小企業在發展過程中,要遵守故障制度,按部就班地慢慢發展,資金管理更為嚴格,不斷地提高自身的信用等級。這樣銀行也可以為其提供信用擔保,使得中小企業在融資方面,更加容易獲得第三方的融資,這也會使中小企業的資金在流動上更加靈活,這是中小企業為自己爭取便利的路徑。
(二)供應鏈貿易融資日益顯著
供應鏈融資服務于不同的傳統銀行融資產品,這種模式的創新點就在于,與大型優質企業的穩定供應鏈相連接,所以供應鏈貿易融資的主要受益對象是中小型企業。因為大t-11企業和國際企業的融資方法和操作手段較為成熟,以大型企業為中心,選擇資質良好的上下游企業,通過借鑒的方法,學習到更多國外貿易的融資方法,運用到現在的中小型企業中,這也慢慢地形成一種新型的中小型企業的融資方式。
(三)中小企業地理位置所在的經濟環境相對較差
中小企業的規模之所以沒有發展壯大,跟其所處的地理位置有很大的關系,經濟發達地區肯定是大型企業存在居多,中小企業少數存在。如果中小企業可以處在經濟發達地區,政府可以提供更加有利于發展的政策,也有更多地跟大型企業經濟交流的機會,市場環境相對較好,更容易獲得融資。而許多中小企業都處在經濟稍微不發達的地區,這使得他們的融資更為困難,可尋求幫助的其他大型企業更是少之又少,所以改善中小型所處環境也是幫助中小企業融資的基礎操作。
三、中小企業貿易融資的困境
(一)從中小企業自身看其貿易融資的困境
中小企業自身的市場地位不夠顯著,使其更難得到第三方的融資,中小企業自身的些許資金不足以維持企業的發展,需要投資者和外界給予的資金支持。尤其在中小企業的發展初期,外界的幫助對于他們來說至關重要,中小企業的項目較少規模小,資金流動量也不多。因為中小企業是還處在市場的劣勢地位,不管在任何方面,都還不夠積極成熟,需要向其他大型企業學習,但是中小企業的規模比較小,所以其他的經濟活動也會相對較少,當然也不會像大企業一樣需要整理許多東西。
中小企業的眼光不夠長遠,還是局限于來就的交易方式,沒有想要創新的想法,對其他的大型企業的交易方法不夠關注。我國的中小企業才剛剛邁足進入國際貿易,對于未知的事情還太多,剛剛形成的中小企業,還沒有資金流動,也就不存在信譽度的事情。雖然一些商務銀行愿意與新企業合作,但是依舊存在不平等待遇,中小企業還是很難得到融資,一些更小的企業,甚至拿不出任何抵押物,更加無法使得商業銀行或者第三方機構進行融資。
(二)從銀行角度來看中小企業貿易融資的困境
銀行所在意的問題是個企業是否有信用擔保能力,如果企業符合條件,商業銀行才會考慮對中小企業進行融資。因為中小企業的能力還不夠,可能會在資金回收方面存在一定的困難,這就使得銀行很難對中小企業進行融資,商業銀行制定的關于中小企業的審查標準。
商業銀行的融資程序比較復雜,對于中小企業更為嚴格,所以在實效性上可能會受到一定的影響。中小企業的授信過程比較嚴謹和復雜,所需要的時間也比較長,而對于新形成的中小企業,急需資金的支持。如果資金問題解決不夠及時,公司可能會面臨停運等問題,業務的辦理就更加復雜了。
四、解決中小企業融資難的建議
(一)轉變金融機構貿易融資經營理念
中小企業在形成初期,需要資本的快速積累,也需要許多啟動資金,以便于快速的擴大規模,也使得中小企業有明顯的階段性發展。而資金的投入,不僅需要用來對外交流,也需要進行一定規模的生產,所以增加消費信貸也是其中重要的環節。
(二)企業應該勇于創新
商品融資也是現在新型的融資方法,作為中小企業,也可以選擇典當,去研究一些有銷路的產品。在工作的執行當中,需要有明確的管理制度,有助于經濟效益的增加,再加上中小企業也需要為企業爭取更多的信譽度,這樣才能有更多的投資者看中,更加有利于企業融資。
(三)充分利用政府的職能
政府部門根據國家現在的經濟狀況,對進出口貿易的狀況,金融改革的實際操作,建設更加完善的融資體系至關重要,也需要出臺相應的扶持政策,幫助商業銀行對于中小企業的融資,讓中小企業徹底走出來,使得中小企業有更多的經濟交流的機會,能有幸與大型企業或者國際企業有參考學習的機會,這樣有助于中小企業的發展,能幫助中小企業更好的得到融資。
(四)深化國有銀行改革
現有的銀行管理制度相對落后,所以銀行在自身發展狀況不佳時,更沒有多余的錢可以對中小企業進行融資,再加上國有銀行對貸款存在些許的偏見,對于中小企業和大型企業的貸款態度也不一樣,所以銀行自身也需要進行改革,提升盈利能力,進而面向中全部小企業,建立強有力的信貸機構。
(五)加強政府有關法規及政策的執行力度
對于現在的資本市場結構,需要國家制定一些政策,對其進行完善,形成更好的資本市場,幫助中小企業獲得直接融資,形成以中小企業為主的市場體系,更加完整的多層市場結構。對于社會信用體系,政府首先要以身作則,樹立信用度,然后對中小企業和商業銀行都加強信用度管理,杜絕不良行為的發生,建立信用體系,避免風險的發生。
五、結語
融資貿易的問題不是之談理論就可以解決的,需要付出大量的實際行動,制訂更好的發展方向和策略,才能更加更好地解決中小企業融資難的問題,最終走出融資困境。
參考文獻:
[1]許五順.我國中小企業融資貿易問題之探析[J].財稅統計,2014(10):59.
[2]張建華.中小企業融資國際比較及經驗[J].中國金融,2011(8):404.
作者簡介:
張春李,廣西財經學院,廣西南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