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近年來,隨著我國經濟的高速增長,中小企業也取得了突飛猛進的發展,在我國國民經濟中有著重要的產業地位。本文主要目的是通過對我國企業社會責任承擔情況進行分析,找出其中存在的問題和產生的原因,提出具體可行的應對措施,從而構建中小企業社會責任的實現機制,為實現我國中小企業的可持續發展提供有益參考。
關鍵詞:中小企業;社會責任;問題對策
一、引言
近年來,中小企業發展良好,在我國國民經濟當中有著重要的產業地位。不過,就目前來看,我國中小企業雖然實現了較快的發展,可是其在經營發展過程當中,沒有很好地承擔起屬于自己的社會責任,從而制約了中小企業的進一步發展。因此,我們有必要對中小企業社會責任進行深入的探索研究,為實現我國中小企業的跨越發展,幫助中小企業更好的承擔社會責任,提供有益參考。
針對中小企業的界定而言,目前,國際上仍然沒有形成統一的界定。根據2011年我國財政部聯合統計局共同頒布了《關于印發中小企業劃型標準規定的通知》,其中對不同行業的標準如表1所示。
企業社會責任(Corporate social responsibility,簡稱為CSR)主要指的是企業在經營發展的過程當中,不僅致力于獲得更大的經濟效益,還應該承擔相應的社會責任。企業在生產經營過程當中,不僅要追逐利益,而應該對人的價值加強關注,為消費者提供更加優質的服務,生產出優質產品,從而為社會經濟發展做出更大的貢獻。
總體來看,中小企業承擔社會責任主要包括兩類:第一,法律層面。具體包括:資源環境責任、員工責任以及社會公益責任等等。第二,道德層面。這些責任的履行主要需要立足于企業的實際情況和企業經營者的道德意識。如果企業不履行道德責任,也不會受到法律的懲罰,不過可能會遭受到社會輿論的批評。
二、我國中小企業社會責任的現狀及問題
隨著時代的發展,我國各行各業都實現了較快的發展,可是,在發展過程當中,也產生了大量的企業社會責任問題,引發了專家學者的廣泛關注。以食品行業為例,根據相關數據顯示,在2017年,我國消費者協會共接受了70多萬件投訴案件,其中,涉及食品投訴案件占到了一半以上,比2016年同期增長13.5%。在這將近五萬件食品投訴案件當中,食品質量安全的投訴為30000多件,占食品投訴案件的60%以上。
民以食為天,這些食品安全問題在很大程度上損害了消費者的合法權益,反映出我國相關企業責任缺失的現狀,從而極大制約了我國食品產業的可持續發展。對此,我們必須對廣大中小企業的社會責任問題提高關注程度,采取切實可行的應對措施,促進企業健康發展。根據食品行業中小企業調研及分析,當前中小企業的社會責任方面主要存在以下問題和不足。
(一)對社會責任的認識度不足
就我國目前來看,大部分的中小企業有全面的認識到社會責任的概念,甚至以為是在企業發展到成熟階段才能夠顧及承擔社會責任,甚至認為社會責任是政府和大企業的責任和義務,沒有全面了解屬于自己的社會責任,在經營發展過程當中,可能會忽略責任的承擔。因此,大部分的企業在發現承擔社會責任和自己的盈利存在巨大的矛盾沖突,他們首先會致力于獲得更大的利潤,而不是首先去承擔屬于自己的社會責任。基于此,企業經營者必須要承擔起自己的責任,實現中小企業的可持續發展。
(二)較少參加社會公益活動
慈善責任體現為較高層次的企業社會責任。由于受到較為嚴格的社會監管,上市公司通常能夠完善自身的組織架構,考慮到多個部門的合理設置,實現真正的環境保護,并切實履行好社會責任。可是,受到多樣化條件因素的影響,我國的中小企業缺乏承擔社會責任的意識。對此,政府必須要做出有效的引導,幫助中小企業樹立良好的社會責任意識,從而在實踐當中,真正的履行好自己的責任和義務.積極參加各類社會公益活動。
(三)政府推動工作有待加強
近年來,隨著社會公眾對于企業社會責任的承擔問題關注的增強,政府也越來越重視該領域的相關問題,并在《公司法》中做出了明確規定,指出我國中小企業在經營發展過程當中,必須要接受社會監督,自覺履行好社會責任,從而為我國國民經濟的發展作出應有的貢獻。不過,針對我國目前的相關法律而言,雖然大型企業出臺了一系列的社會責任報告書,可是在法律當中,并沒有明確的規定中小企業的社會責任,更沒有實施相關詳盡細則。因此,在經營發展過程當中,中小企業為了獲得更大的利益,通常都會運用這種法律上的漏洞,來逃避責任的履行。而且,我國實施地方保護主義,部分地方政府為了實現本地區的較快發展,甚至對中小企業的破壞環境行為放任不管,從而不利于中小企業更好地承擔社會責任。
三、中小企業社會責任建設的策略及建議
在當今國際市場競爭當中,企業必須要承擔起相應的社會責任,只有這樣才能夠樹立良好的企業形象,從而占據更大的市場份額。我們認為中小企業在經營發展過程當中必須要做好以下幾方面的工作。
(一)提高社會責任的認識度
在企業經營發展過程當中,要想真正的履行好社會責任,必須要提高經營者的綜合素質水平。政府創建學習平臺,能夠幫助中小企業充分了解到社會責任的相關政策和法規,加強道德倫理建設,實現和其他企業的有效交流溝通,從而培養良好的社會責任觀念,實現社會市場經濟的可持續發展。
首先,中小企業經營者必須要樹立良好的經營觀念,著眼于長遠眼光,履行好社會責任,這樣才能夠樹立良好的企業形象,擴大產品銷售,占據更大的市場份額,以謀求生存與發展;其次,在發展過程當中,必須要遵循相關的法律法規,有效維護利益相關者的合法權益,樹立全球戰略意識,積極的申請國際標準認證,從而打人國際市場,占據更大的市場競爭優勢。
(二)積極參加社會公益活動
中小企業在經營發展過程當中,必須要明確自己的社會責任,樹立良好的思想觀念,營造良好的內外部環境,從而獲得更大的市場競爭優勢。另外,中小企業在發展過程當中,必須要實現發展戰略和責任理念的有機結合。立足于自身實際情況,充分認識到社會責任的相關內容,將其納入發展戰略當中,制定出科學合理的發展戰略,充分的維護好利益相關者的合法權益。
在經營發展過程當中,中小企業絕對不能夠單純的追逐最大利益,而應該參與到多樣化的社會公益活動當中履行好自己的社會責任,只有這樣才能夠獲得更多的消費者的認可和支持,實現自身的健康發展。
(三)建立政府引導機制
對于中小企業社會責任問題,政府承擔著不可或缺的重要作用。為了有效解決相關問題.政府必須要做出科學的引導,完善社會治理體系,提升企業責任層次,從而實現中小企業的健康發展。另外,我國政府必須要轉變傳統的經濟發展理念,創造良好的社會環境條件,加快推進企業社會責任建設發展,打造服務型政府,為中小企業的發展創造有利條件,幫助他們更好地履行社會責任。
除此之外,我國政府還可以和其他的社會組織開展合作,對企業社會責任進行研討,及時的發現問題并解決問題,加強正確的引導,避免出現違規行為的產生。而且,我國政府必須要加強宣傳,履行好相關的社會責任,提高社會管理水平,進行更加規范的績效考核。
(四)發揮媒體監督作用
隨著互聯網進一步發展,媒體承擔的作用尤為凸顯。媒體作為企業和社會公眾溝通交流的橋梁,必須要進行真實的報道,宣傳企業社會責任理念,對企業的相關情況進行客觀真實的披露,避免違法行為的產生。
要充分發揮出媒體的輿論導向功能。對于中小企業積極維護社會的行為予以正面的報道,讓社會大眾的輿論動態影響企業的經營發展,提高企業的品牌知名度,并進一步對企業的責任感進行強化。而針對那些違法企業,媒體也必須要充分地發揮出自身的輿論功能,提高逃避社會責任事件的曝光率,從而給違法企業帶來更大的輿論壓力,促使他們轉變傳統的思想觀念,真正樹立社會責任意識。
四、結束語
隨著時代的發展,我國經濟實現了較快的發展。同時經濟全球化也在不斷深入,企業社會責任的相關問題也越來越受到人們的重視。為了實現社會的穩定發展,企業在經營發展過程當中,不能夠單純追求經濟利益的最大化,也應該兼顧社會效益的維護,積極履行企業的社會責任。只有這樣,企業的經營發展才會獲得強大的生命力,促進企業自身又好又快發展,引領企業實現新的突破。
參考文獻:
[1]余婷,王琦.中小企業社會責任建設存在的困境與對策[J].科技創業,2013(2):65-67.
[2]曹蒙.中小企業社會責任分析現狀、困境及出路[J].商場現代化,2013(35):116-118.
[3]劉雪菲,劉非菲.中小企業社會責任問題研究[J].商場現代化,2015(22):105-107.
[4]孟玉婷.我國中小企業社會責任問題研究[J].商,2015(11):24.
[5]王宇形,劉曉靜.我國中小企業社會責任問題研究[J].百家論點,2018(31);284-288.
[6]Meitai,F.Shuhao,C.,Corporate Social Responsibility[J],iBusiness,2014(6):117-130.
作者簡介:
闞玉金.南京航空航天大學金城學院,江蘇南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