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麗娜
摘? 要:適逢統編教材的改革,發現有地方特色的內容越來越受到大家的追捧,那么,要求我們這些語文老師在平時的教學中引導學生關注本地傳統文化,所以我有意識的向這方面延伸,滲透本地傳統文化。我們學校地處商丘,它是華夏文明和中華民族的重要發祥地、中國重要古都。在這一兩年的教學中,我進行了一系列的摸索和實踐,有了些許感受。
關鍵詞:城鄉結合部;商丘傳統文化;新教材;語文課堂;滲透
【中圖分類號】G633.3???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5-8877(2019)31-0005-01
因為我所處的學校是城鄉結合部學校,處在這樣一個特殊的地理位置,學校每年招收的生源群體結構多樣,有城市的學生,有農村的學生。很多中學生價值觀、榮辱觀都出現偏差。就連有著重大意義的清明、端午、重陽等節日都了解不多。家國情懷和孝、善等中國傳統美德都已陌生。更有少部分學生對事物的認識出現錯位,沒有負罪感,恥辱心,對誰都不尊重,什么事都敢做。因此,在研究的過程中,我借助新教材和校本教材,同時充分關注本地極具特色的傳統文化,結合本地學生的基本特點,進行傳統文化的滲透。有這樣的一些收獲:
1.借助新教材教學滲透地域特色傳統文化
通過對新教材進行系統的梳理,找出能夠和商丘地域傳統文化相契合的篇目,進行有針對性的研究。
(1)通過課堂教學中的拓展延伸對商丘文化進行滲透
很多老師在講課時,僅僅局限于課內知識,讓學生的知識儲備僅僅局限于書本內容這個方寸間。其實課外拓展延伸既可以讓學生對課文加深理解,又可以擴展他們的知識面,非常重要。但對于很多孩子來說,課本中許多材料的內容,并不適合他們,激發不起興趣。所以,我應充分利用了這個環節,盡可能尋找與當地文化相聯系的材料,盡量貼近學生的生活,以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
比如我執教《峨眉山月歌》這首詩時,把李白曾將在商丘客居十年為切入點,喚起學生學習詩歌的熱情。同時以此為拓展,將李白在商丘時所作的詩《對雪獻從兄虞城宰》《梁園吟》進行拓展閱讀,讓學生積累商丘傳統文化的詩詞,培養對家鄉的熱愛。
在《江南逢李龜年》這首詩的教學中,運用了情境教學,把杜甫和李龜年在江南的相遇這一情境切入到杜甫、李白和高適曾在同游梁苑這一情境中,最后拓展到他們在商丘的詩作:高適的《古大梁行》、杜甫的《遣懷》、李白的《梁園醉酒歌》,增加學生的詩詞積累。
以“課外拓展延伸”為依托的好處是師生都有“延伸”的要求,只要有合適的相關的本地文化,誰都愿意拿來用。
(2)利用綜合性學習這個方面,滲透商丘傳統文化
在課堂教學中“拓展延伸”受教材內容限制,有的課文和本地文化相契合,但有很大一部分篇目是沒有辦法和本地文化相契合的。但是單元后的“綜合性學習”在這方面可操作性就強的多。
在八年級的綜合性學習《身邊的文化遺產》我就充分把本地傳統文化和教材相結合,進行了書法藝術和美食文化兩大板塊,第一板塊組織讓學生走近八關齋和雪苑書社,近距離觀看臨摹王羲之和趙鵬九的書法作品;第二個板塊讓學生攜帶商丘的特色美食進行品鑒,并對其歷史和制作工藝進行說明,讓學生切實的感受到身邊的文化遺產的豐厚,激發他們對家鄉的熱愛,對傳統文化的熱愛。
《古詩苑漫步》是以商丘的詩詞歌賦為范圍,又通過分門別類輯古詩,品古詩,誦古詩,用古詩這樣幾個環節展開活動,讓他們帶著濃厚的興趣主動去學習商丘特色的傳統古詩詞,感受傳統文化的魅力。
(3)根據城鄉結合部學生的特點,采取多種形式、利用多種渠道來開展各種行之有效的教育教學活動滲透特色傳統文化。
我在研究之初,就進行了問卷調查并進行細致分析,大體掌握了城鄉結合部學生對本地傳統文化的認知,舉行了“金秋十月墨香商丘”書法比賽,通過讓學生書寫有關商丘的詩詞名言歌賦,讓學生培養對商丘的熱愛。舉辦豫劇進校園活動,邀請了區豫劇團到學校給學生帶來了一場視覺聽覺盛宴,讓學生認識了商丘特有劇種四平調,感受到豫劇的魅力。
為了讓學生感受傳統節日的氛圍中華文化悠久而濃郁的積淀,突顯商丘文化古都的魅力,讓孩子們在文字詩詞中找尋非物質文化的樂趣,還舉行“巧思慧猜鬧元宵”燈謎大會。這些富有商丘特點的教育教學活動,讓傳統文化特色教育融于學生具體的學習和生活過程之中,激發了學生對家鄉的認同和對家鄉特色傳統文化的熱愛。
(4)利用校本課程培養學生對特色傳統文化的熱愛
結合城鄉結合部中學生的認知特點,立足于新教材,構建了以滲透傳統文化為核心的課堂教學體系。把極具商丘地域色彩的傳統文化篇目搜集整理成冊,包括名人故事、詩詞歌賦、對聯書法,風物文化,合集編成《商丘城鄉結合部傳統文化匯編》。通過語文課堂教學,課下學習,讓學生在日積月累、耳濡目染下燃起學習傳統文化的熱情,不斷提升精神境界,培養完美的人格。
2.結束語
通過這一系列的教學實踐,我體會到了商丘傳統文化對培養學生良好的品德、形成學生積極健全的人格的重要作用,隨著時代的發展,商丘的文化氛圍也會越來越濃,而讓商丘傳統文化走進課堂,讓學生都能燃起民族自豪感和愛國愛家鄉的熱情,這是所有的商丘教育工作者所擔負的使命和責任,需要我們不懈的努力。
參考文獻
[1]曾春暉.淺談傳統文化教育在初中語文教學中的滲透[J].江西教育,2012(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