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家金
摘 要:初中階段是學生價值觀和人生觀確立的關鍵時期,教師要注重道德與法治教學,提升學生的道德素養和法治意識,教師在教學中要結合生活實際,列舉生活中的一些事例對學生進行道德與法治教育,教師要組織多彩的課堂活動,提高課堂的趣味性,教師還要注重學生之間的小組合作探究,使學生積極參與到課堂中。下面,我從“一、結合生活實際,進行道德與法治教學”“二、組織多種活動,提高學生的道德與法治意識”“三、小組合作探究,提高學生的課堂參與積極性”三個方面入手,就初中道德與法治教學進行初步的分析與探討。
關鍵詞:初中;道德與法治教學;教學方法及策略
目前,初中道德與法治教學中存在著一些問題:在課堂教學時,教師一味地向學生灌輸理論知識,在教學中沒有很好地聯系生活實際,導致課堂教學內容比較枯燥,教師在課堂中講授占用的時間長,留給學生探究的時間少,學生參與課堂的時間比較短。針對這些問題,我結合自身的初中道德與法治的教學實踐,就初中道德與法治教學進行初步的分析與探討。
一、結合生活實際,進行道德與法治教學
教師在道德與法治教學過程中要注重結合生活實際,教師可以選取學生熟悉的一些事例進行道德與法治教學,教師可以把一些時事引入到課堂中,教師把生活和課堂相結合,便于學生理解知識,有助于提高學生的學習效果。教師結合學生的生活經驗,將知識內容與學生身邊的事件相融合,有助于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
例如,在講《網上交友新時空》這節課時,我舉了生活中的一些事例:案例一:16歲的小麗私自會見網友,遭到了網友的殺害。案例二:某男子在網絡上冒充單身女性,騙取其他男孩的信任并進行詐騙。我提問學生:你有過網上交友的經歷嗎?你是怎樣的感覺?我讓學生以小組為單位討論互聯網交友的利與弊,學生之間進行探討,使學生意識到在網絡上交友要使學生形成自我保護的意識,對于自己的家庭住址、經濟狀況、聯系方式等要進行保密,并學會求助。
二、組織多種活動,提高學生的道德與法治意識
教師可以組織多種活動,教師可以組織學生進行愛國主義演講,教師還可以組織學生進行角色表演活動,課堂辯論賽活動、時事播報等活動,多彩的課堂活動形式可以使課堂更加具有活力,教師要使學生積極地參與到課堂活動中,教師要發揮引導作用,使學生在參與的同時掌握住知識,并能夠靈活地運用知識。
例如,在講《社會生活講道德》這節課的誠實守信這節課時,我組織學生進行誠實守信的辯論比賽活動,辯論比賽的目的主要是使學生意識到誠實守信的重要性,使學生養成誠實守信的良好品德,從身邊的小事做起,做到誠實、誠懇、重信用、守承諾。正方:善良的謊言違背誠信,反方:善良的謊言不違背誠信,學生分為正反兩方進行辯論。學生在課前搜集誠信的小故事、誠信的含義、誠信的實際事例等等內容,在辯論中為了本方勝利盡全力進行辯論,提高了學生的課堂參與積極性,學生的學習效果大大增強。
三、小組合作探究,提高學生的課堂參與積極性
初中道德與法治教師要注重學生之間的小組合作探究,學生可以在探究中積極發表自己對問題的看法,合作探究的方式可以使學生積極地參與到課堂中,教師要使學生在課堂中積極地參與討論,教師要培養學生合作性、交流性的學習品質,使學生體驗合作學習的快樂。教師要注重提高課堂的教學效率,增加課堂中學生之間的互動與交流,使學生在合作學習中盡自己最大的努力,使學生積極主動地學習和探討知識。
例如,在講《第7課 積極奉獻社會》這節課時,我組織學生進行小組討論:你見過生活中哪些關愛他人的事例?學生小組討論舉出了生活中很多的關愛行為,比如,公交車上的愛心座,專門為盲人建的盲道等等。我又問學生:對于奉獻社會,我們中學生可以做些什么?學生小組探討,學生們給出了很多答案,比如,清除街頭的小廣告、去敬老院進行“敬老愛老”活動、參加志愿者活動、保護環境、在社區中幫忙等等,通過探討學生理解了奉獻社會的意義,使學生意識到在社會中要關愛他人,做到尊老愛幼,做到與人為善,尊重他人,積極奉獻社會。
又如,在講《勇擔社會責任》這節課時,我舉了一個事例:15歲的少年,在踢足球時把商店的玻璃弄壞了,店主要求賠償,男孩的父親問男孩:是你踢壞的嗎? 男孩回答:是。爸爸說:咱們應該賠償,這次的錢我來付,等你長大了,再發生類似的事情你就要付起責任來。我提問學生:這個男孩應該賠錢給店主嗎?爸爸應該為孩子支付賠款嗎?你贊成爸爸的決定嗎?學生以小組為單位進行探究,學生經過探究,得出少年應該賠錢給店主,少年做錯了事情應該為自己的行為負責。
綜上所述,初中道德與法治教師要運用多種方法增強課堂的教學效果,教師要構建互動、探究的課堂,教師要加強學生之間的小組合作探究,使學生感受到小組學習的愉悅,教師要提高課堂的教學效率,組織豐富多彩的課堂活動,教師在教學時要聯系生活實際,使學生感受到道德與法治和生活的緊密聯系,從而有效提高課堂的教學效果。
參考文獻:
[1]吳大世.初中道德與法治教學策略探究[J].教書育人,2019(20):71.
[2]金發琰.新課改背景下初中道德與法治的教學策略[J].課程教育研究,2019(19):76-7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