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平華
摘 要:英語在初中教學階段占據著重要的位置,對提升學生綜合素養、開發學生潛能、增加學生知識積累和生活技巧等方面發揮著積極的作用。但是就英語課程整體教學現狀而言,英語聽力成為了學生的薄弱項,尤其是農村學校的聽力教學成為了“重災區”。基于此,本文以農村初中英語課程為例,探究提高英語聽力質量的有效策略。
關鍵詞:初中英語;農村初中;聽力教學
英語聽力主要考查的是學生的口頭語言理解能力,要求學生聽懂日常交際用語,理解簡單的對話獨白。相比較閱讀、寫作而言,聽力能力的提升較為簡單,但現實情況卻是學生英語聽力基礎差,只能聽懂簡單的單詞,聽不懂英語句子;教師教學任務重,一個教師可能要教授整個年級的課;教師水平有限,自身專業水平有待提高;學生對英語學習存在畏難心理,學習積極性差等;學校對聽力教學重視程度不夠,缺少實踐練習等。基于此,筆者在研讀教材、結合實際的基礎上,提出了以下教學策略,以期為教學事業做出自己的貢獻。
一、精選材料,靈活多樣
經過一段時間的教學后,筆者發現并不是所有的聽力材料都可以拿來練習,需要教師進行一番精心的挑選,選擇適合班級學生練習的聽力資料,同時還要保證聽力教學資料的靈活多樣性,旨在刺激學生聽力興趣,保證學生聽力熱情,給學生不一樣的聽力體驗。
例如,在學習How can we become good learners?這一單元時,筆者認為教材中的聽力和適合目前學生的學習水平,因此可以用于教學實踐活動中,同學們需要解決的問題就是:Listen. How do these students study for a test? Write letters from 1a above.但是在實際練習中,因為聽力資料中涉及的人數較多,內容比較混亂,因此聽力效果并不是很理想。見此情景,筆者反思了自己的教學行為并對同學們的英語實力有了一個更為清醒的認知。接下來,筆者及時調整了教學策略,利用網絡技術挑選出包括以下幾種提問方法的聽力資料,如“What's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two speakers?”“What does the man mean?”“What does the woman imply?”,將對話人數限制在兩人之內,力圖減少學生們的聽力障礙,穩步提升學生的英語聽力水平。果然,經過這次調整后,同學們能分辨清楚聽力材料中的人物和基本的對話內容,提升了自身的聽力水平。
在本次教學實踐活動中,一開始教師為同學們播放了教材中涉及的聽力材料,但是同學們反饋出來的效果很差,讓教師反思并挑選了合適的聽力材料,將聽力材料中的對話人數減少到兩人之內,有效地提升了學生的聽力水平。
二、傳授技巧,激發興趣
任何事情都需要講究策略,教學工作更是如此。筆者認為如果讓同學們掌握了英語聽力技巧,不僅會提高聽力正確率,還會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讓學生自信心大增,對聽力不再存在畏難心理,甚至是喜歡上英語聽力。
例如,在學習What are the shirts made of?這一單元內容時,筆者在播放Section B的聽力材料:Listen to a conversation between Laura and Zheng Yun and circle the correct answers.之前,教授給了學生如何把握中心大意的技巧,一是辨別哪些是中心大意類型的聽力,常見的提問方式包括:“What are the speakers talking about?”“What is the conversation about?”“What are the speakers discussing?”;二是不必糾結于細節處,要捕捉關鍵詞或主題句;三是利用獲得的關鍵詞或主題句進行中心分析和概括,這個過程一定要合乎邏輯、合乎實際生活,不可胡編亂造、漫無目的地進行猜想。聽懂了筆者傳授的技巧后,同學們進入了聽力練習環節,從題目中得知是中心大意類型的題目,因此更加認真地聽英語播放資料并時不時寫下自己認為的關鍵詞或者主題句。等到聽力播放完畢后,筆者隨機邀請了幾名學生復述剛剛聽到的內容,這樣做一方面是為了鍛煉學生的英語表達能力,提升學生的分析、概括能力,另一方面也為了檢驗聽力成果,看一看同學們的真實實力。雖然一開始效果并不明顯,但是隨著時間的推移,同學們漸漸掌握了這一聽力技巧,也取得了一定的成果,漸漸喜歡上了英語聽力。
在本次教學實踐活動中,教師教授了學生一種聽力技巧并付諸于實踐練習中,讓同學們體會到了成功的喜悅,也激發了學生的學習興趣。
三、夯實基礎,探索途徑
一直以來,英語教學都偏重于讀寫,忽視聽說,因此同學們的英語基礎較為薄弱。再加上農村學生的家長受教育水平有限,即便是有問題想要尋求家長的幫助,家長也無能為力。失去了教師和家長這兩個有力的外在支持力,同學們的英語聽力水平可想而知。為了改變這一教學現狀,筆者從基本功抓起,探索多種途徑夯實學生聽力基礎。
提高學生英語聽力水平的前提是聽懂英語聽力,因此筆者對同學們的英語發音要求很高。例如,在學習What's the matter?這一單元內容時,筆者播放完了一遍英語聽力后,要求學生跟讀英語聽力材料,掌握音節、重讀、弱讀、連讀、不完全爆破等語音知識,讓學生意識到英語發音的特點,減少聽力障礙。結束了跟讀環節后,筆者又播放了一遍英語聽力資料,要求同學們:Listen again. Write a letter of each treatment next to the problems you checked in the chart above.此外,筆者還會上網查找一些“短而勤”的練習資料,主要目的是夯實學生的英語聽力基礎。在本次教學實踐活動中,教師發現學生英語聽力弱的原因之一就是聽不懂英語,因此利用跟讀練習鞏固學生的發音基礎,減少了學生的聽力障礙,提升學生的英語聽力水平。
綜上所述,提高農村學生英語聽力水平迫在眉睫,應該引起教師的高度重視。基于此,筆者經過一番探究后,提出了以上三條建議,以此為教師同仁們提供借鑒。
參考文獻:
[1]單桂才.農村初中英語聽力教學中存在的問題及對策[J].考試與評價,2016(08).
[2]金婷.農村初中英語聽力教學存在問題及對策淺析[J].科技展望,2015(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