鄒小蓉
摘 要:作文教學是小學語文課堂教學中一個十分重要的環節,作文能力也是語文的重要素養之一,因此我們必須重視對學生作文能力的培養。作文能力,不僅是小學生必備的能力之一,也是整個小學語文教學的難點。作文是學生情感的體現,是學生語文綜合素養的體現。本文從筆者的教學實踐經驗出發,就我國小學語文作文教學現狀做出闡述,然后根據出現的問題提出幾點教學策略。希望能為培養我國小學生的作文素養做出貢獻。
關鍵詞:小學;語文課堂;作文教學
受限于閱讀量和閱歷,小學生在寫作文時往往十分困難,不知道怎么寫,或者說不知道如何將自己所想表達出來。久而久之,學生就會對寫作文產生抵觸感,嚴重時甚至會厭惡作文課。針對這一現狀,小學語文教師應該就如何培養學生的寫作興趣,提升學生的作文水平做出思考和探究。
一、小學語文作文教學現狀
傳統語文課堂中的習作教學是十分空洞的,教師給出學生一個題目然后讓學生進行自由發揮。這樣的教學方式看似給了學生極大的空間,實際上對于小學生來說老師給出的題目往往離自己很遠,沒有切身的感受,自然無從下筆。其次有的教師把學生習題的標準定位在一些優秀的作文上。在作文指導課上,教師按照范文對學生進行指導,告訴學生文章開頭要怎么寫,結尾怎么辦,中間的內容要怎么展開。教師的指導越詳細,學生的思維就越受限。這樣的教學方式導致的結果就是所有學生的文章都是千篇一律的,毫無自己的思想。最后的問題是學生的詞匯量過少,往往遇到自己滿腦子的想法不知怎么表達的情況。小學生受限于年齡,閱歷和習作經驗都很少,這也是小學生“作文難”的一大難題[1]。
二、小學語文作文教學策略
(一)在閱讀中積累情感
讀一本好書,就像在與一位偉人對話。閱讀能夠使人積累知識,更能夠陶冶人的修養,在書海中遨游,其實也是在別人的人生長河中暢游。因此我們要多鼓勵學生閱讀,讓學生在閱讀中積累豐富的情感,在閱讀中體悟他人的人生。在進行閱讀后我們要讓學生表達自己的觀點,暢談自己的經歷,并及時給予正確的指導,然后讓學生把自己的感受記錄在積累本上。例如在學習《我要上學了》這節內容時,我會讓學生先寫出自身的感受,然后在班級內進行朗誦,讓同學們聽聽他人對于上學的想法。這樣做也有利于一年級學生快速融入新學年的生活。在后來的寫作中,我發現學生們的情感表達有了明顯的變化,或許過去只能寫寥寥幾句,但是在經過閱讀他人文章、聆聽他人作品后,在情感的積累上變得多了許多,寫出的作文也更加真實了[2]。
(二)創設情境,深挖題目內涵
作文是學生思想的真實體現,一篇作文能夠反映出學生的所思所想以及對于事物的客觀認識。因此在語文作文的教學中,老師應把握住作文的主題,結合作文對學生進行思想道德上的教育,以此來提升學生的審題能力。例如,我讓學生以“我的美麗家鄉”為題寫一篇作文。首先我們要明確這篇文章的主旨,要以夸獎家鄉為主旋律,寫自己對家鄉的自豪之情。定好文章的基調后才能進行寫作,否則就是離題作文,文章的分數也不會很高。之后,我讓學生進行走訪調查,深入探索家鄉的魅力之處,最后做好調查記錄。這個記錄可以是美麗風景的照片,也可以是人們對于家鄉贊揚的話,總之要有實際的調查成果之后才能開始動筆。不要拿到題目后提起筆就寫,最后寫出的全是空話套話,這樣也達不到作文訓練的要求。因此我們要能主動創設情境,讓學生能夠深入挖掘題目的內涵,做到文章與題目相契合。
(三)合理命題,激發寫作興趣
當前小學語文作文教學最重要的教學目的,應該就是要激發小學生的寫作興趣。興趣是最大的老師,如果學生對習作沒有興趣,那么是很難提升寫作能力的。針對于此,我們除了在平時進行有意的引導外,在每一次作文命題時也應該深思熟慮,挑選適合學生的作文題目。合理有趣的題目能夠激發學生的寫作欲望,同學們在練習時也會有話可說;反之艱深晦澀的題目和學生的實際相差甚遠,學生沒有共鳴感,自然寫不出什么東西來。
對一切新鮮事物充滿好奇是小學生的天性,作為語文教師應充分利用這一點進行教學。在進行習作練習時,我會給學生充分的發揮空間,布置一些充滿想象力的題目,例如 “20年后的我們”,讓學生盡情發揮天馬行空的想象力來進行創作。于此同時,我們在進行命題時還應該考慮到班級內所有學生的具體情況,不要讓學生出現難堪的情況。例如很多老師都會讓學生寫山川湖泊,但是沒有考慮到班級內學生的家庭情況是不一樣的,很多學生甚至都沒有見過大海。這樣的題目就屬于沒有聯系學生的實際,在訓練效果上也不會太好[3]。
(四)積累素材,生活與作文相結合
和年齡稍大的學生相比,一年級學生在閱讀積累上是遠遠不足的。但是作文考查的就是一個人的積累量,只有讀得多、見得多了,才能寫好文章。為了彌補閱讀量的不足,教師應該從生活素材入手,讓學生多多留心生活實際,觀察生活中的每一件事、每一個人。要讓學生學會以生活為素材,寫真人真事,表達自己的真實情感。一年級學生在面對一些題目時往往手足無措,不知道從何入手,這時候最好的辦法就是寫自己的所思所想所見。因此我建議讓學生多多參加一些社會實踐活動,引導學生去主動觀察生活,去探尋身邊的一些事物[4]。通過這樣一系列的舉措,我發現學生在習作時寫的東西明顯多了,不再是假大空的套話,而是真情實感的流露。將生活和作文結合起來,讓學生寫真實的事情和人物,是增強學生寫作能力的好辦法。
結束語:
在新課改的形勢之下,每個小學語文教師都應該改變自身的教學觀念和教學思想,要以培養學生的能力為主,淡化成績的影響,真正做到素質教育。要從教學方法進行改變,選擇正確的教學方法,激發學生的寫作興趣,充分調動學生的寫作積極性。本文就小學語文作文的教學情況,提出了幾點改進措施和具體的教學策略,希望能夠為廣大教師同仁提供一點新的教學思路。
參考文獻:
[1]劉衛宗. 放飛心靈 快樂作文——淺談小學語文作文教學的趣味性[J]. 小學生作文輔導(上旬),2018,67(1):45-45.
[2]洪柳. 淺談小學語文作文教學中素材的積累[J]. 學周刊,2017,12(6):137-138.
[3]周慶華. 淺談小學語文作文教學方法的創新[J]. 好家長,2017,34(34):52-5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