黎明英
摘? 要:隨著國家基礎教育課程改革的不斷深入,農村村校的教學改革也顯得尤為重要,結合新我校課程改革背景,談談我們村校教師在課程改革中的行動方法與對策。
關鍵詞:村校;課堂教學改革;實施環節
自參加了學校課程改革培訓會以后,我們深深地認識到,“以人為本,以學定教,以愛育人,立德樹人”,打造村校品牌,創造校園特色,就必須走課堂教學改革之路,在課堂教學中鮮明地體現“以學活教,心動課堂;心隨課動,課隨心動”的理念,竭力提高教學質量,促進學校教育教學優質和諧發展。于是,課改在我們村校開始了播種、生根、發芽。
一、指導思想
以新課程理念為指導,以“少教多學”為變革主題,逐步形成“自主學習、合作探究、展示提升”的課堂教學,逐步建立并完善適應素質教育要求的管理機制,為學生終身發展奠定堅實的基礎。
二、改革目標
通過課堂教學改革,培養學生問題意識、自主學習意識、合作意識、探究意識、交流意識、傾聽意識、思維意識,激發學生潛能,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提高學生發現問題、解決問題、實踐操作能力,提高課堂教學的有效性,實現“學會”到“會學”的轉變,實現課堂由“傳授知識”到“發展學生綜合能力”的轉變。
三、課堂教學改革
(一)探索實踐了“三階段八步驟”的新型課堂教學改革。通過三個階段和八個環節(三個階段:自主學習、合作探究、展示提升;八個環節:自學生疑、小組討論、問題反饋、交流展示、精講點撥、小結提升、檢查反饋、任務布置)落實課堂教學的根本變革。在探索實踐過程中,我們注意結合學科特點,靈活地進行課堂教學改革,堅決杜絕生搬硬套。
(二)積極運用現代化教育技術,探索實踐信息技術與學科教學整合的方法與途徑。結合本學科特點,恰當地運用班班通信息技術支持課堂教學,提高課堂教學效益。
(三)教學過程三部曲:預習、展示、反饋。
1.預習。任務:(1)確立教學目標;(2)明確重難點;(3)初步達成學習目標。主要形式:小組內學生自學,互學,討論,教師指導點撥。探索實踐的主要方法:第一,教師在備課時根據自己對課標的要求和教材文本的理解,以及學生情況的了解,預設學習目標和重難點。第二,向學生提示預習內容,提供導學案。第三,由學習小組長組織本組學生自學教材、相關學習資料,搜集相關教學信息,開始討論交流。第四,教師深入學生中間發揮指導、引領作用,和學生共同達成學習目標和重難點。第五,發揮群學、對學作用,共同完成學習內容。第六,學生分頭準備,完成預習筆記。預習筆記包括學習題目、學習目標、學習重點、主要內容。第七,老師檢查、了解學生預習筆記,掌握預習情況。第八,師生共同確定各小組展示內容,作好展示準備。
2.展示。任務:(1)展示交流預習初步成果;(2)鞏固深化學習目標;(3)共享學習成果。主要形式:(1)教師引導、點撥;(2)學生板演、講解。操作方法:第一,設定情境,激發興趣。第二,各小組開始進行展示,分組進行板演、講解。第三,展示中教師予以引導、點撥。第四,師生共同對展示內容進行質疑、評價。
3.反饋。任務:(1)對教學內容進行反思和總結;(2)對預設的學習目標進行回歸性檢測;(3)對學困生進行查缺補漏;(4)對優秀生進行知識拓展。主要步驟:第一,課堂練習。第二,試卷測試。第三,輔導答疑。第四,互學互教。操作嘗試方法:第一,鞏固練習,可采取提問、測試等方法組織實施。第二,查缺補漏,對學困生可以進行互學互教、生生互動、分層訓練等手段進行組織。第三,知識拓展,對學優生進行知識拓展、深化。
四、實施環節要求
(一)教師要求
1.相互請教,精心設計教學方案。2.呈現問題式課堂,讓“問題”伴隨學生學。3.鼓勵學生自主學習,互相探究疑難問題。4.注重學生思維引導,培養學生思維能力。5.建立小組學習機制,促進學生互助合作。6.注重知識技能過手,當堂訓練,當堂過手。7.注重課堂組織管理,嚴格控制講授時間。8.反思課堂教學得失,及時彌補學生缺漏。
(二)學生要求
1.課前預習,帶著問題走進課堂。2.主動參與,自主學習是前提。3.樂于交流,合作學習共進步。4.大膽展示,腳踏實地顯自信。5.積極思考,動腦動手成技能。
(三)課堂要求
1.預習。讓50%的學生自主學習掌握50%的問題,通過合作學習,再讓70%的學生掌握70%的問題,建構初步的知識結構。
2.展示。“先學后教,當堂訓練。”教師根據學情組織學生把學習成果進行展示分享。
3.反饋。實行當堂驗收,檢查目標達成情況,對學習目標回歸、檢測。教師注意對知識的提煉、拓展和升華。
4.對學習小組評價的內容。對課堂紀律(含課前靜息、準備等)、學生預習情況、小組展示、點評情況、課堂檢測效果等都應該有較為詳細具體的要求。
五、改革實施措施
(一)轉變教學觀念。推進課堂教學改革,轉變觀念是前提。沒有先進的教育理念,就不可能有先進的教學實踐。
(二)提高自覺意識。課堂教學改革的主體是廣大的一線教師,所以在轉變教育觀念的前提條件下,自覺實踐是推進課堂教學改革的關鍵。
(三)優秀教師示范引領。在自覺實踐的基礎上,進行示范引領是推進課堂教學改革的捷徑。根據學校的教學計劃,邀請了一大批優秀教師到校傳經送寶,上示范課、研討課,對課堂教學改革進行典型引路。
(四)教研活動推動。活動推動是課堂教學改革的推進器和催化劑。為此,我校面對全體教師,分層次開展課堂教學展示系列活動,學校的骨干教師分別舉行指導課、同堂研究課、課改展示課活動;舉行教研組系列研討活動。每次課堂教學改革研討活動,全體教師參加聽課評課活動,集眾人的智慧推進新課程教學改革。
(五)課后反思。學校要求每位教師在新課結束后對本堂課都有反思,并寫出以后的改進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