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近年來,隨著我國社會經濟發展速度的不斷加快,社會保障制度體系也在持續的改革和完善。住房公積金制度作為現階段我國住房金融體系的重要組成部分,從當前社會經濟發展狀況和最新住房需求來看,同時初步結合我國國家住房體制的實踐經驗,仍然發現我國住房公積金制度存在著諸多問題,影響了現階段我國住房體制創新改革的整體節奏。本文即立足于當前我國住房公積金制度的實踐狀況,對其中存在的問題和有效發展策略兩個方面作出了簡單的分析和探討,希望.能為住房體制的改革工作提供一定借鑒。
關鍵詞:住房公積金;住房制度;現存問題;對策
基于近年來我國社會經濟發展水平不斷提高的狀況,我國住房市場也在保持持續繁榮的發展狀況,因此住房產業已經逐漸發展成為國民經濟發展的新增長點,在我國社會經濟發展過程中占據了重要位置。但從當前我國住房體制的實際應用狀況來看,尤其是人們在使用住房公積金貸款進行購房融資的過程中,住房公積金制度體系上存在的問題逐漸暴露出來,影響了現階段人們住房條件的改善和社會生產生活水平的不斷提高,并對我國社會保障體制的改革工作產生了一定程度的消極影響。
一、我國住房公積金制度的分析
(一)公積金籌集規模受限,缺少靈活的調控機制
基于現階段我國住房公積金制度的運行和實踐狀況,目前較為明顯的問題即公積金籌集規模和渠道受限,缺少靈活的調控機制。首先,我國目前的住房公積金的籌措渠道來源多限制為城鎮的在職職工,而占多數的則是非正式就業或者失業的中低收人人群則無法參與進住房公積金制度中去。其次,當前公積金制度中資金的增值渠道較為單一,從而導致了現階段住房公積金的增值空間受限,增值數額較低,限制了住房公積金籌集渠道的進一步拓展。除了現階段住房公積金在惠及人群上的不平衡之外,同時缺少靈活、科學的調控機制,在地區發展之間和個體工資收入上也表現出了明顯的不平衡。比如,沿海經濟發達地區的住房公積金制度發展較為完善,而內地的公積金制度發展和普及則較為緩慢。同時,不同地區不同行業之間的工資收入水平差距較大,在住房公積金的繳納上也表現出了較為明顯的差異,從而影響了現階段住房公積金制度的進一步完善和發展。
(二)公積金制度缺少健全、科學的管理與監督機制住房公積金制度作為現階段我國社會保障體系的重要組成部分,所以當前科學、健全的管理與監督機制的缺失是影響住房公積金制度運轉效率的重要問題之一。較為明顯的是,當前我國的住房公積金管理機構雖然在部門設置和具體運轉等方面已經形成了較為完善的體系,但在管理人員配備上則缺少足夠的專業性,相關負責人員更多的是政府官員,因此導致了住房公積金制度下各項決策制定和執行時缺少科學的集中性、規范性,并且決策的科學化水平難以得到有效保證。另外,受人員配備等因素影響,住房公積金管理委員會等相關組織并未完全脫離行政干預,這種行政化管理模式的實施造成了人為性失誤,在制度運行過程中出現的頻率和管理與監督機制建設的缺失,進而造成了擠壓、截留或者挪用住房公積金等違法違規現象的發生,嚴重侵害了公積金繳納者的切身利益。
(三)住房公積金相關法律法規體系尚待完善
就現階段我國住房公積金制度的實施與改革發展工作狀況來看,住房公積金相關法律法規體系尚待完善是影響當前住房公積金制度創新發展的另一問題。除去上文提到的當前住房公積金制度下的監督與管理體制建設存在缺陷之外,還可表現為公積金制度的風險約束機制不完善。根據現階段我國住房公積金管理的相關辦法來看,住房公積金的管理中心的職責之一是負責公積金歸集、支取、貸款、稽核等,具體的金融業務委托銀行辦理。由此看來,住房公積金管理中心來負責運作已籌集到的公積金款項,而公積金運作在市場經濟背景下產生的資金風險也由住房公積金管理中心來承擔。而當前住房公積金風險約束機制建設上的欠缺,極易導致資金運作風險和責任承擔的轉移以及資金運營主體的模糊,不利于保證住房公積金資金的安全和穩定。
二、我國住房公積金制度創新發展的有效策略
(一)加大政策性住房金融體系的發展和應用力度根據現階段我國住房公積金制度運行和發展的基本狀況,尤其是公積金籌集渠道和規模受限等問題的出現,積極加大政策性住房金融體系的發展和應用力度,對于促進社會發展新形勢下的住房公積金制度的發展和完善具有極為重要的作用。首先,在當前市場經濟體制改革和發展的背景下,市場作為各行業進行資源優化配置的主要參考和手段,在面對市場經濟體制下出現的信息缺少、信息匹配錯失以及自然壟斷等方面問題的出現,當前新形勢下各行業的資源配置和優化已經不再能受市場的完全配置。因此必須加大政策性住房金融體系的發展和應用,以有效彌補市場經濟體制的調控和引導下的發展缺失。針對當前住房公積金制度運行過程中出現的地區發展不平衡、不同行業發展不平衡以及工資收人差距造成的公積金發展不平衡等諸多問題,政府以及相關領導與管理部門積極加大政策性手段的干預,對于發展緩慢地區或者中低收人階層國民的住房問題,可通過政策性住房金融制度或者機構的運行進行有效彌補,同時促進我國現階段住房公積金制度的補充和完善。
(二)積累實踐經驗,完善公積金制度的監管制度
有效積累住房公積金制度的改革和實踐經驗,針對我國現階段公積金制度運行過程中出現的監管體制缺失等問題,加大力度完善和建立科學化、規范化的監督與管理體制,是保證當前住房公積金制度改革與發展工作質量的另一有效措施。首先,針對當前公積金資金運作過程中出現的低存低貸的貸款結構不合理、公積金貸款提取條件受限以及公積金貸款使用率低等諸多問題,相關部門在保證政策科學合理的前提下,要進一步加大相關監管體制的完善和監管結構的建立。同時在監督與管理主體上要主動進行改革,避免多頭管理模式造成的效率低下和違規操作,有效保證公積金資金的安全性和資金運作的穩定性,從而為公積金繳納人提供堅實的資金保障,為住房公積金制度的后續發展創造良好條件。
(三)建立和完善住房保障法律法規體系
緊跟現階段社會經濟發展要求以及人民住房需求等,立足于以往住房公積金制度改革經驗,加大力度建立和完善住房保障相關法律法規體系,對于保證當前我國住房公積金制度的發展質量也表現出了極為重要的現實意義。首先,現階段我國住房公積金制度的運行背景大多是依靠政府相關部門進行行政干預來達到制度保障效果的,并沒有形成體系化、規范化、專門化的法律法規體系。由此看來,相關立法部門必須從當前住房公積金制度的改革工作人手,并充分結合當前市場經濟發展趨勢、人民住房條件改善需求以及來自經濟、文化、社會等多方面的現實要求,建立一套符合公共住房政策實施環境的法律體系。同時,我國相關部門也可充分借鑒國外成功的住房保障體系的法律經驗,對我國規范化的住房保障法和住宅法等法律體系的建立提供一定的思路借鑒與參考。其次,在當前制定和建立住房保障法律體系的過程中,要堅定立法角度,從住房保障的計劃實施、惠及對象范圍、供應標準、公積金資金籌集渠道和運作方式以及住房保障措施的具體操作和實行等多個方面進行明確的法律界定,為現階段我國住房公積金制度的創新發展與應用提供有力的法律保障。
三、結語
住房公積金制度作為現階段社會發展過程中的一項極為重要的社會保障制度,在改善人們生活水平和住房條件、提升我國社會改革與發展工作水平等方面表現出了具有極為重要的現實意義。但就目前我國住房公積金制度的時間運行狀況來看仍存在著諸多問題,相關部門必須在資金、技術、人才等方面加大投人和支持力度,有效規避住房公積金貸款在當前市場經濟中的諸多風險,提高住房公積金制度的保障力度和改革發展水平。
參考文獻:
[1]鄧睿思.我國住房公積金制度存在的問題及對策研究[J].現代營銷(信息版),2019(7):50-51.
[2]黃萍.我國住房公積金制度的發展現狀、問題及對策[J].中國經貿導刊(中),2019(1):99-100.
作者簡介:
王慧玲,山西省省級機關住房資金管理中心,山西太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