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永剛
摘要:初中生思想品德課的主要任務是讓學生明白如何做人、怎樣做事,既懂得主動探究學習問題,也能夠對社會生活有清晰的認識。但是目前看來,我國初中思想政治課還存在很多弊端,教學內容陳舊,教學方法老套,從事教育工作的老師自身修養不夠,課堂教學難以激發學生學習興趣等等。怎樣改善這種情況,讓初中思想政治課“活”起來,讓學生主動參與課堂,靈活運用書本知識,從而使課堂教學更高效,本文圍繞這一問題進行了反思,并有所針對的提出了一些優化措施。
關鍵詞:初中 思想政治課 活
引言:
初中是個人成長過程中一個較為特殊的階段,每個人都剛剛結束認知懵懂的小學并即將迎來思想逐漸成熟的高中。這不僅是叛逆的青春期,學習壓力的施加與對社會生活的認識在這一時期也不斷的在刺激每個孩子的成長,可以說這是個思想與身體成長的重要階段。這提示教育工作者要在初中這一階段,對學生的思想政治教育下功夫,要在積極開展實踐教學的同時,還要教導初中生學會如何與人相處,如何適應社會生活,樹立正確的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保證初中生能夠健康成長。想要提高初中政治課程的教學效果,就要從引起學生學習興趣這一點著手,只有在思想政治課堂上制造的活躍的氣氛,把學生融入課堂,主動學習的積極性調動起來,才能更好的促進初中生們思想政治課的學習效率,才能實現教學目的,達到提升我國青少年的思想政治素養,進而提高國民的思想政治素質的效果。
一、我國初中思想政治課現狀
習近平總書記指出,在全媒體影響下的新時代,青少年思想政治教育中所出現的新變化新特點要引起重視,不斷推動青少年思政教育因時而進、因勢而新、與時偕行。”初中思想政治教育的主要任務就是把青少年培養成有德智體美,熱愛祖國,能夠突破自我,不斷實現創新、身心健康的有用之才。初中生充滿生機與活力,他們往往擁有無限的創造力和激情,對未來注入了極大的希望與憧憬。青少年群體還不夠成熟,在許多方面都存在一定的局限性,例如思想上容易偏激,往往不加深思的行動過于激進等。
這是一個較為特殊的受教群體,但是教育工作者往往忽視了這一點,用傳統填鴨式教育壓抑孩子們的天性,讓他們失去了應有的活力。比如,老師不管不顧的講,學生不加思考的聽;老師問什么學生答什么,能夠相互探討的機會極為少有;教學目的往往追求學生統一的應答模式,忽略個人的個性化發展。這些弊端和偏激的傾向使學生就好像工廠標準化流水線上的產物,既沒有獨特的個性又失去了開發潛能的最佳機遇,不順應新時代背景下下對創新型人才的需求。新的時代呼喚新的教育模式。教育工作者如果不能對這個問題產生嚴謹的對待態度和改進行動,那么學生的創新意識和改革精神就會遭到極大的打擊。老師要從每一次的課下準備和課上教學做起,要大膽進行教學設計的創新,教學理念的突破,教學方式的改進,讓課堂教學“活”起來。
二、初中思想政治課“活”起來的優化措施
(一)主動創設教學情境,激發學生參與課堂的積極性
老師要主動運用情景教學模式,為學生創設有趣的教學情景,使學生能夠在輕松愉悅的課堂氛圍中,積極主動地參與學習。在思政的課堂教學上,應該以學生為中心,老師要把他們引領到可以充分展現他們個人優勢的領域,激發學生主動學習的興趣,使其掌握學習的主動權。初中階段學生的叛逆意識較強,但是他們不同于小學生,具備了一定的明辨是非的能力,教師應基于事實,本著實事求是的原則創設情境。
(二)注重學習興趣的培養
老師要在課堂上注意教學方法的運用,多用啟發式的教學模式。給學生主動表達的機會和權力,讓他們得到平等的課堂體驗,對學習產生興趣。還要注重理論聯系實際,這對于調動學生學習思想政治課的興趣很關鍵。理論聯系實際就是實現校園小課堂上的理論與社會大課堂中的實踐緊密結合,這是思想政治課的著重點也是促進初中生素質教育的重要方式。這一點要求學生學到相關知識的時候,能夠聯系自身和生活實在課堂上進行討論分析,抒發自己所感所想,使學習過程更加生動活潑,把課堂上的理論知識在實踐的應用過程中不斷改進,以此擴展孩子對課堂之外的社會認知,提高自己對崇高理想的追求。單純的理論學習枯燥乏味,但在教學中引用身邊的實例來引導學生理解理論,效果就會顯而易見,把難以理解的理論問題簡單化,這樣下去,許多不好懂的知識點一點就通,學生自然就會對政治課感興趣了。
(三)師生關系要突破傳統模式
在傳統的師生關系中,老師擁有絕對的權威,和老師交流的過程中而學生往往很被動,有問題不能反駁、有疑惑不能質疑。長此以往就會對老師和學生之間關系產生負面影響。如果沒有平等的交往,沒有相互,沒有共同協作的實踐,師生之間就只能停留在簡單的傳達知識層面,而缺少深層的情感交流。隨著各種多元文化的滲入,傳統教育模式下的師生關系也應該做到與時俱進。包含合作、溝通、互信、平等、民主和尊重等元素的新型師生關系要滲透在學生受教的每個階段,每個環節,達到“親其師,信其道”的目的。其次是要鼓勵學生能夠大膽質疑,任何事物的發展都在不斷的質疑中前進的,初中思想政治教育同樣如此,在實踐教學中,教師應結合情與理開展教學活動,允許和鼓勵學生提出不同見解,教師可站在專業的角度進行引導,幫助學生樹立正確的認知,主動積極地參與到初中思想政治教育中。
三、結論
如今,隨著互聯網和各種媒體的發展,文化價值觀念多元趨勢明顯,意識形態領域的斗爭尖銳復雜。我國黨中央指出,對于青年一代,應該重視對他們的思想教育,以思想政治工作不斷推動新一代思想的進步,從而實現文化自信、制度優越的新時期中國社會主義建設。為了響應這一號召,必然需要各級各類教育者的高度重視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尤其需要思想政治教育者的不懈努力。總的來說,對于初中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必須著眼于是課堂教學“活”起來,思想政治教育的變革要以學生為中心逐漸深入。
參考文獻:
[1]丁素娟. 淺談初中思想政治課在教學改革中的幾點見解[N]. 發展導報,2017-11-07(039).
[2]潘攀.淺論初中思想政治課實踐教學思考[J].時代農機,2018,45(12):169.
[3]米登宇.淺談初中政治課堂教學的有效性[J].名師在線,2019(18):19-20.
[4]王海玲.讓思想政治課“活”起來——初中“指導—討論”教學的做法與感受[J].和田師范專科學校學報,2005(02):168.
[5]吳永酈.淺析如何提高初中思想政治課的教學質量[J].學周刊,2018(36):63-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