蔣志陽 王茂衣 李娜 王禮強
摘要:在機械制造中,引進機械自動化技術,對于實現機械制造、生產與加工的自動化控制有著關鍵性作用,對于這一行業的持續性發展有著積極意義。目前,機械制造中應用的機械自動化技術有模糊控制技術、CAD輔助設計、人工神經網絡技術,為了優化技術應用效果,企業應嚴格關注基礎配套設施,合理選擇系統材料、元件、配件,同時重視自動化技術的實用性開發,并注重自動化技術應用的成本控制,提升技術應用效益,讓企業能夠在較短時間內回收技術引進成本,全面優化生產效益。
關鍵詞:機械自動化;機械制造;應用
引言:
機械制造是指按照設計圖紙應用模具加工、生產機械零件、機械設備的一種生產方式,隨著社會的發展,機械制造技術體系逐步成熟,技術水平不斷提升[1]。目前,機械自動化技術被廣泛應用于機械制造行業中,在生產實踐中能夠發揮顯著價值功效。鑒于此,本課題圍繞“機械制造自動化技術的應用及發展”進行分析探討具備一定價值意義。
一、機械自動化技術在機械制造中的應用分析
1.模糊控制技術
模糊控制技術的核心理論為模糊數學,通過模擬人工決策的方式實現算法控制,制定科學的機械設備內部自動化系統。隨著模糊控制技術的廣泛應用,人們開始重視將其與其他技術相結合,構建綜合性、多功能的自動化技術體系。相較于PID控制器,模糊控制器具有更優的控制效果,被廣泛應用于數字動態系統中,其中M型和S型都有規則庫,而M 型控制器常被用于調速控制中[2]。當需要繼續努力模糊控制時,推理機可以依照獲取的信息進行推理,并作出決策。知識庫是模糊控制技術實現的基礎,其中包含著數據庫和語言控制庫,當神經網絡推理機和模糊控制器推理機建模后,其中會被加入專家經歷和知識,作為邏輯推理和決策的依據。
2. CAD 輔助設計
CAD技術是一項應用于機械制造中的計算機輔助設計系統,應用這一技術,可以通過產品基礎數據建立機械模型,幫助設計人員掌握機械零部件之間的相互作用的信息,通過參數的合理設置,優化機械零部件的設計方案。在數據錄入過程中,可以采用IBM DB2系統,這個系統數據容量大,擁有多種數據處理程序,具有數據分級處理功能,可以保證模型特征參數的準確性,設計人員只需在系統操作界面輸入設計參數,再通過Solid-Works軟件調試零部件即可。而且,在設計方案確定后,還能夠應用實例推理技術(BR技術),在Solid-Works軟件系統的支持下,通過現有模型直接建立其數據庫,實現模型和參數的自動轉化。目前,企業會將CAD 輔助設計結合3D打印技術使用,從計算機參數順利過渡到特殊材質的液面,然后再通過固化、粘合等措施復制、還原產品模型,實現設計、制造的一體化控制。
3.人工神經網絡技術
通過定子電流的形成,能夠組成兩個電氣動態參數子系統神經網絡,這種技術具備電氣動態參數識別和轉子速度辨別的功能,能夠高效分析、處理信息。神經網絡前饋性極強,能夠通過反向學習算法等,實現對電氣驅動系統和交流電機的監測,而且這一智能化網絡系統抗噪性較好,在沒有控制模型的情況下,也能夠識別并處理信號。目前,人工神經網絡技術在機械制造中得以廣泛應用,作為一種運算模型,它由多個節點連接而成,呈現出明顯的非線性特征,在信息處理上自適應性較強。
二、機械自動化技術在機械制造中應用的發展思考
1.嚴格關注基礎配套
在機械制造中,若要實現機械自動化,就應該完善基礎設施配置,加強設備維護與管理,確保機械生產、制造安全平穩進行。機械自動化技術模塊包括計算機、自動控制、微電子等,在引進這一系統時,技術人員應該加大基礎設施、配套元件的研究,根據機械制造需求需求,制定科學合理的設施組成,確保系統能夠完成信息搜集、運算、決策、處理的任務。而且,為了進一步優化系統性能,應該注重對材料、元件、配件的合理選擇,比如說選用智能化元件、集成化配套設施,并注重對于主機系統以及控制系統的功能建設。
2.重視自動化技術實用性開發
在機械制造中,逐步步入機械自動化時代,是必然發展趨勢,但是,在引進這一現代化技術體系時,應該注重技術的實用性價值,以技術推動生產效益優化。在技術研發過程中,工作人員應該吸收國外的先進設計理念,基于我國機械制造行業實情,對機械自動化系統組成及性能進行優化設計,從而促進機械自動化生產水平的提升,并且確保這些技術系統能夠為我國機械制造企業所用,促進機械制造行業的科技化、高效化、精準化發展。企業在引進這一技術系統時,可以依據自身經濟條件引進,并且對一些主要的技術模塊進行優化和創新,比如說在系統中融入CAD 技術,從而讓系統更加貼合企業生產需求,改善自動化作業生產條件。
三、結語
綜上所述,機械自動化技術在機械產品設計、加工、生產中的應用,為產品的研發制造注入了新鮮血液,迎合了大數據時代背景下高效利用信息獲取效益的特征,而且通過機械化生產及自動化控制,實現了生產效率及精準度的提升。為了進一步優化機械自動化技術應用價值,適應機械制造需求,企業應進一步增加在技術相關的資金投入,完善基礎技術設施配置,加大技術實用性開發力度,制定科學合理的技術管理制度,確保技術應用的規范性及高效性。
參考文獻:
[1]董誠.機械設計制造及其自動化的設計原則及發展趨勢[J].內燃機與配件,2018(23):184-185.
[2]李萌.機械設計制造及其自動化特點和優勢及發展趨勢探討[J].南方農機,2018,49(17):204-207.
[3]許昊.探討機械制造自動化技術的應用及發展[J].山東工業技術,2018(5):14-14.
[4]程瑋.機械制造自動化技術的應用及發展[J].贏未來,2017(36):423-423.
[5]楊鳳鳴.探討機械制造自動化技術的應用及發展[J].現代交際:學術版,2016(23):250-250.
作者簡介:
蔣志陽(1999-),男 ,漢,四川綿陽,本科,研究方向:機械設計制造及自動化
王茂衣(1998-),女,漢,四川遂寧,本科,研究方向:工商管理
李娜 (1998-),女 ,漢, 四川, 本科, 研究方向:工商管理
王禮強(1997-),男,漢,四川成都,本科,研究方向:軌道交通信號與控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