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如意
摘要:民商法是我國基本法之一,連帶責任是我國民商法中的一項重要制度,是解決債務債權糾紛的依據,其中的條款包含了人們日常生活中的多個方面的問題。但是現階段的社會發展中,我國還是有許多人并不了解民商法中的連帶責任,而我國的民商法連帶責任的細則也存在著一些問題,還有不完善的地方,沒有對連帶責任制度進行詳細的劃分,出現連帶責任的劃分運用在實際案例中時責任不明確的情況。本文就針對民商法連帶責任探討了其中存在的一些問題,并提出一些相應的解決對策。
關鍵詞:民商法;連帶責任;問題和對策
引言:
作為民事責任的一種,連帶責任在民商法中占據著重要的地位。是維護市場交易秩序和保護債權人合法權益的重要制度。但是目前連帶責任在民商法中還沒有明確的細則和說明,我國對于連帶責任制度的研究也還處于在探索的初級階段,沒有得到進一步完善,還存在一些不合理的情況,針對有多個債權人的情況責任劃分不請,應用權限的界定很模糊。因此為了保障債權人的合法權益,我國民商連帶責任制度還需要得到進一步的健全和完善。
一、什么是連帶責任
連帶責任是指兩個或兩個以上當事人通過與當事人的約定,達成對某項債務共同承擔的責任,其中可以是某一個單獨或全部承擔,也可以部分承擔,債權人可想其中一個或多人同時要求給付一部分或全部清償的一種債務形式。當責任人是多個人時,每個人都有負責清償部分或全部債務的責任,其之間存在連帶關系。連帶責任需要明確的是多個債務人與債權人雙方進行協商明確需要承擔的責任后,債務人就外部需要承擔的責任先在內部進行劃分,再開始履行職責。但是目前連帶責任還沒有一個完善的規定,對于其中責任人的劃分或連帶的責任劃分,完善責任連帶制度有利于解決債務糾紛,保護民眾的合法權益。
二、連帶責任制度中存在的問題
1、債權人責任劃分不明確
關于連帶責任在我國司法審判中的規定比較模糊,也就是說當事人如果在審判階段確定了其需要承擔的連帶責任,那么就不會再對對方的責任進行細化。對于當事人來說一般情況下是可以通過協商來劃分責任解決問題的,但是如果在合法的范圍內權力人提出了合法的法律程序,就需要法院來堅定責任劃分,并且債權人的合法權益會得到充分的保護,這就體現了連帶責任的反面性。但是這極有可能在解決問題的階段導致件事的反轉,影響訴訟關系。比如在一個案件判決時主債務的比例問題。
若是想要有效的在事件當中劃分責任問題,就應該首先明確我國法律制度中所有權的范圍,確保在規定制定的時候規定條例的清晰。對于企業責任人來說,權利人的權利保護方面,處理合理責任和義務時應該根據實際情況來處理,這樣就可以在訴訟案件中有效的減少后續問題的發生,讓案件審理的效率得到有效的提升,讓案件的審理時間縮短,較少訴訟成本,同時也可以全面提升人們對案件處理的滿意度,提升社會資源的利用率。
2、連帶責任適用度不高
雖然連帶責任的時效性在我國民商法中得到了統一規范,但是沒有明確規定連帶責任的使用范疇和條件。但是由于法官、律師和當事人等在連帶責任確定過程中對其制度的認知力不同,所以會產生判斷偏差。我國法律規定,被代理人如果因為委托授權不明確則需要向第三人承擔責任,其中的部分連帶責任也需要代理人來承擔。代理人和被代理人的連帶責任在民法通中有明確的規定,但是卻沒有對授權問題進行統一的規范。所以即使連帶責任制度在法律法規中有明確規定,但是連帶責任的適用度并不高,導致無法明確連帶責任。
3、民商法與實體法脫節
運用民商法時,連帶責任會隨著其中任何一條規則的變化而改變。但是目前我國民商法與實體法之間呈現脫節的狀態,在連帶責任制度的建立中如果只是單純的運用民商法,那么連帶責任問題的確立就僅僅表現在表面,如果民商法和實體法在某一事件中產生沖突,實體法是具有優先級的法律,是要以實體法為判斷基準的。為了更加規范化的制定我國的法律,就需要民商法與其他法律一同行使職能,所以如果民商法連帶責任在制定時,沒有依據實體法的內容確立連帶責任的制度,是明顯違背公平公正原則的。
4、訴訟主體不明確
連帶責任在民商法中的規定是:如果原告只是訴訟其中一個責任人,那么連帶責任人不需要接受法律裁決,因此也不需要繼續承擔相應的責任,反之如果原告提起訴訟的對象是所有行為人,那么所有人都需要接受法律裁決,法律責任也都要承擔。但是如果訴訟主體比較多,原告只訴訟一部分人,那么其他訴訟主體是否要承擔相應的法律責任,這部分的連帶責任制度規定是不明確的。
5、訴訟實效性在連帶責任中的問題
目前我國對于訴訟時間在法律中是做出明確規定的,一般案件的訴訟時效是三年,這三年的時間是需要從主債務達到履行期之后開始計算的。不過對于訴訟時效的規定不同類型的法律是具有一定差異性的,一般情況下是六個月,但是目前民商法中的連帶責任制度的訴訟時效在我國法律中還沒有做出明確的規定。
三、民商法中連帶責任的有效措施
1、保障當事人的合法權益
在法律濕濕的過程中,首先要符合相應的規章制度,并且要充分考慮在連帶責任劃分階段可能會遇到的實際問題,讓責任人的主觀意識能夠得到明確,再展開責任劃分的工作,不能侵害案件所有人的合法權益。
2、將實體法運用于連帶責任判定期間
我國實體法中明確是包含民商法的。因此具體的實體法中連帶責任的適用范圍是可以被體現出來的。但是連帶責任在理論上的劃分,在實際的執行過程中連帶責任的制度往往不能被體現出來,所以連帶制度需要落實到具體的執行中才能算完成任務。如果在連帶責任認定期間民商法和實體法出現偏差,內容產生矛盾,就需要在連帶責任的劃分時,加強實體法和民商法之間的聯系,將實體法運用于連帶責任判定期間,保障責任劃分的實效性,在實踐中能夠更好的運用法律來處理問題,保障所有人的合法權益不受到侵犯,讓法律得到全面的公平公正的體現。
3、連帶責任的具體制度得到完善
我國法律方面的規定就我國發展來說還處于初級的探索階段,連帶責任在法律層面進行完善就是其中一個最為重要的特點,我國盡管在之前已經做了很多努力,但是連帶責任制度規定在我國目前復雜的情況下還需要做許多的努力并且加以重視。我國人民對法律的認識在經過不斷的法律普及中也開始逐漸增強,許多人也開始逐漸了解民商法,所以更加希望能夠完善連帶責任的制度規定。所以我國在目前的階段還需要通過不斷地探索,吸取其他發達國家相關的法律內容,結果我國自身的實際情況,制定出符合我國國情的制度,將連帶責任制度進行完善。
4、完善連帶責任的劃分
完善連帶責任的劃分方法,明確在履行法律責任時的權利和義務主體,并且在完善之后在公開平臺通過各種方式來宣傳,比如官網、微博、
5、建立連帶責任體系
民商法中責任劃分的主要方式就是連帶責任的規定,可以幫助有效的化解社會當中的矛盾,解決我國社會中人們之間的各種利益關系,實體法的使用效果也會被其所影響。建立完善的連帶責任體系是在法律的實際運用中能夠提升法律適用性的方式,同時也能夠解決社會中出現的問題,并且完善與其相關的法律法規。
6、提升責任追究強度
由于債務糾紛中的債務人不是單獨的個體,一般會有兩個或兩個以上的連帶責任人,所以需要保證連帶責任的認定和處理在實際的情況下追求實事求是的處理方式,要對所有債務相關的人員進行有償的追究處理,保證懲罰的落實是合理合法的。需要利用書面協議做好債務人之間的處理工作,明確說明懲罰的認定標準,分清責任人之間需要承擔的責任內容,避免產生對整個責任人的懲罰內容沒有明確到其中每個人的頭上,造成最終懲罰操作困難無法執行的情況。在認定連帶責任的處理方式上需要保證責任劃分的準確性和合理性,加強有償責任的追究,加強法律監管方面的意識,讓法律的權威性得到有效提升。
7、規定分攤請求權
在完成賠償之后對于不屬于自身的責任賠償債務當事人可以提出分攤請求,根據具體的責任進行承擔不受到未承擔債務的影響,讓連帶責任劃分更加合理。相關的規定也需要根據侵權人的賠償額來制定,保證連帶責任制度的科學合理性。要以債權人的訴求為主盡量簡化計算方法,分攤請求權的使用次數也要減少,要做到先賠償再請求分攤。這項權利的使用要在不能改變法院判定結果的基礎上公平公正的使用。責任人需要為自己被分攤到的責任負責,如果侵權人沒有分攤能力,則需要再次分配其他侵權人的責任。
四、結語:
連帶責任主要是為了維護和保障債權人的合法權益,是我國民商法中的一項重要制度。雖然目前我國對于民商法連帶責任的制度劃分還比較模糊,但是其影響力是比較深遠的。所以要將連帶責任中存在的問題加以改善,針對提出的問題給出有效的解決措施,堅決杜絕損害我國人民權益的事情發生,促進我國法律的完善,保障我國民眾的合法權益,保證公平公正的法律制度在我國得到實施。
參考文獻:
[1] 謝志鵬.民商法連帶責任中存在的問題和對策研究[J].法制博覽,2018,(6):188.
[2] 李瑜.民商法連帶責任中存在的問題和對策探討[J].江西青年職業學院學報,2015(5):56-58.
[3] 陳瑩瑩.民商法連帶責任中存在的問題和對策探討[J].職工法律天地,2018,(6):38.
[4] 劉雪.民商法連帶責任中存在的問題及對策研究[J].現代經濟信息,2013(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