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瑩
摘 要:自上世紀末,器樂教學漸漸的走進音樂課上,從開始基礎的口琴、豎笛,發展到目前門類齊全的器樂課。筆者感受到學生樂器的學習應該適合學生的年齡,操作便捷、音色優美、簡單易學的樂器,能夠使學生的學習更加專著,對孩子們的吸引也更強。陶笛這個小型的樂器在亞洲的發展以經過了很長一段歷史,它因為具有快速入門的特性容易吹響,加之這種悠揚的聲音、眾多的造型、寬廣的音域,對學生音樂生涯的開啟定音定調都是不錯的選擇。同時,適于陶笛吹奏的樂曲非常的多,如今我們很多的學校對陶笛的教學已經小有規模,形成風尚。
關鍵詞:陶笛;音樂課;教學
引言
農村中學的學生們由于家庭條件、觀念陳舊制約、學校資源緊、張師資缺乏等原因,對音樂課的認識非常模糊。加之中學階段的孩子們在這個階段有了自己的認知且主張個性,傳統的演唱歌曲課程和欣賞課程的內容在中學階段的孩子們學習積極性很低,部分中學生都以進入變聲期,正是這一生理原因導致他們不愿意開口演唱,不愿意展示自己、也不會配合歌唱教學了,以至于不能達到好的課堂教學效果。
一、提高視唱能力
視唱其實就是看見譜字就能演唱,在任何的音樂的課程都是不可或缺的部分,這也是學生們學習任何的樂器及技能必備基礎條件。由于農村中學的孩子音樂基礎幾乎為零,所以要他們在有限的實踐內掌握更過的音樂知識和機能顯得尤為迫切。學生在陶笛的學習中,首先要學習音階的基本視唱練習和聽唱,繼而是曲譜的視唱。音樂課堂教學是集體的學習,班級人數很多,很難檢測每個學生對于樂譜的掌握程度和指法的熟練程度,而陶笛器樂的學習是個體的實踐操作,沒辦法濫竽充數,學生要認識樂譜才能演奏樂譜,要把樂譜唱出情感才能演奏出更好的情感。所以,孩子們每次學會了一支新的曲目都需要進行視唱的練習并加以鞏固。所以該樂器的演奏學習又促使孩子們加強了視唱的基本功強化了學生對樂譜的認知。教學中要用孩子們熟悉的簡短、優美、流暢的旋律作練習曲,盡量采用教材同步的歌曲作為陶笛的教學內容,讓陶笛成為音樂課堂的輔助樂器。用熟悉的歌曲還可以降低視譜和視奏的難度,大大地提高器樂帶來的樂趣,如歌曲《龍的傳人》《紅河谷》等。
二、磨練堅強意志
陶笛也有其獨特的音色美,高音的陶笛音色晶瑩、明亮,具有強勁的穿透力,中音的陶笛音色細膩婉轉,具有很強大的感染力,低音的陶笛聲音寬厚有力,具有我國傳統的古風韻味。,這是人聲不能比擬的。其獨特的音色美與適當的演奏技巧相結合,能塑造出令人神往的器樂藝術形象,學生往往為追求這古老而高雅的器樂形象而樂于學習陶笛的演奏,并甘愿花精力、體力去反復練習、反復體驗、反復比較自己的演奏效果。陶笛雖能簡易入門,但要追求更高境界,將會遇到各種各樣的困難,為實現盡快掌握某種本領以表現藝術美的強烈愿望,學生必定肯于付出勞動且勤奮磨煉。恰恰是他們通過陶笛的學習過程的的個人自我調控和激勵,鍛造出孩子們堅強的意志力。
三、激發創造能力
筆者在激發學生創造音樂意識的過程中,同我們的音樂課程密切結合。把增強中學生如何在音樂課程中增強創造能力確立為教學的重點。陶笛的指法跨度小,體積呈橢圓形,很合適人手的操作,適合幾歲到幾十的人演奏,它運指靈活,可以發揮想象,創作無限的音樂表現,如表現鳥叫、救護車、小狗叫、對話、吵架等,中學生可以信手拈來。如陶笛大師林燁創作的陶笛曲《快樂的小母雞》,表現得惟妙惟肖。所以,平常我會鼓勵學生大膽摸索用陶笛去表現你想表達的聲音。在音樂課當中,通過設計自主創造各種豐富的活動,又以各種形式呈現出來,增強學生的想象空間,激發孩子們的創造能力,獲得了不錯的體驗。
四、增強自信程度
個別的孩子學習成績不是非常理想,可能是班里班主任的問題學生。陶笛簡單易學,而且稍加練習,即可演奏簡單的曲目,孩子們通過學吹陶笛,他們體驗到了成就感,從而樹立他們的信心。這樣就會讓孩子產生主動學習的愿望,勇敢面對生活和學習的挑戰,并崩發出強烈的學習動力。通過一段時間的學習,能夠演奏幾首簡單的樂曲,加之教師給他們多打打氣,講一講激勵學生們的語言,使其重新建立起個人的自信心,對待其他科目的學習狀態也有很大的改善。經過在臺前面前的表演,使他們大有舍我其誰的感覺。陶笛的學習讓他們充分發掘自己的潛能,彰顯自己的個性,表現自己未有的能力,通過吹奏活動找到在學習方面失去的自信。
五、促進智力發展
在學習陶笛的過程中它離不開身體各個器官的協調運動,更需要手、眼、心得相互結合配合。這些運動既復雜精細,又要求反應靈敏。比如,在極短的時間內,學生要做到眼睛看著樂譜,由視神經將符號信息立即傳到大腦,大腦再把樂譜符號迅速解譯成要求其它器官所做的具體運動,并當即發出多項指令,幾乎在同一剎那,雙手手指及輔助肢體同時協調動作,耳朵同步監測自己的演奏音響效果,由聽神經反饋給大腦,大腦又立即做出其所奏聲音形象正確與否的判斷。這些復雜運動鍛煉了視覺、聽覺、觸覺、意識判斷等多項瞬時協調反應能力和肢體復雜、細微動作的協調組合能力。
六、結語
伴隨著我們孩子們音樂素養的不斷提高和對音樂認知的逐步提升,農村中學的音樂課也在不斷的追求探索,把器樂教學引入到音樂課中,提高音樂課了綜合教學效果。本文通過在農村中學音樂教學中有效的展開陶笛教學顯示了器樂在音樂課當中的重要地位。將陶笛教學引進到音樂課堂中效果非常明顯,既能達到孩子們對音樂課興趣的激發,又能體會到音樂情感的表達,提升孩子們的音樂素養,實現素質教育。
參考文獻:
[1]齊明遠.日本小學音樂教育中的器樂教學[J].師范教育,1993(09).
[2]王景英.小學生創造意識與創造能力的培養[M].東北師范大學出版社,2000(09).
[3]劉玉.從新課程的實施探索音樂教師專業化發展[D].首都師范大學,2006(02).
[4]董琳琳.器樂教學在素質教育中的作用[J].黃河之聲,2002(06).
[5]朱則平,廖應文.音樂課程標準教師讀本[M].華中師范大學出版社,2002(07).
[6]許洪帥.我國中小學音樂教育器樂教學發展研究[D].首都師范大學,2007(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