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亞茜
摘 要:計算能力是學習數學知識的基本能力,更是智力障礙兒童能夠走入社會、適應社會生活的基礎,因此,作為培智教師,必須在數學教學中采取各種方式培養學生的計算能力。
關鍵詞:培智學生;數學;計算能力
培智學生思維直觀具體,邏輯性差,學習數學困難,且難于保持興趣,通過各種方式將數學課堂形象化、游戲化、生活化,將數學淺顯易懂的呈獻給培智學生,才能取得良好效果,提高計算能力。
一、分層教學
培智學生因其生活背景、家庭條件、智力程度、類別等方面的差異。造成智力發展水平和學習接受能力千差萬別。為不影響教學質量,應嘗試運用分層教學。
1、根據學生情況進行分層
學生是教學活動的主體,對學生的分層可以幫助每個孩子自主地參與到學習活動中,在原有基礎上獲得最大程度的發展。根據學生的智力情況、學習基礎、學習情況進行分層。在學習過程中通過學生的學習、發展情況,及時靈活地調整類別。
2、根據所學內容進行目標分層
對培智數學教學來說,在制定目標時,應根據各層次學生的認知水平和心理特點來制定。讓每個學生都能在最適合自己的學習層次得到最佳的發展。
3、根據程度進行評價分層
評價是促使學生實現自己潛能最大限度發展的一個重要環節,在教學過程中,應多角度對學生進行分層評價。
二、形式多樣化
智障學生的認知、理解等能力較差,注意力集中時間不長,因此要讓學生有效的學習數學提高計算能力,就要想辦法激發學生學習的興趣,將抽象的知識形象化、具體化、生活化。根據數學教學中的不同內容、不同教學目標、學生的個性差異,選擇多種教學方法如創設情境、操作法、演示法、游戲法等,綜合加以運用,提高數學課堂教學的有效性。
1、.有效利用游戲活動,激活課堂氣氛。
在教學“7減幾”時,設計“摘蘋果”的游戲。在每一個蘋果上寫好一道減法題目,然后選幾名學生“摘蘋果”。根據蘋果上面的題目,計算得數,然后很快將蘋果摘下來放進進對應得數的籃子內,比一比哪個同學能用最快的速度正確把蘋果摘下來,并給予獎勵。通過游戲活動不僅激活了沉悶的培智數學課堂氣氛,還激發培智生的學習興趣,調動了他們的學習積極性和主動性。
2、結合學生的生活經驗和興趣,創設教學情境
通過創設情境,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和學習欲望。情境教學可以有效地吸引學生的注意力,在此基礎上將引入所學知識。
在課堂教學時,我們可以把教室的一角變成一個超市,讓學生到自己的超市來進行一次購物之旅,同時將數學教學融入其中,讓培智學生通過購物學會計算找零,提高計算能力,一堂生活化的數學課,在師生的互動結束了,學習環境的變化會讓學生變得興致高昂,讓其更好地掌握知識、理解知識、活用知識。這種看似寓教于樂的方法很適合培智學校的數學教學。
教材內容與教育對象的生活實際相結合,啟發培智生從生活化的數學學習中發現問題、解決問題,提高數學計算能力。數學來源于生活,從生活中來,到生活中去的數學才是“活”的數學,有意義的數學。
3.使用各種學具進行計算
數學學具師根據培養培智學生的數學智力能力目標而設計和制作的。通過學具的使用、可以讓培智學生更好的掌握計算知識、提高學習興趣、開發數學智能、提高操作能力。在教學過程中盡可能的安排學具操作,讓學生親身體驗,理解計算過程,掌握計算方法,體驗計算樂趣。
三、加強趣味練習,激發計算興趣
數字計算枯燥乏味,學生很容易產生厭倦情緒,特別是培智學生。因此,教師在教學數學計算時激發學生的計算興趣是尤其重要的。教師要改變學生的學習動機,使學生從“要我學”變為“我想學”。采用比賽、游戲、搶答、學生互相出題等訓練方式代替以往單一練習的方式。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使每個學生都積極參與。
計算是解決生活實際問題的基礎,能培養培智學生的數感,提高培智學生的思維能力,為培智學生靈活、快速的解決問題提供幫助,也為培智學生更好地融入社會奠定良好基石。
提高培智學校數學計算能力必須循序漸進,長期堅持,需要我們在教學中不斷總結經驗教訓,不斷實踐、研究出行之有效的教學方法。
參考文獻:
[1]梅建青.培智學校數學計算教學的實踐與思考——以常州市武進特校四年級(上)為例.綏化學院學報[J],2017,10.
[2]戴榮兵. 淺談中度智障生計算器的選擇與有效教學的應用, 綏化學院學報[J],2017,01:64-66.
[3]楊桂民. 淺談如何培養智障學生將數學知識生活化,學周刊[J],2017,03.
[4]季蕓.淺談培智班的有效教學,現代特殊教育[J],2008,10:23-25.
[5]蔣嵐.淺談配置學校生活數學課堂提問的設計,現代特殊教育[J],2017,(19):63-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