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敏峰
摘 要:隨著新課程標準和素質教育的不斷發展和深入,對初中物理的教學有效性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初中物理教師在課堂教學過程中,要整合利用教學資源,正確掌握學生的學習能力和實際情況,根據教學內容創建相對應的教學情境,切實聯系實際生活,加強實驗課程,有效吸引學生的課堂注意力,激發學生對物理的學習興趣,培養學生的自主動手操作能力。營造輕松良好的物理課堂學習氛圍,將學生領進物理的學習大門,讓學生在有趣生動的課堂學習過程中,有效掌握物理理論知識和實驗操作技巧,切實提高學生的學習效率,促進全面發展水平。
關鍵詞:初二物理;入門學習;教學策略
物理是初中學習過程中一大重要基礎學科,對學生的邏輯思維能力和自主動手能力有著較高的要求,而初中生的身心正處于發展的關鍵階段,邏輯思維等各方面能力尚未成熟,對枯燥的課堂學習有著一定的畏懼心理。初二學年度是學生接觸到物理學習的第一步,在初二物理入門教學過程中,教師要改變傳統錯誤教學觀念,不斷豐富教學內容,營造生動的課堂學習氛圍,將抽象的物理理論知識具體化、生動化,通過實驗課程有效激發學生對物理的學習興趣,有效提高學生的物理學習效率,為后續的學習打下堅實的基礎。
一、初中物理課堂教學現狀
(一)教師教學方式單一,課堂教學缺乏有效性
受傳統應試教育思維的影響,許多初中物理教師在教學過程中,更加注重對考試內容的講解,注重的是教學的量而忽視了學生對新知識的理解和掌握能力。傳統教學模式下,初中物理教師在課堂教學過程中,采用的是“填鴨式”教學,即一味地將理論知識灌輸給學生,讓學生死記硬背,套用公式內容,學生被迫學習,課堂參與度低,學習興致不高。且在課堂教學過程中,教師過分依賴課本教材,沒有切實聯系生活實際,其教學內容枯燥乏味,沒有靈活變通,導致學生對物理學習產生一定的抗拒心理,教師教學質量不高,課堂教學缺乏有效性。
(二)學校實驗設備落后,實驗教學效率不高
在初中物理學習過程中,實驗課程是物理學習的一大重要環節,是理論知識得到有效驗證途徑之一。傳統教學模式下,許多學校在課程設立過程中,更加注重理論知識課程的設立,對實驗課程的重視力度不大,學校的實驗設備相對較簡陋,甚至存在著一定的安全問題,導致實驗教學發展受到嚴重的阻礙,理論知識得不到有效的驗證,學生對理論知識的掌握不夠透徹,初中物理教學效率不高。
(三)學生學習積極性不高,學習效率低
初中生的身心狀態正處于發展的快速時期,其最基本的身心發展特點是好奇心較強,注意力難以長時間集中在枯燥繁冗的課堂學習上,且部分初中生已出現叛逆心理,對充滿拘謹、嚴肅的學習有著一定的叛逆心理。而初中物理的學習內容多且難懂,知識體系相對較復雜,學習時間緊,前后的知識點聯系較為緊密,一個知識點掌握程度不夠,會對后續的學習產生不好的影響,學生的學習壓力倍增。面對枯燥無味且學習難度大的物理課堂,學生逐漸失去了對物理的學習興趣,學習積極性不高,學習水平得不到有效的提高,學習效率低下。
二、提高初二物理入門教學策略的意義
(一)有利于維護學生在課堂學習上的主體地位
初二物理是學生接觸到物理知識的入門階段,也是學生物理學習生涯的重要階段,初中物理教師要把握好此教學時機,有效培養學生對物理學習的興趣和意識,切實提高學生的學習水平。在創建初二物理入門教學策略的過程中,教師要改變傳統教學觀念,正確認識到學生在課堂學習上的主體地位,將學生的個性發展作為教學出發點,將培養學生的學習能力、提高學習效率作為教學目標,不斷創新教學方式,豐富教學內容,使之能夠滿足學生日益增長的學習需求和素質教育的要求,切實激發學生對物理的學習熱情,為學生后續的物理學習提供基礎知識。
(二)有利于教師豐富教學內容,提高課堂教學有效性
初二物理教師在入門教學策略的研究過程中,要正確掌握學生的學習能力和學習水平,根據學生的實際情況,不斷提升自身的專業知識水平,及時優化調整教學策略,切實利用教學資源,靈活變通教學方法,豐富教學內容,營造一個輕松生動的物理課堂學習氛圍,有效提高學生的物理學習水平。在此過程中,教師自身的專業素養得到了有效的提升,對教師的教學質量和課堂教學有效性的提高也起到了積極的推進作用。
三、初二物理入門學習教學的有效策略
(一)創建教學情境,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
興趣是最好的老師。物理對于初二學生來說相對較陌生,初二時期是第一次接觸到物理學習的階段,對物理學習有著一定的好奇心和畏懼心理。因此,在初二物理入門教學過程中,教師要從學生的興趣愛好和個性發展出發,根據教學內容創建相對應的教學情境,有效吸引學生的課堂注意力,激發學生對物理學科的學習研究興趣。在第一節課“聲現象”教學時,教師可以以“聲音是如何傳播”這個問題引入學習,引發學生的思考,鼓勵學生積極發言,將思考的結果分享給其他同學,營造一個趣味性的課堂學習氛圍,有效激發學生對物理的學習積極性和熱情。
(二)聯系生活實際,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
“生活處處有物理”,現代生活與物理知識的聯系十分緊密,充分挖掘生活中常見的物理知識,充分利用學生熟悉的自然現象、生活現象等增強學生對物理的學習興趣,提高學習效率。初二物理教師在入門教學過程中,要從學生熟悉的生活現象引出物理問題,有效拉近學生與物理的距離,將抽象的物理知識具體性、生動化[1]。例如在“光現象”一課教學過程中,教師可以引導學生發揮聯想能力,根據所學知識聯想生活中常見的光現象,如太陽光、燈光,以及光照射到地面后折射出來形成的彩虹等,能夠有效調動學生對物理的學習積極性,同時能夠培養學生的聯想能力和想象能力,有效促進學生的全面發展水平。
(三)加強實驗教學,培養學生自主動手能力
實驗是物理教學中最重要的組成部分之一,也是理解物理、探究物理,培養學生創新能力和自主動手能力的重要手段,物理是以實驗為基礎的自然科學,離開了實驗的物理教學,是空洞且無味的[2]。在初二物理入門教學過程中,教師要充分利用教學資源,加大對實驗課程的教學力度,豐富教學內容,靈活應變實驗過程,有效提高學生的物理學習效率。在“力與運動”一課教學過程中,教師可以借助一個小型遙控車,在課堂上進行演繹遙控車的運動軌跡與力之間存在的緊密聯系,讓學生在此過程中,能夠有效理解和掌握此重點知識,有效提高學生的學習效率,同時能夠讓學生直觀地感受到物理學習的魅力,有效激發學習熱情。
(四)借助多媒體教學,深化知識體系內容
物理學習是抽象且難懂的,有的理論知識難以通過實驗課程得以展示和驗證。因此,教師可以充分借助多媒體技術進行輔助教學,將抽象的理論知識通過圖像、視頻等學生喜聞樂見的形式呈現出來,有效提高學生對物理研究學習的興致。在初二物理入門教學過程中,借助多媒體教學,切實提高學生對知識的理解力度的同時,能夠有效拓展學生的知識面,深化知識體系內容,有效提高物理學習水平。
結束語
綜上,初二物理入門學習的有效教學策略,對有效激發學生對物理的學習興趣,調動學習積極性,提高學習能力和學習效率有著積極的推進作用,教師要從學生的身心發展特點出發,豐富教學內容,讓物理不再是抽象無味,而是充滿趣味性的高效學科。
參考文獻:
[1]張國志.初中物理入門教學初探.[J]教育實踐與研究(B).2016年第3期:71-73.
[2]顧宇.如何把握初中物理的入門教學.[J]數理化學習(初中版).2013.06:6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