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邦安
【摘要】:長期以來,教育都是我國第一民生工程,關乎到千家萬戶。黨和國家高度重視教育事業發展,堅持教育優先發展戰略,通過合理的布局,提升教育教學質量,打造區域品牌學校,促進教育均衡發展,保證教育事業能夠獲得人民群眾的滿意。對現階段初中教育事業,為了鞏固均衡發展成果,提高教育質量,必須根據區域經濟發展情況,整合各項資源,因地制宜,創優教育工作。
【關鍵詞】:均衡發展 教育成果 人民滿意 教育
優質教育是我國教育事業發展中重要舉措之一,必須抓住均衡發展成果,統籌安排,并逐步實施創建工作,扎扎實實做好教育創優工作。本文針對初中教育工作,以目前“非優質初中”問題入手,提出創辦人民滿意優質初中教育的有效對策,希望能夠給相關人員提供參考。
1.對非優質初中的相關探討
若將初中分為優質初中、薄弱初中以及非優質初中。其中,非優質初中與目前國家推出教育創優目標還存在較大的差距,主要距離體現在教育管理、教育教學缺失方面。然而,非優質初中存在的問題有些暴露在我們的面前,而有些問題隱藏性較大,為了實現初中教育創優,必須找出隱藏問題,并提出針對性的改進措施。
具體來說,很多非優質初中與優質初中相比,其問題主要體現在:第一,生源問題。一些初中學校位置偏遠,導致生源流失較為嚴重,嚴重影響初中生源質量;第二,師資問題。師資隊伍建設對于初中教育創優十分重要,而一些初中學校由于各種因素影響,師資隊伍素質偏低,尤其是優秀教師、特級教師數量少,影響創優創先;第三,教研問題。一些初中學校在重視教學工作中,忽視了教研工作,學校教研組工作能力弱,甚至一些學生教研活動形式化嚴重;第四,課堂教學問題。課堂教學效率低下,教學效果差強人意,影響初中學校辦學質量。
無論是已經暴露出來的問題,還是隱藏中的問題,問題與問題之間都相互影響與制約。由于師資質量下滑,影響學生考試成績;而學生考試差,也會對學校招生工作造成極大影響,以至于形成一個惡性循環。而如果教師沒有做好教研工作,課堂教學效果就得不到提升;課堂教學效果差,也會對教師教研工作積極性造成影響。學校生源質量差,成績低,對教師專業發展造成影響;而教師專業發展受阻,則直接影響教學質量,最終影響到招生。
只有找到這些問題原因,解決現實中存在問題,才能促進教育教學優質發展。
2.關于創建優質教育的思考
在義務教育均衡發展過程中,初中學校應該鞏固均衡發展成果,以“新優質初中”為發展目標,并明確在發展中質量管理、素質教育、隊伍建設以及教研工作為主的發展工程,增強學校的文化底蘊,為每一位學生圓夢創造有力的環境。
隨著社會進步與發展,人民對于教育的期待值不斷提升,人們的愿望不再只是孩子有學上,更要求上好學。這就需要把握習近平總書記推行的“高質量”發展的重要工作指示,貫徹新的發展理念,強化教育改革,做好初中優質特色教育建設,提高教學質量。尤其是國家近年來加大了對教育資源公共服務體系的建設,有效地促進了教育服務均衡發展。
在辦學理念方面,初中學校教育對象為13~15歲的學生,這個階段學生的世界觀、人生觀以及價值觀尚未形成,他們更加渴望得到家長、教師的關心。所以,必須堅持以學生為主的教育教學理念,以學生為基礎,從學生角度出發,制定更加人性化的管理制度,促進初中生健康成長。同時,需要根據學校師資力量進行合理定位,加強教師培養,增強教師凝聚力。而由于每個學校硬件條件存在差異,為了能夠保證教學質量,必須加強對學校硬件資源的合理利用,為學生營造一個更加合理的學習氛圍。
3.創建優質教育的重要措施
3.1 將德育、智育有機地結合起來
在傳統教育理念下,智育成績一直是學校辦學的重點,學校往往為了提升升學率,而容易忽視德育教育工作。但初中生心理不夠成熟,正處于人生發展的黃金期,必須站在學生角度,將德育和智育結合起來。
第一,根據《中學生日常行為規范》,建立有效的學生自我管理制度,提倡學生自我管理,在學生之間形成科學的監督機制,并在校園中設置紀律管理小組、衛生管理小組,對學生日常行為加以檢查規范。第二,強化家校合作交流。道德教育不能簡短,一些學生在學校往往表現乖巧,但在家中就成了“霸王”。這表明對于學生德育教育不僅需要學校,更需要家庭教育。因此,學校必須與家長建立良好的交流橋梁,幫助家長了解學生在學校的情況,同時也向學校反映學生在家的表現,雙向交流,對提高學生教育管理工作質量很有幫助。第三,注重開展課外活動。如果學生覺得學習枯燥,必然會影響教學效果,而通過有效的課外活動,能夠有效調整學生心理,將課外活動作為德育第二課堂。
3.2加強初中學校人文教師團隊建設
初中教育管理人員往往是工作在一線的管理教師,其自身素養決定了管理水平,關系到能否為社會培養出更多合格的人才。所以,初中學校必須加強教育管理隊伍建設,教師隊伍是教育管理的重要實施人員,其必須具備人文精神,才能提升教育管理績效,突出人文特色。
具體來說,初中學校必須加強對教職工的培訓,為教師提供更多接受繼續教育的機會,通過多種渠道,幫助廣大教職工認識到人文教育理念的必要性,認識到自身素質的重要性,提升自我品格,為學生樹立良好的榜樣,成為學生的朋友、導師、引路人。
3.3采取民主化的教育管理模式
為確保以人為本理念能夠深入到初中教育管理中,需要從民主管理入手,促進初中教育可持續發展。根據初中教職工人才結構比例,知識分子占大部分,初中學校必須尊重知識分子民主權利,鼓勵其參與到民主管理工作中,增強廣大教職工在教育管理工作中的積極性。同時,還需要建立民主管理制度,發揮民主監督作用,能認真聽取教職工的建議,挖掘廣大教職工的能力,提高教育管理的成效。
3.4營造積極向上的初中學校文化氛圍
校園文化建設對于初中教育管理來說十分重要,文化對人的行為、思想都會產生影響。因此,在初中教育管理中,文化氛圍能夠影響廣大教職工的思維方式,在某種程度上也會反映教職工管理模式、行為準則。這就需要學校在發展中注重校園文化建設,為廣大教職工、學生營造一個積極的校園文化環境,以促進其健康發展。經過長期的辦學、探索與實踐,已經形成了獨具特色的校園文化,并需要不斷學習,規范教職工行為,以便于形成一個相對統一的行為規范,以共同的價值標準進行教育管理。同時,還可以借鑒其他學校的成功管理經驗,夯實管理基礎,注重文化建設,提升全體教職工業務能力。
4.總結
通過上述分析可知,初中教育是我國義務教育中關鍵階段,在均衡發展取得一定成果后,必須鞏固這一成果,創建優質初中教育。但針對目前我國初中教育開展中存在的問題,必須明確發展目標,采取針對性的措施,同時強化教育管理工作,提升教職工素質,為教育均衡發展做出貢獻。
【參考文獻】
【1】 薛利民.教育夢融入中國夢 新動力激發新活力——陽泉市十大教育工程力促教育優質均衡發展[J].山西教育.2017,12(8):25-26.
【2】 寧磊.推進高位均衡發展創辦農村優質教育——山東省寧陽縣伏山鎮教育均衡發展的實踐與探索[J].基礎教育參考.2017,20(8):117-118.
【3】 謝輝,王磊.譜寫農村學前教育優質均衡發展的新篇章[J].早期教育.2017,14(3):65-66.
【4】 王學軍.砥礪奮進促教育均衡發展勇往直前辦人民滿意教育[J].基礎教育參考.2017,20(3):41-43.
【5】 宋瑞紅.力促教育公平 推動義務教育均衡發展[J].基礎教育參考.2017,23(3):201-2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