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術佳 畢鵬杰 呂延楓 孫人杰
【摘要】:高校黨支部是黨的指導思想和工作路線傳播的重要途徑,為保持黨的先進性和純潔性做出了積極貢獻。高校黨支部承擔著一定的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引領大學生樹立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和價值觀。中國共產黨在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新時代,提出了創新發展的方針。創新在黨的發展中占據著越來越重要的地位,是中國共產黨保持生機和活力的保障。高校黨支部要響黨中央的號召,創新黨支部建設模式,更好地發揮黨支部的引導帶頭作用,促進黨的最新思想在高校大學生之間迅速傳播。本文將討論高校黨支部建設的創新模式,并提出建設方案。
【關鍵詞】:新時代 高校黨支部 創新建設模式
為了充分發揮高校黨支部的作用,高校黨支部建設要實現創新發展。創新意識能夠增強高校黨支部的活力。高校創新黨支部建設模式要關注高校黨支部的時代性和針對性,不斷創新其工作內容和形式。高校黨支部肩負著傳播黨中央思想方針和保持黨的活力的責任,創新黨支部建設模式是黨在新的歷史時期發展的需要。
一、新時代背景下創新高校黨支部建設模式的目標
(一)夯實立德樹人,把握建設標準
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統領,緊緊圍繞立德樹人根本任務,把思想政治工作貫穿教育教學全過程,堅持育人導向,充分挖掘高校特色育人優勢和所蘊含的育人元素,統籌各領域、各環節、各方面的育人資源和育人力量,把立德樹人的成效作為檢驗黨支部建設的根本標準,以文化人、以德育人,推動知識傳授、能力培養與理想信念、價值理念、道德觀念的教育有機結合【1】。
(二)聚焦短板弱項,堅持問題導向
把破解師生思想政治工作不平衡不充分問題作為目標指向,著重培養一支“有理想信念、有道德情操、有扎實學識、有仁愛之心”的高素質教師隊伍,讓教師更好擔當起學生健康成長指導者和引路人的責任。強化基礎、突出重點、建立規范、落實責任,以完善的制度體系為依托,建立健全相關配套考核標準,著力培養德才兼備、全面發展的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合格建設者和可靠接班人。
二、新時代背景下創新高校黨支部建設模式的重要性
(一)推動高校教育事業的發展
高校教育事業的發展可以通過高校黨支部開展,先進大學生黨員在高校的教育事業發展中有著重要地位。高校的教育事業發展是一個艱巨而龐雜的工作,僅依靠高校領導和教師的努力是遠遠不夠的。學生參與高校教育事業的發展過程中,能夠提高高校教育事業的發展速度,提高教育事業的成效。創新高校黨支部建設模式,可以培養出一大批先進的黨員。這些先進黨員能夠在參與推動高校教育事業發展過程中,發揮自身的榜樣作用,影響更多的群眾學生。先進黨員對群眾學生的榜樣示范作用,能夠發動更多的學生參與高校教學科研事業的發展。創新提高了黨員的素質,也間接地提高了群眾學生的素質【2】。
(二)促進廣大學生全面發展
創新黨支部建設模式,促進高校學生的全面發展。學生黨支部的黨員不斷增強創新意識,提高創新能力,從而推動學生黨支部的創新。黨員提高自身的創新能力,在日常的學生服務工作中展現創新思維。創新的思維可以通過黨員與學生群眾的相互交流得到傳播,最終廣大學生群眾也能擁有創新意識。創新意識有利于學生的全面發展,學生可以將創新思維應用在學習和生活工作中,逐步實現自我全面發展。
三、新時代背景下創新高校黨支部建設模式
(一)規范層黨建,加強黨支部建設管理
教師在承擔專業課程教學任務的同時,以黨員的身份嚴格要求自己,把思想政治教育融入課堂;學生輔導員要把學生日常管理、就業指導、心理健康以及學生黨團管理等學生基層管理工作與思想政治教育相結合,創新思政活動內容,創新學生工作思政理念;通過教師、輔導員、行政管理人員共同努力,形成基層黨建工作積極向上的全員育人工作氛圍。
(二)實現黨團共建,整合發展資源
黨組織與團組織聯系密切,學生黨員是從共青團員發展過來的。在實際工作中,團建和黨建存在某些共同點。因此,實現黨團共建能夠實現資源的最優配置,節省人力物力。創新高校黨支部的建設,需要有大量的人力和群眾基礎。團組織能夠為創新黨支部建設工作貢獻力量,促進高校黨支部的創新【3】。黨團共建的管理模式是對高校黨支部管理模式的創新,能夠發揮資源的最大優勢。這種管理模式的創新,是創新黨支部建設的重要組成部分。
(三)加強頂層設計,探索育人和黨支部建設結合的有效模式
加強制度建設,依法治校,以規制導,實現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全員參與。全面推進學校領導對接學生中隊,教工黨支部與學生黨支部共建等形式,全面提升學生黨支部建設開展;建立和落實專任教師聯系班級的導師制度,輔導員管理年級深入班級、班主任管理班級聯系學生宿舍的制度,實施高年級學生“學長助航計劃”和同屆學生朋輩輔導計劃。發揮黨支部、黨員的有效作用,形成全員參與的強大制導力,實現調動全部師生力量,實現全員育人,達到人人皆盡其責,人人都育人的目的。
四、結語
創新高校黨支部建設模式,是高校謀求進一步發展的要求,它影響高校的教學質量和學生的全面發展。高校要遵循黨支部創新的原則,實現黨團共建,育人與黨支部建設有效結合。中國共產黨要適應新形勢,建設學習型、服務型和創新型的政黨。創新高校黨支部建設模式順應了黨的發展要求,發揮大學“立德樹人”的根本作用,有利于大學生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
【參考文獻】
【1】 吳錚.高校“創新型”學生黨支部建設探索[J].產業與科技論壇,2019,18(01):248-249.
【2】 楊恒. 新形勢下高校學生黨支部思想建設研究[D].西華大學,2017.
【3】 楊龍.高校學習型服務型創新型學生黨支部建設研究[J].藝術科技,2018,31(06):76.
基金項目:2017年度遼寧省高校黨建研究課題《新時代背景下高校基層黨支部建設質量研究》(2017GXDJ-B0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