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佳 王欣媛
【摘要】:十八大以來我國取得了歷史性的成就,經歷了歷史性的變革。黨的十九大站在理論和實踐的高度,依據新時代社會主要矛盾的變化,立足于新時代堅持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順應時代和人民的需要,把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同馬克思列寧主義、毛澤東思想、鄧小平理論、"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科學發展觀一起,確立為黨必須長期堅持的指導思想,實現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的又一次飛躍。只有正確認識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才能增強對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心理認可和情感認同。為決勝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奪取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偉大勝利凝聚智慧。
【關鍵詞】新時代 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 時代意義
習近平主席站立于我國由富起來到強起來新的歷史方位,面向時代,面向人民,面向未來,提出一系列重大理論創新,形成了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揭示了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本質規律,升華了我們黨對共產黨執政規律、社會主義建設規律、人類社會發展規律的認識,把馬克思主義中國化推進到一個嶄新高度,譜寫了21世紀馬克思主義的新篇章。
一、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科學內涵
1.新的歷史成就。中國共產黨十九大報告指出,十八大以來的五年是“極不平凡”的五年,關鍵在于五年來中國共產黨堅持穩中求進的工作總基調,攻堅克難,“解決了許多長期想解決而沒解決的難題,辦成了許多過去想辦而沒辦成的大事” 在開拓進取中迎難奮進,取得了新時代下新的“歷史性”成就。這些成就是全方位、開創性的,包含著從經濟到政治、從社會到生態、從國內到國際等十個方面的內容。
2.新的歷史方位。新的歷史方位代表著中國前進方向的新變化。從縱向上看,新方位意味著中華民族迎來了從站起來、富起來到強起來的時期;從橫向上看,新方位則代表著我國社會矛盾發生變化,我國有了新的目標、新的使命。
3.新的社會實踐。社會主要矛盾是社會歷史發展的內在動力,社會發展又離不開社會實踐的引導。新時代下,我國的歷史使命就是要將中國從大國變成強國,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十九大報告指出,今天的中國比任何時候都更加接近和有能力實現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報告中指出實現“四個偉大”是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新的偉大實踐,要在堅持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實踐中激勵全體中華兒女凝聚力量,奮勇前行。
4.新的時代思想。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是在堅持馬克思列寧主義、毛澤東思想、鄧小平理論、“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科學發展觀的理論基礎上形成和發展起來的。它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的重要組成部分,具有嚴密的邏輯性、鮮明的時代性、深刻的理論性,是馬克思主義中國化的最新理論成果。可以說,歷史新變革、矛盾新轉變、歷史新方位、時代新思想,是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的堅實基礎和根本依據。
二、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的特點
1.繼承性和創造性的緊密結合
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是繼承了馬克思主義的精神和品質,既沿著馬克思主義所開辟的主題、道路與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理路和線索前進,也堅持了馬克思列寧主義、毛澤東思想、鄧小平理論、“三個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學發展觀的指導。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發揚了馬克思主義所內在的解放思想、實事求是的精神品格,結合著時代問題和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建設的新情況進行了創造和革新,作出了具有時代特點的重大判斷,提出了一系列新理念新思想新觀點,是繼承和創造的緊密結合。
2.體系性與針對性的高度融匯
問題是時代的呼聲,代表和反映著時代發展和社會變革中最主要的矛盾。習近平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植跟于時代的呼喚,具有針對性地回答的了中國如何走向民族復興、國家富強和人民幸福,中國如何順應時代潮流和世界發展大勢,為人類貢獻中國智慧和中國經驗的問題。這充分展現了其直面宏大時代命題的精神與勇氣。
3.時空維度與價值尺度的有效貫通
“任何真正的哲學都是自己時代的精神上的精華。”毫無疑問,要成為時代的精神上的精華的哲學,必須要扣緊時代脈搏、反應人民主體意志、反映時代主體的根本價值。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作為當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建設的指導思想,反映的是時代精神的訴求,指引的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建設、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前進方向,體現的是對中華民族、中國人民與世界各民族、各國人民共同命運的關懷,表達的是對人類命運共同體的價值追問和價值關切。因此,在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的理論考量中,對中國和世界、中華民族與世界人民的關懷在廣闊的時空維度和未來生存價值尺度上得到了有效貫通。
三、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的時代意義
1.為馬克思主義中國化最新成果注入了活力
實踐沒有止境,理論創新也沒有止境。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堅持馬克思主義根本立場,傳承馬克思主義精神品質,立足新的歷史方位,續寫馬克思主義中國化最新篇章。明確堅持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總任務,進一步明晰了未來發展的奮斗目標;注重運用馬克思主義原理解決各種發展問題,提出堅持在發展中保障和改善民生、實施鄉村振興戰略等諸多新論斷;堅持辯證唯物主義和歷史唯物主義,論述了我國社會主要矛盾與我國基本國情之間的辯證關系,;堅持科學社會主義基本原理,結合我國具體國情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理論、制度、文化;等等。這一馬克思主義中國化最新成果,為我們準確把握新的歷史方位、適應新的發展要求、完成新的歷史使命、取得新的偉大勝利提供了科學指南。
2.為開啟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新征程指明了方向
堅持實事求是,一切從實際出發,在實踐中檢驗和發展真理,是馬克思主義最重要的理論品質和中國共產黨的思想路線。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彰顯馬克思主義從實際出發的實踐導向,圍繞實現社會主義現代化和中華民族偉大復興這個總任務進行戰略謀劃,圍繞新時代堅持和發展什么樣的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怎樣堅持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這個重大時代課題進行謀篇布局,精準回應了人民群眾關切的許多重大思想理論和發展實踐問題,為開啟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新征程指明方向。
當前,我們要主動適應我國社會主要矛盾的變化,深刻認識和把握規律,制定科學正確的路線方針政策,用于指導推動各項工作。要積極投身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和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生動實踐,按照已經繪就的美好藍圖和確定的宏偉目標,開拓創新、艱苦奮斗、苦干實干。要堅持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在2020年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基礎上,攻堅克難、持續奮斗,分兩步走在本世紀中葉把我國建設成為富強民主文明和諧美麗的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國。
3.為應對新時代發展面臨的風險挑戰提供了科學方法
恩格斯說:“每一個時代的理論思維,從而我們時代的理論思維,都是一種歷史的產物,它在不同的時代具有完全不同的形式,同時具有完全不同的內容。”人類社會思想成果的創造,并不是天馬行空的,而是在自己所處的特定時代中進行的。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是在具有許多新的歷史特點的偉大斗爭實踐中形成的,既繼承了馬克思主義的理論智慧和精華,又根據新時代的發展特點、發展形勢,不斷深化完善和開拓創新,具有強烈的時代氣息。
每個時代都面臨和其他時代截然不同的新問題新矛盾,回答和解決這些新問題新矛盾呼喚新思想新理論。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進入新時代,迫切要求我們比過去任何時候都要有堅定的理論自覺和充分的思想準備。
4.為應對全球挑戰、解決人類問題提供了全新選擇
黨的十九大報告指出:“中國共產黨始終把為人類作出新的更大的貢獻作為自己的使命。”發展本國經濟、提高人民生活水平,是世界各國普遍面臨的歷史重任。尤其是廣大發展中國家,期望通過出臺改革措施,維護國家安定,保持自身獨立,加快經濟發展,我國社會主義建設的成功經驗為這些國家和民族提供了不同于西方模式的全新借鑒。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著眼堅持和平發展道路,提出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推進“一帶一路”建設等新理念新措施,這些為解決人類問題貢獻的治理方案,巧妙地把東方經驗、中國智慧和人類理想融為一體,為人類文明延續發展貢獻了中國智慧,為各國共創美好未來提供了中國方案。我國當下實踐發展和理論開拓深刻表明,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指導我國改革取得的巨大成功,不僅能夠實現人民幸福、國家強盛、民族復興,而且能夠為世界各國發展和人類文明進步帶來新啟示、提供新方案、創造新經驗,從而為應對全球挑戰、解決人類問題提供了全新選擇。
【參考文獻】:
【1】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十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
【2】習近平談治國理政[M].北京:外文出版社,2014.
【3】習近平談治國理政(第二卷)[M].北京:外文出版社,20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