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隨著信息化時代的發展,推動著平面設計的變革,平面設計師的崗位要求也在發生變化,形成了新的平面設計方向“動態平面設計”.高等職業院校如何根據企業崗位要求,構建培養“動態平面設計師”的課程教學體系已成為當前教學改革急需解決的問題.本文先探討信息化時代的發展出現使平面設計從靜態向動態發生轉變,同時對高等職業院校平面設計專業的現狀進行梳理,進一步提出建立多學科綜合的培養目標,并嘗試構建模塊化的課程體系.
【關鍵詞】:動態平面設計 課程體系
一、信息化時代的發展對平面設計的影響
隨著信息化時代的發展,出現了網絡媒體,到今天各種移動終端成為了人們接受和讀取信息的主要媒體形式.媒體的變化,帶來了平面設計的變化,主要表現有:
1.二維呈現向多維的變化
隨著各種媒體形式的出現,平面設計得以呈現的載體發生了變化,但是其進行信息傳達的目的沒有變化,但在傳達方式上的視覺元素更為廣泛.信息多元化時代下的平面設計正在由二維空間向多維空間發生轉變.
2.單項信息傳遞向交互式發展
隨著時代的發展,人們生活習慣的變化,人們對信息接受的方式也在發生著轉變.從原來的細細品讀書籍到現在通過各種移動終端來進行有選擇的讀取,閱讀方式由深入閱讀變成淺讀.在這樣的背景下,平面設計更加注重信息的傳達,重視設計的內容和內涵, 設計由原來單項的信息傳遞向交互式變化,動態平面設計需要考慮人與設計作品之間的視覺交互,從而設計整個視覺畫面流程.
3.“動態平面設計”概念的出現
各種新型媒體的涌現,大大豐富了平面設計的表達方式,“動態平面設計”是一個與其他視覺媒介相融合的新的設計領域,應充分運用新媒體帶來的特征及優勢,依托新媒體的特征優勢更加有效的進行信息的傳達,并在此基礎上,尋求不斷突破傳統媒介限制的藝術呈現技巧、方式和理念,引領新媒體時代媒體技術與藝術設計相融合的設計方向.
二、高職平面設計專業課程設置的現狀
信息時代的發展,為平面設計帶來了更多發揮的空間,也為平面設計教育的發展帶來了機遇,但就對部分高職院校現階段的平面設計專業課程的設置情況來看,目前還存在以下問題:
1.較為傳統的課程體系
通過調研,大部分的高職院校現階段的平面專業課程設置還較為傳統. 課程體系主要還是美術基礎(主要由素描、色彩、速寫)、設計理論和設計基礎(主要有圖案、平面構成、色彩構成、藝術鑒賞、圖形創意等)、平面設計軟件課程、平面設計實踐課程(主要有版式設計、字體設計、VI 設計、包裝設計、網頁設計、UI 設計、印前設計等)這四部分組成,不少高職院校已經在根據媒體變化和市場需求在有意識地加入一些與新媒體相適應的課程,但平面設計專業總體的課程結構和教學模式仍然是以傳統的印刷媒介為教學的主體.
2.跨學科滲透性不強
傳統的平面設計表現元素相對單一,但新媒體環境中的平面設計轉變為動態形式后,融入了聲音、動畫、空間、交互等設計元素,這便對設計師提出了掌握多學科知識的要求.平面設計已從原有的藝術設計領域逐漸向藝術與技術互相融合而轉變.雖然在不少高職院校平面設計專業中已經加入了新媒體環境下的一些設計課程,但課程還是相對獨立存在,并沒有構建完整的知識結構和課程體系,導致學習的較為片面,在實際應用的時候仍舊存在困難.
3.距市場實際需求有一定差距
信息化時代的環境下,市場需要的平面設計發生了轉變.職業教育必須要適應市場的變化才能體現教育的效果,雖然不少院校的平面設計課程體系隨之在調整,但與市場需求相比,還存在一定差距,導致學生從課堂向就業崗位轉變的過程中存在一定程度的脫節.
三、動態平面設計趨勢下的課程體系建設
1.多學科綜合性的培養目標
建立動態平面設計課程的培養目標時,因更加注重多學科綜合性的培養,以增強學生知識體系的系統性,增強解決問題的綜合能力.
動態平面設計課程的多學科綜合性首先體現在表現形式上與動畫和影視專業有交叉.動態平面設計強調的是設計作品的運用, 將傳統平面設計的基本元素、基本法則和鏡頭語言、剪輯技巧相結合是這一課程的主要內容.
其次動態平面設計需要音頻、交互、網絡等技術的支撐.因此,配音、配樂、音頻編輯等聲音處理技術也是在教學中必不可少的.人機交互的技術也是在動態平面設計作品中被廣泛運用的,要掌握人機交互的技術就需要加入計算機編程等一系列課程. 動態平面設計作品的發布往往需要依靠網絡,因此掌握一定的網絡技術也是必須的.
再次,動態平面設計由于多學科的綜合性,因此作品在創作上也更為復雜,往往需要組建團隊來共同協作完成,因此在教學中還需加入設計流程管理的相關課程.
由于動態平面設計涉及的內容龐雜,我們在設置課程目標的時候需要加強開放和綜合的概念.交叉和跨學科形成整合是動態平面課程設置的重要目標.
2.模塊化的課程體系
模塊化課程體系的建設,首先將原有的平面設計專業課程根據新媒體環境下的發展核心,分為“動態圖形與影像”和“視覺傳達與互動”兩大模塊.然后再根據不同的階段,分為基礎課程、軟件培訓課程、綜合課程和項目實訓四個階段,階段和階段之間的存在層層遞進的知識結構,最后的項目實訓課程會與實際設計公司的項目對接。
其次模塊化的課程體系使得傳統課程與新課程之間能夠較好的融合,同時在課程設定的過程中,有計劃地將動畫影像和網絡互動的相關課程進行整體的構架,使學生能夠形成完整的知識體系.并且在相關技術課程的設置上,相對前移,讓學生在進入綜合課程之前就具備一定的技術能力.在具體小組項目的課程中,教師主要對學生進行方向性的指導和解決具體問題能力的培養,在一定程度上縮減課堂教學和市場實踐之間的差距.
本文通過分析新媒體環境對平面設計的影響, 通過調研,結合用人企業對實習學生的評價,嘗試性的提出平面設計專業培養方向向動態平面設計轉變,并提出構建模塊化的課程體系.清晰的教學體系邏輯框架強化了教學改革實踐的科學性和可行性.
作者簡介:袁瑾(1983年-),女,漢,湖北黃石,講師,研究生,湖北工程職業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