韓帥
摘要:隨著新課程教育改革的不斷深入,高中體育課程也經歷了新的改變改革,許多高中開設了武術教學或者改良了武術教學方法,但結果往往不盡如人意。究其原因是大部分學校在設置課程內容時并沒有考慮到學生個體的差異性,教學方法雖然有改變但核心仍延續傳統模式,這樣一來學生的主動性和積極性就難以提升。分層教學法是一種非常實用的教學方法,本文通過分析這一方法的特點,探討其在高中武術教學中的應用策略。
關鍵詞:分層教學法;高中武術;教學方法
傳統的教學方法追求統一化、集體化,由教師向學生灌輸知識,組織學生進行學習,這種方法雖然能加快教學進度,但對提升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和主動參與性幫助不大,已經不再適合當下的教育環境。分層教學法提倡根據學生特點劃分層次進行教學,這與武術項目形式多樣、內容豐富的特點十分相匹,很適合被運用到高中武術教學當中。
一、分層教學法概念
(一)分層教學法的定義
分層教學法是一種根據差異劃分層次的教學模式,教師以教學大綱提出的教學要求為基礎,根據學生的個體特點將學生劃分為不同層次,再根據所劃分出的學生的層次來制定不同標準的教學目標和內容,對不同的學生使用不同的教學方法,以此保證每個學生都能夠接受適合自身的教育,盡可能地得到充分發展。但在對學生進行層次劃分時要注意不能損傷學生的尊嚴與人格,要以學生健康的身心發展為前提。
(二)分層教學法的特點
分層教學法最大的特點就在于其充分考慮了學生之間的差異性,具體情況具體分析,使每個學生都能夠取得進步,基礎較薄弱或學習上有困難的學生可以完成基礎的教學要求并且有所進步,較為優異的學生則能夠獲得進一步的發展。此外,分層教學法也可以在無形中培養學生的競爭意識,讓學生更加努力,向更高的層次邁進,從而增強學生的自主性,提升課程教學效果。
二、分層教學法的理論依據
(一)區別對待原則
高中生正處在青春發育期的后半階段,學生個體在生理、心理上都存在差異,最大的不同之處體現在智力水平、興趣愛好等方面。所以在采用分層教學法的過程中,既要認真對待學生之間的不同點,又要把握好學生間的共同點,然后再對學生進行層次劃分,以武術教學的教學目標為標準,將這一標準下水平相當的學生劃分到同一層次。這樣一來,既考慮到了學生的個體差異,又能滿足不同學生的學習需求。
(二)合作學習理論
在分層教學模式下,合作學習不再是簡單的讓學生進行集體合作,而是讓已經分層的學生根據所劃分的類型分組,同組之間進行合作學習、共同進步。合作學習要求學生在掌握了必須的教學要求后,與同組的學生一起進行合作,實現更大的進步;此外,不同小組之間互相學習,取長補短,實現教學效率的提升。
三、分層教學法的優勢
(一)激發學生積極性
對于高中學生而言,積極性是促進其學習效率和主動性的重要因素之一。相對于文化課而言,學生在體育課程上的差距會更大,這是因為學生的身體素質差異較大。所以,在高中武術教學中采用分層教學法,能夠讓學生朝著適合自己的目標努力奮進,并且能夠實現這一目標,提升學生的身體素質和自身信心,也讓學生找到適合自己的運動方式,培養出終身運動的習慣。
(二)提高課堂效率
高中武術課程內容豐富,有多種武術項目,但許多教師在授課時往往采用集體統一教學的方式,導致部分學生無法跟上教學進度,甚至身體受損傷。在實際教學中,身體素質較好,或者有一定武術基礎的學生經常會感覺教學內容簡單,能很快掌握所學;而對于身體素質稍差的同學,掌握教學內容的時間很長,很難掌握一些難度較大的武術動作,很容易失去學習興趣。采用分層教學法,能夠根據學生的個體差異因材施教,讓不同的學生得到合適的武術教學。
(三)提升創新意識
傳統的體育教學中,一般采用“教師示范,學生模仿”的教學模式,沒有把學生作為課堂的中心,教學效果不佳。采用分層教學法,不同的學生能夠學習不同的武術動作,一方面由教師示范講解基礎的武術動作和理論知識,另一方面教師向不同層次的學生教授不同難度層次的武術技術動作,滿足其需要。如此一來,學生就能充分掌握所學,其后進行自我提升,自我創造,提升自我創新意識。
四、分層教學法在高中武術教學中的應用措施
(一)學生與教材的分層
分層教學法需要對學生進行層次劃分,這就要求教師對學生有充分分了解。教師需要了解每一位學生的身體素質情況,熟知學生有無傷病史,還需要了解學生是否有武術基礎,如果有,水平如何。要了解學生的身體素質,就需要在正式授課前對學生進行柔韌度,耐力,協調性的測試,并且采用問卷調查,單獨談話等了解學生的各類信息。此外,教師在進行分層教學前要讓學生對教學內容和分層的要求有所了解,不能直接進行教學,否則有可能會對學生造成心理上的壓力,影響后期教學。教材的內容也存在難度分層,教師需要將不同難度的武術技巧和不同層次的學生相對應,對于掌握速度快有進步空間的學生,可以讓其提升層次繼續學習,以此提升學生的自信心,提高學習積極性。
(二)教學目標的分層
體育教師在對學生進行分層時,不能僅憑自己的經驗來劃分,要以教育部下發的教學大綱為基礎,合理地設置不同層次的教學目標,這樣一來才能在滿足學生個人學習需求的同時實現整體的進步,推動教學工作的進行。假如分層之后的學生依然要實現統一的教學目標,那對于某些學生就不夠公平,對于教學質量的提升也沒有幫助。所以,教師在制定教學目標時要做到科學合理,對于基礎較差的學生,以教材的基本教學內容為主,要求學生掌握基礎;對于水平更高的學生,則可以在教材提出的教學指標之上稍作提升,讓這些學生不斷突破提高自我。教師在分層之后,要在教學過程中不斷鼓勵學生,讓低層次的學生通過自己的努力實現層次的提升,充分調動學生的自主積極性,提升整體的教學質量。
(三)教學內容的分層
對學生群體和教學目標的分層都是宏觀上的層次劃分,教師還必須對教學的內容進行分層,細化教學方式,要求不同層次的學生完成不同程度的武術技巧學習。武術是一項綜合性的體育運動,對于學生的協調性、柔韌性都有要求,需要上下肢結合來完成技術動作,這時就需要運用分層教學法。例如,武術基礎動作中有“弓步沖拳”這一連貫動作,分為“弓步”和“沖拳”兩部分。教師在進行教學時,通常會先教授上肢的沖拳動作,再示范下肢的弓步動作,讓學生依次學習,最后進行連貫的練習。這時,針對高水平的學生,教師可以在學生記住要點后讓其直接進行整體動作練習;而低水平的學生則需要分別掌握好兩部分動作后再進行連貫練習。但是需要注意,教師應該對低水平的學生多做鼓勵少做批評,不能打擊學生的自信心與自尊心。
(四)評價與考核的分層
高中體育課程離不開課程考核,這是對學生學習成果的檢驗。目前大部分學校采用的考核標準都是整體統一的,這是為了匹配大部分高中采用的集體式教學模式。采用分層教學法就要求對學生的評價和考核標準也劃分層次。首先,考評標準把學生的考核數據指標作為唯一標準,既考慮學生的平時表現,也結合學生最終的考試成績。其次,評價的定位重點不應該放在學生的最終考試成績上,而應該是學生經過一學期學習的進步程度,以此提升學生的積極性和自信心。最后,考核標準的劃分不代表降低考核要求,要考慮武術教學的總體目標,體現出考核自身的層次性。通過評價與考核,既讓學生對自己的水平有真實的了解,也讓學生看到自己努力的成果,讓學生通過學習武術來認可自己,感受運動的快樂。
五、結語
分層教學法在高中武術教學中能夠起到很好的效果,既能達成基本都教學目標,又能滿足不同學生的個體需求,更好地提升高中武術教學的效率與質量,培養學生終身運動的理念。
參考文獻:
[1]潘其揚.分層教學法在高中武術教學中的應用[J].課程教育研究,2018 (04):197.
[2]李岳.高校公共體育武術課分層模式研究[J].課程教育研究,2017 (17):181-182.
[3]扶大勇.在高中武術模塊教學中進行分層教學的實踐要點探微[J].中學課程輔導(教師通訊),2016 (07):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