姜翠亭
中學數學作為突出演繹的學科,教學內容很多表現為抽象的形式化體系。在教學過程中,學生普遍認為數學枯燥乏味,感到快樂的更是寥寥無幾.心理學研究成果告訴我們:“推動學生學習的一種內在動力是學習動機,而興趣是構成學習動機最現實,最活躍的成份,一個人對其所學的東西產生了濃厚的興趣會迸發出驚人的學習熱情,而熱情又是一種魔力,它會創造出奇跡。”經過潛心研究,我覺得我們學校的415課改模式真正的把快樂帶給數學課堂。415課改的核心是改變學生的學習方式,培養學生的學習能力。415是一個總體的框架,不是簡單的將課堂分成幾個板塊,不必也不能拘泥于形式。對于一節課,只要是學生通過動手動腦動眼,自己在思維上建構概念,就是一節好課。在課堂教學中,學生掌握的絕不僅僅是知識,還有比知識更重要的東西,比如學科素養、思維品質、學習能力,探索能力、創新能力等等,在踐行415課改時,我們會根據學科的不同,教學內容的不同,靈活調整,千變萬化。
415課堂教學模式。4就是指四個環節:
第一個環節,目標展示。上課一開始,老師就簡明扼要地展示本節課的學習目標。這個目標可以用ppt展示,也可以在導學案上或者黑板上直接給出,讓學生帶著學習目標來學習本節課。
第二個環節,自主學習。就是讓學生作為學習的主體。學生以老師設計的導學案或課本為指引,通過獨立的分析、探索等來完成學習任務。(自學內容可以由老師在導學案上設置,或者直接以課本上的想一想、做一做作為自學素材,信手拈來)
第三個環節,小組合作。就是課堂上讓四到六人為一個小組,在自主學習的基礎上,根據老師設置的探究主題,展開合作探究,發揮集體的智慧,解決自主學習中產生的疑問,從而提高學生個人的學習能力。(同樣,探究內容也是以導學案形式給出,或者用課本上的議一議。)
第四個環節,當堂訓練。就是在一節課的最后,為了鞏固所學的知識,也為了檢測學生掌握的程度,設置一個課堂訓練環節,進行課堂檢測,檢驗學習成果。
就是要求老師在課堂上的主講時間不能超過15分鐘,其它時間完全、大膽的交給學生。
我就以《中心對稱》這一課為例,介紹下我在415教學實踐中的幾點做法。
一、目標展示。我們都知道數學課有一個激發學生強烈求知欲望的導入是非常重要的。所以這個目標展示,我采用一個魔術來引出。這樣設計能更好的激起學生的好奇心,順理成章的引出了本節課的學習目標,讓學生帶著問題,帶著學習目標,帶著好奇心來進入本節課的學習。
二.自主學習,小組合作探究
緊接著,就是進入自主學習和小組合作探究第二三這兩個環節。這兩個環節是可以靈活應用。根據本節課的內容,我把知識點劃分為兩部分,對每一部分分別進行自主學習和小組合作探究。通過小組合作探究、展示以及老師的啟發總結歸納,結論已經完美的展現。我覺得課堂上要多給學生提供這種探究的機會,讓他們自己活動、討論,建構概念。而且,在展示的時候,我們盡量請小組內學習最弱的同學來展示,小組內部互相幫扶,學習最弱的學生展示小組內的加分會更多,這樣能讓所有的學生都有收獲。為了讓學生們在頭腦中更好的形成完整的知識體系,我設計了三個活動,層層推進的的進行活動、討論、建構概念、展示交流。這樣設計能讓所學的知識更加的系統化,完整化,最后知識越學越少,書越學越薄,由一節課精華成一個表格。知識建構的更加完善。
三.課堂訓練。 課堂訓練鞏固了所學的知識,而且檢測了學習成果。緊接著:最后是一道課后拓展提升,讓學生們自己設計一個既是中心對稱又是軸對稱的圖形,讓學生把所學知識應用到生活中去,并留疑實踐以備下一節課的教學。
評價與反思:
在教學中,我曾經多次對比415課堂教學模式和普通教學模式的教學效果,發現415課堂教學模式明顯更能激發學生學習興趣,提高學生學習成績。具體來說,有四個方面的良好效果:一是引出學習目標的課堂導入形式多種多樣,如我這節課的魔術導入法,還有平時經常用的情景導入法,故事導入法等等,都能充分激發學生的學習熱情,讓學生帶著問題,帶著學習目標,帶著強烈的好奇心來進入本節課的學習。二是讓學生自己動手動腦動眼,通過小組的活動、討論,自己形成思維、建構概念,培養了學生的學科素養、思維品質、學習能力,探索能力、創新能力。三是老師有效的點評和小結,在整堂課中,老師的主講時間是控制在15分鐘內的,那這更需要老師要具備較高的綜合素質,要給予學生及時的啟發,點撥,點評,歸納,有時甚至要起到畫龍點睛的作用,使學生更好的理解所學知識。四是通過五分鐘的課堂小測,能及時檢測學生的掌握程度,發現問題,解決問題。
在教學中,我覺得415課改能讓課堂真正的活起來,鍛煉了學生的自主能力,探究能力,讓學生真正的愛上數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