龍淑娟

摘要:目的:優質護理管理模式在內科護理管理中的應用效果。方法:選取某院內科在2016年1月-2017年1月收治的80例患者作為研究對象,按隨機數字表法分成兩組,其中對照組40例采取常規護理管理方法,觀察組40例采取優質護理管理模式,對比兩組護理管理效果。結果:在護士護理管理知識、護理態度、護理管理行為以及良好護理管理環境構建4個維度評分上,觀察組均明顯高于對照組(P<0.05)。在患者對護理管理工作的滿意程度上,觀察組為95.00%,明顯要比對照組的75.00%高,兩組數據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結論:應用優質護理管理模式對內科患者實施護理工作,對于護理效果的提升有重要意義。
關鍵詞:優質護理管理模式;內科護理管理;應用
1導言
內科是醫院系統中重要部分,具有患者較多、病癥復雜等特點,對護理工作的要求較高。基于此,為了進一步提升本院護理工作的總體質量,選擇2016年1月-2017年1月收治的80例患者作為研究對象,開展優質護理管理工作,并取得了較為滿意的效果,以下為本次研究的最終總結報告。
2資料與方法
2.1一般資料
該次納入研究的80例內科患者,均知情同意納入該次研究,并簽署相關醫護確認書,此外均經醫學倫理委員會審批通過。按隨機數字表法分成兩組,觀察組40例中,男性26例、女性14例;年齡分布在8~76歲,年齡均值為(45.8±1.2)歲;呼吸內科疾病者12例、消化內科11例、心血管內科7例、神經內科4例、其他6例。對照組40例中,男性25例、女性15例;年齡分布在9~73歲,年齡均值為(45.9±1.3)歲;呼吸內科疾病者13例、消化內科10例、心血管內科7例、神經內科4例、其他6例。在一般資料上,兩組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具備納入比較的意義。
2.2方法
對照組實行常規護理管理,嚴格按照內科常規護理管理流程開展各項護理管理工作,加強對護理工作人員的管理,同時由護理工作人員做好患者的護理管理工作,做到職責明確。觀察組則實行優質護理管理,涉及的內容如下。
2.2.1及時構建優質護理管理方案
在內科科室內部及時構建優質護理管理方案,一方面對護理工作人員進行分級管理,以護理工作人員的工作經驗、職稱等為依據,同時結合內科護理管理工作的需求,進一步采取分級管理方案,分為護士長、護師、責任護士等。另一方面,明確每一位護士的崗位職責,根據患者所處科室、病情等特點,制定有效的護理計劃方案。
2.2.2職責劃分
作為護士長需要保證本科室與其它科室的良好溝通和寫作。護理組長要積極協助護士長開展工作,并且還需要起到對護理人員監督考核的作用。此外,需要將患者病情和身體狀況作為依據進行針對性護理方案的制定,并將相關護理制度和護理方案作為直接依據推進日常護理工作。責任護理人員要對患者的生命體征和具體治療效果等進行密切觀察,指導患者遵守醫囑用藥,并幫助患者調整飲食和排解不良情緒。
2.2.3優質護理管理環境的構建
患者入院后,需耐心為患者介紹醫院、科室以及病房制度環境,消除患者的心理疑惑;保持病房衛生、合理控制溫濕度,定期通風、消毒處理,并配置好寬松衣服、開水瓶以及防護扶手等基礎設施;此外,保證病房安靜。
2.2.4基礎優質護理
一方面,指導患者合理飲食,注重飲食的營養、健康,多食新鮮水果、蔬菜,忌辛辣、帶刺激性食物;戒煙酒,并注重休息,合理睡眠;另一方面,根據患者的具體病情,指導合理進行運動鍛煉,并按醫囑服藥。
2.2.5嚴格監控護理質量
需每周對護理工作質量總結一次,并尋找日常護理工作中存在的問題,提出針對性的解決措施。需加強對護理人員的培訓和考核,實行科學的獎懲制度。
2.2.6心理優質護理
由于受到疾病的困擾,患者可能伴有焦慮、抑郁等消極心理,因此需針對患者加強心理優質護理;一方面,積極主動和患者溝通,了解患者的具體心理狀態,然后采取音樂轉移注意力療法,或者列舉治療成功病例增強自信心法,達到緩解患者消極心理的作用。另一方面,耐心為患者普及有關疾病及治療方法的知識,同時介紹醫護過程中的基本注意事項,消除患者心理疑惑,提高患者在醫護過程中的配合度。
2.3判定標準
該次納入護士護理管理知識、護理態度、護理管理行為以及良好護理管理環境構建4個維度的評價;評分越高,表示護理管理質量越好。同時,采取自制調查問卷,將患者對護理的滿意程度分為滿意、基本滿意、不滿意3個等級,總滿意度為前兩項滿意度總和。
2.4統計方法
采取SPSS21.0統計學軟件處理數據,計量資料采取(±s)表示,兩組比較用t檢驗;計數資料采取[n(%)]表示,兩組比較用χ2檢驗;P<0.05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3結果
3.1兩組護理管理質量指標評分比較
在護士護理管理知識、護理態度、護理管理行為以及良好護理管理環境構建4個維度評分上,觀察組均明顯高于對照組(P<0.05)。見表1。
3.2兩組患者對護理管理工作的滿意程度比較
觀察組40例患者,滿意31例、基本滿意7例、不滿意2例,總滿意度為95.00%;對照組40例患者,滿意11例、基本滿意19例、不滿意10例,總滿意度為75.00%。在患者對護理管理工作的滿意程度上,觀察組明顯要比對照組高,兩組數據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
4結論
人們生活水平隨社會水平的提升而提升,所以近些年來對于臨床護理各方面的要求也越來越高,因此探究新的護理管理模式并不斷提升護理質量和患者滿意度是各大醫院內科面臨的首要問題。內科護理管理是非常重要的一項工作,在加強內科護理管理工作的基礎上,才能夠確保內科各項護理工作流程順利、有序地進行。但是由于內科病種多、病情變化快,對護理服務水平有著極高的要求,考驗著護理人員的專業技能和應變能力、溝通能力。常規的護理管理模式在實際應用中存在一定的局限性,無法有效提升護理服務質量,對患者疾病的治療無法發揮出積極有效的作用。優質護理管理模式是一項現代化的護理管理方法,其應用利于提升科室醫療服務水平,樹立醫院的良好形象。優質護理管理遵循優質護理服務理念,能合理劃分各崗位職責,實施制度化、人性化的管理制度,能對護理人員實行分級管理,全面監控病房護理質量,在管理過程中不僅看重護理人員的工作水平和工作經驗,而且更加注重人性化管理,定期開展針對性的業務培訓活動,可使得護理人員業務能力得到持續提升,有利于護理質量和護理滿意度的提高。
該次研究實施優質護理管理的觀察組,在護士護理管理知識、護理態度、護理管理行為以及良好護理管理環境構建4個維度評分上均明顯高于采取常規護理管理方法的對照組;此外,觀察組患者對護理的總滿意度高達95.00%,明顯要比對照組的75.00%高。
綜上所述,在內科護理管理中實施優質護理管理模式,可在提升醫療服務總體質量的同時,對于促進患者康復也存在著重要意義。
參考文獻:
[1]張宏濤.優質護理管理模式在內科護理管理中的應用[J].農村經濟與科技,2017,28(08):105.
[2]王香玲.優質護理管理模式在內科護理管理中的應用效果分析[J].河南醫學研究,2017,26(15):2844-2845.
[3]李富曉.優質護理管理模式在內科護理管理中的應用效果分析[J].河南醫學研究,2016,25(07):1336-1337.
[4]相坤.優質護理管理在內科護理管理中的臨床應用價值[J].中外女性健康研究,2018(20):26-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