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俊青 趙慶紅
摘? ?要:近年來,隨著我國社會經濟的不斷發展,農業經濟也取得了較大進步。在進行種子管理工作過程中,新品種的引進與推廣是一項重要工作。新品種的引進能夠不斷適應社會經濟發展和人們物質水平提高的需求,為我國農業經濟的持續發展提供新的契機。但就我國目前的種子新品種引進工作來看,還存在諸多問題,使其難以順利開展。針對種子管理部門對新品種引進和推廣工作的開展策略進行了簡要分析與探究。
關鍵詞:種子管理部門;新品種;引進;推廣;策略
文章編號: 1005-2690(2019)03-0038-01? ? ? ?中圖分類號: S339.2? ? ? ?文獻標志碼: A
1? ?當前新品種引進與推廣工作面臨的問題
1.1? ?缺乏足夠的資金支持
新品種的引進與推廣工作需要一定的經費支持,目前一些大規模的種業公司建有自己的區域試驗點,但是遠不能滿足推廣工作的需要。自種子管理體制改革以來,國家在基層農技推廣方面進行了大力的補助,但是對新品種引進和推廣方面的補助還是明顯不足。另外,由于各地經濟的發展狀況有所不同,使得各地的政府對于該項工作缺乏重視。而且,新品種引進與推廣的程序較復雜,需要投入的時間與經費較大,導致為該項工作撥款的數額難以滿足工作開展的需要,最終由于缺乏足夠的資金支持,導致工作難以順利進行。
1.2? ?缺乏基層試驗示范
當前階段,國家越來越重視品種審定工作,各地的品種試驗站不斷完善,但是仍然缺乏有效的新品種基層試驗示范。種子管理部門的工作通常以市場管理為主,對新品種的引進與推廣重視程度不夠,使得種子企業為謀取利益的最大化,對新品種的質量和產量進行虛假夸大的宣傳,缺乏科學合理的品種試驗示范,導致種子經銷商盲目推銷,難以保證新品種的質量和產量。
1.3? ?推廣方式缺乏創新
新品種的推廣方式主要包括政府號召式推廣、種子企業自由推廣和種子管理部門宣教式推廣。對于政府號召的推廣,旨在提高糧食的產量,從而提高農民的經濟收入水平,保證品種的質量和產量。但是對于自由推廣和管理部門宣教式推廣,在很大程度上容易出現種子的質量問題和抬高成本的現象。部分種子企業為了獲取利益的最大化,對其他企業進行封鎖,限制了新品種的推廣。而種子管理部門宣教式的推廣往往忽略了農民的實際情況,一味地進行照本宣科式推廣,使農民缺乏對新品種引進和推廣工作的認識和了解,打擊了積極性。
2? ?新品種引進與推廣工作開展的策略
2.1? ?加大資金力量投放與支持
為保證新品種引進與推廣工作的順利開展,應加大對引進新品種的宣傳,讓各地政府及相關部門認識其重要性和緊迫性,將該項工作列入地方財政預算,加大政府的資金投放。另外,種子管理部門要通過中央對糧食生產的重視,為其爭取足夠的項目資金。
2.2? ?遵循因地制宜的原則
新品種的質量決定著其產量,同時對于其引進與推廣有著必然的聯系。選擇的品種首先要與當地的氣候條件和生產條件相適宜。以玉米品種為例,玉米的生育期是指一個品種從出苗到成熟的天數,因此,選擇玉米新品種,首先要搞清楚其生育期的天數。同時肥水條件好的地方,宜選擇耐水、耐肥、耐密植的玉米品種;有的玉米品種易發生絲黑穗病、大斑病、青枯病等,因此要選擇抗病性強的品種。且種子凈度、純度、水分和發芽率都要達到和高于國家標準,這樣的玉米品種才是優質的,引進后才能確保其產量,并有利于大面積推廣。
2.3? ?加強對引進程序的監管和配套栽培技術研究
在加強品種配套栽培技術的研究上,可以通過開展技術培訓班、科技下鄉、召開現場觀摩會等方式,提高農民對玉米品種的了解,并掌握玉米新品種的生育特點,提高培植技術,真正做到良種良法配套。同時,加強對引進程序的有效監管,按照先試驗后示范的程序進行。在玉米新品種推廣初期,容易出現經銷商出售假冒偽劣種子的現象,一旦發生類似情況,對于玉米品種的引進和推廣工作都是不小的打擊。因此,種子管理部門和執法部門要加大對假冒偽劣種子的查處力度,對引進的新品種采取嚴格審查制度,從而維持種子市場合理、公正的秩序,保證新品種引進與推廣工作的順利開展。
3? ?結語
綜上所述,加快新品種的引進與推廣工作,對于提高我國糧食產量有著積極的促進作用。為保證種子新品種的引進與推廣工作的效率和質量,需要種子管理部門加大對種子品種的質量篩查,確保引進的都是優質品種。同時要充分考慮并結合當地的土壤質地、氣候環境、經濟發展等多方面因素,不可盲目引進新品種。還要完善引進程序,才能保證引進的新品種大面積推廣,從而提高新品種的產量,促進當地經濟的發展。
(收稿日期:2019-02-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