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琦
摘要:隨著現代科學技術的不斷發展,信息技術被廣泛的應用到生活的各個方面,對人們的生活有著重要的幫助。同樣,信息技術運用于教育教學中,可以培養學生能力,提高小學語文教學質量。在小學語文教學中,教師要將信息技術引入課堂教學中,充分發揮學生的主觀能動性,調動學生的學習興趣,促使學生全身心的投入到語文學習中。本文就信息技術在小學語文教學中的應用策略進行探究,希望有效利用信息技術,更好的促進學生健康成長。
關鍵詞:信息技術 小學語文 語文教學
前言:
在小學語文教學中,將信息技術融入其中,對學生的語文學習有著重要幫助。教師要將信息技術直觀形象的特點充分的發揮,吸引學生的注意,刺激學生的感官,將學生的主觀能動性最大程度的調動,提高學生學習的質量。信息技術與小學語文教學的有機結合轉變了傳統教學中教學方式單一的情況,更輕松的將學生的學習熱情激發,提高學生的學習效率,發展學生的語文素養。
一、創設情境,激發學生興趣
興趣是學生探究知識、提高能力的最大動力,想要提高學生的學習效率,首先就要將學生的學習興趣激發,才會促使學生積極主動的投入其中。教師要利用信息技術直觀形象、活潑多樣的將知識呈現出來,將信息技術在語文教學中的作用最大程度的發揮。色彩鮮明的圖片、悅耳動聽的音樂以及生動形象的動畫或視頻,相較于教師為學生直接的講解,更能將學生的學習興趣激起,使學生產生學習語文知識的積極性,引發學生的生活體驗,促使學生主動學習和積極探究。教師要充分考慮學生的性格特點、知識能力、興趣愛好結合教學內容為學生創設教學情境,使學生產生身臨其境的感受,更加輕松的將文章的內容理解,深入的體會其中蘊含的思想與道理,不斷促進學生能力的成長。利用信息技術創設情境可以充分的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1】。
在學習《去年的樹》這節課時,教師利用多媒體為學生創設教學情境,可以抓住學生的注意,使學生產生學習知識的強烈興趣。教師播放動畫并引導,聽,一只美麗的小鳥坐在大樹上,正動情的為它的好朋友——大樹唱歌,大樹搖曳著茂盛的枝葉,正入神的聽著,這是一幅多么美麗、動人的圖畫呀。圍繞這只美麗的小鳥和這棵枝繁葉茂的大樹,大家一起來了解這樣一對好朋友,它們不是人類,但是它們的友情也一樣珍貴,這就是《去年的樹》。通過多媒體的音畫渲染與教師聲情并茂的導課為學生創設了良好的學習氛圍,激發了學生的學習興趣,為本課知識的學習做了精彩鋪墊,能夠達到最佳的教學成效。
二、縮短時間,提高教學效率
信息技術可以幫助教師提高工作效率與質量。教師運用信息技術可以更加方便的備課,查找相關的資料,尋找教學課件,做好教學的準備工作,更好的開展語文教學。而且,信息技術的運用能夠打破空間與時間的限制,為學生開展高效課堂提供了保證。信息技術可以有效的傳輸、保存以及再現信息。這樣的教學效果是傳統教學難以達到的。信息技術能夠將學生聽到的、看到的等等內容通過信息技術演示,使學生在身臨其境的感受中理解和記憶知識,縮短了語文教學的時間,語文課堂教學效率會有明顯的提高。信息技術的運用能夠更高效的開展語文教學【2】。
三、拓展空間,培養學生能力
隨著時代的發展,將信息技術與語文教學結合,能夠轉變傳統的教學模式,使學生在輕松愉悅的氛圍中掌握知識。網絡中的資源極為廣泛,內容豐富。教師可以在網絡中為學生搭建平臺,使學生能夠在網絡中學習,拓展學生的知識面,形成對語文知識的理解,發展學生的思維能力。開展網絡教學有助于學生的個性化發展,促使學生開展自主學習,培養學生合作學習的習慣,有利于學生創新思維的拓展。通過互聯網,學生在家中、學校內就可以搜索到廣闊的信息,了解平時在課堂中無法學習的知識,拓展學生的學習空間,開拓學生的視野,豐富學生的文化底蘊,為今后學生更輕松掌握知識打下基礎。教師在平時的學習和生活中要為學生布置查找信息的練習,讓學生能夠運用信息技術自己尋找問題的答案,獨立的搜集和篩選信息,并且有創造性的加工和處理信息,將問題高效的解決。學生的探究精神和創新能力會在學習中獲得鍛煉【3】。
四、拓寬渠道,提升閱讀能力
閱讀是搜集信息、認識世界、發展思維并獲取審美體驗的重要途徑。在閱讀教學中,教師、學生、文本之間進行對話交流。信息時代不僅轉變了人們的生活方式,同時也轉變了人們的思維和學習模式。教師在語文教學中,要引導學生在上課前就利用網絡資源,搜集相關的資料,引導學生積極主動的學習,讓學生產生預習知識的強烈興趣,不再認為預習是枯燥無趣的,而是充滿樂趣的開展自主學習,在預習中獲得滿足感和成就感。而且,信息技術的廣泛運用為學生的閱讀提供了多種渠道,學生能夠在信息技術的幫助下開展大量的閱讀,在不斷的閱讀過程中促進學生閱讀能力的發展,對學生的未來發展有著重要幫助。
五、積累素材,發展寫作能力
信息技術集聲音、圖像、文字等于一體,有著自己特有的優勢。在以前的作文教師中,是由教師給出作文題目或是相關材料,讓學生自己進行思考,學生的空想很難激起學生的靈感,學生寫作的質量不高。將信息技術運用到作文教學中,教師在上課前為學生搜集整理與作文訓練相關的文字、圖片、視頻等等,將枯燥的資料形象具體化,學生會在不斷的感知中會激發自己的靈感,可以優化作文教學,實現學生寫作水平的提高。
結論:
信息技術與小學語文教學的整合,為教師高效的傳授知識,學生輕松的理解知識提供了重要保障。在小學語文教學實踐中,教師要合理的利用信息技術,為學生創設情境,激發學生興趣;縮短教學時間,提高教學效率;拓展學習空間,培養學生能力;拓寬閱讀渠道,提升學生閱讀能力;同時,為學生積累素材,發展學生的寫作能力。信息技術的利用能將學生的潛在能力充分挖掘,使學生在快樂的學習氛圍中掌握知識,提高能力。
參考文獻:
【1】吳小春.淺談信息技術在小學語文教學中的整合作用[J/OL].學周刊,2019(17):124
【2】陳志貞.信息技術與小學語文教學的結合應用[J].中國校外教育,2019(14):165+167.
【3】吳亞雯.現代信息技術在語文教學中的應用[J].西部素質教育,2019,5(08):142-14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