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創新是企業發展的動力,經濟管理工作作為我國企業內部管理工作的重要內容,加強企業經濟管理工作的創新也是新時期下我國企業經營發展過程中的有效戰略措施,基于此,本文就新時期下企業進行經濟管理創新的必要性、現階段我國企業在經濟管理工作中的問題和相關的創新措施方面做了簡單分析,希望對提高我國企業經濟管理工作的水平、促進企業的長久發展等方面有所啟示和幫助。
關鍵詞:經濟管理:創新;新時期;必要性;問題
一、引言
近年來,隨著經濟全球化的發展,我國企業的外部市場競爭環境也逐漸地趨于嚴峻,無形中也增加了我國企業經濟管理工作的難度。因此,我國企業應該加強對經濟管理創新的重視,明確在新時期下進行經濟管理創新的必要性,從而以現階段我國企業在經濟管理工作中普遍存在的問題為基點,研究相應的創新措施,為企業的持續經營保駕護航。
二、新時期下企業進行經濟管理創新的必要性
(一)順應經濟新形勢的現實要求
經濟全球化時代對我國企業的經濟管理工作也提出了新的要求,這就需要企業進行經濟管理工作的創新。具體表現在以下幾個方面。第一,新時期下,在經濟全球化形勢下,我國市場經濟的中心也逐漸轉向了知識經濟,隨著互聯網等科學技術的持續進步,我國企業的外部管理環境也逐漸開放。第二,我國傳統的經濟管理模式也已經不能適應新時期下的企業發展了,這就需要企業結合市場要求,順應經濟變化,進行經濟管理模式的創新,以此來適應激烈的市場競爭環境。
(二)促進企業持續發展實際要求
新時期下,面對越來越大的經濟壓力,我國企業要想在激烈的市場競爭中始終立于不敗之地,就需要改革經濟增長模式。因此,也可以說,進行經濟管理創新是企業持續發展的實際要求。另外,現階段,隨著我國經濟的飛速發展,我國企業所處的經濟環境也在不斷地變化,企業只有加強經濟管理創新,應用信息化技術,不斷強化信息的傳播能力,方能提高經濟管理工作的效益,促進企業的持續發展。
三、現階段我國企業在經濟管理工作中的問題
(一)人力資源問題
現階段,我國企業在經濟管理工作中,存在的最主要的問題就是人力資源問題。具體表現在以下幾個方面。第一,我國部分企業在實際的經營發展過程中,過多的重視經濟利益和經營利益,在管理工作中沒有意識到人才的重要性,在人才培養方面投入的資金較少,使得人才隊伍建設不完善。第二,我國部分企業的管理層沒有建立系統化、專業化的人才培養模式。導致企業從事經濟管理工作的人才對于相關的經濟管理理念和先進的管理方法的掌握不夠,從而難以在實際的經濟管理工作中發揮作用。第三,我國部分企業在實際的人力資源管理工作中,沒有注意完善績效考核機制,在一定程度上也影響著經濟管理人員的工作積極性,制約企業經濟管理水平的提升。
(二)企業的經濟管理模式和理念不夠先進
我國傳統的經濟管理理念是如何獲得更高的經營利益,因此,企業在實際的經濟管理工作中,也是以提高經濟利益為發展目標。這樣的經濟管理理念在很大程度上已經不符合新時期下的經濟環境了。新時期下的經濟管理工作要求企業加強對人才的培養和重視。這就需要企業轉變經濟管理模式,樹立全新的、先進的經濟管理理念。但是,就目前我國企業經濟管理工作的基本現狀來看,很多企業都沒有進行經濟管理理念和模式的與時俱進,在經濟管理工作中仍然采用我國傳統的經濟管理模式,沒有重視企業的危機管理和戰略管理,使得企業在經營過程中,一旦遭遇經營風險,則難以進行很好的風險應對。再者,企業經濟管理理念的先進性不夠,使得企業無法規避一些可以遇見的風險,在很大程度上也增加了企業的經營難度。
(三)企業經濟管理制度還有待完善
當前,我國企業在經濟管理工作中還缺乏完善的管理制度支持,這也是影響企業經濟管理工作效益的重要因素。具體表現在以下幾個方面。第一,我國很多企業在實際的經濟管理中,還沒有建立并完善體系的且覆蓋面較廣的經濟管理制度,使得很多經濟管理內容都沒有相應的制度支持。第二,我國部分企業現行的經濟管理制度還存在很多的缺陷,導致企業的經濟管理人員在實際應用過程中容易遭遇很多的經濟管理風險,影響企業的正常發展。第三,我國還有部分企業雖然意識到了建立完善的經濟管理制度的重要性,但是在制度的落實上卻還存在問題,導致企業的經濟管理制度成了一紙空文,并沒有什么實際的意義。第四,企業在制定經濟管理制度時沒有結合新時期下的經濟形勢,使得所制定的經濟管理制度和我國的經濟形勢不相符,最終難以被采用。
四、新時期下企業經濟管理工作的創新措施
(一)創新經濟管理理念
企業經濟管理工作的創新首先是經濟管理理念的創新。為此,企業應該做到以下幾個方面。第一,樹立經濟管理工作的創新意識,在實際的管理工作中,加強對企業所處的經濟環境的分析,從而積極應用新時期下的科學信息技術,提高企業經濟管理工作的現代化水平。第二,樹立憂患意識,居安思危,在經濟管理工作中緊跟時代發展的腳步,加強經濟管理工作的內容調整和方向調整,避免企業在激烈的市場競爭環境下被淘汰。第三,積極拓展關聯,企業的經濟管理人員要明確企業內部的生產模式和運行體系,加強對市場環境和國家政策的分析,將企業的經濟管理工作和我國的經濟市場、政府緊密地聯系起來,避免出現企業的經濟管理工作和經濟市場脫離的現象。第四,加強對經濟效益的重視,不斷創新經濟管理理念,在重視企業生產效益的同時,注意分析產品可以為企業帶來的經濟利益,從而在產品質量、產品類型和產品服務方面進行相應的調整,拓寬企業的產品營銷渠道,實現生產效益向經濟效益的轉變。
(二)建立經濟管理工作的監督管理機構
我國企業還應該建立經濟管理工作的監督管理機構.保證經濟管理工作的執行水平。首先,企業要加強對經濟管理制度的分析,在建立經濟管理工作的監督管理機構時注意符合經濟管理制度,提高監督管理機構的有針對性。其次,企業要保證經濟管理工作的監督管理機構生命力,安排專業的管理人員進行經濟管理工作的監督管理。最后,企業要建立第三方監督機構,在經濟管理工作的監督管理機構工作了一段時問以后,企業應由第三方監督機構進行評價,從而提高監督管理工作的客觀性和公正性。
(三)創新經濟管理工作的組織
第一,企業要加強對經濟管理各級人員的分層管理,對于不必要的人員要進行適當的裁減,從而降低企業的經濟負擔,提高企業的經濟效益。第二,企業在經濟管理人才的招聘上也要提高招聘門檻,不僅要有學歷要求,同時還要有工作經驗要求,使其可以在不斷變化的經濟形勢中可以靈活處理企業的經濟管理問題。另外,企業的經濟管理人員還需要具備一定的創新意識和創新能力,進而可以在實際的經濟管理工作中,積極發揮自身的工作能力,最終依靠內部組織人員的創新能力,實現企業經濟管理工作的整體創新。第三,新時期下,我國的互聯網技術也得到了迅猛的發展,因此,企業也可以利用大數據來分析當前的市場方向,以此來改進經濟管理內部組織的框架,幫助企業進行更好的經濟創新。
(四)不斷提高經濟管理的信息化水平
科學信息技術的飛速發展給我國企業的經濟管理工作也帶來了新的發展機遇。為此,我國企業應該充分利用新時期下的信息技術,不斷提高經濟管理工作的信息化水平。首先,企業要增加經濟管理工作的投入,加強對互聯網和信息化結合,利用科學信息技術建立信息化的經濟管理工作,從而提高經濟管理工作的效率。其次,企業要加強對管理人才的現代化培訓,使其熟練掌握現代化技術,進而可以在日常的經濟管理工作中充分發揮信息技術的作用,促進企業經濟管理水平的提升。最后,企業也可以利用信息化技術對企業人才進行分析,通過分析人才的工作成果總結人才的特長,然后合理安排工作崗位和工作職責,提高企業管理的整體信息化水平,最終實現企業人才的最大化利用,節約管理成本,提高企業的經濟利益。
(五)加強企業的風險防控
企業要想營造安全穩定的生產經營環境,加強經濟管理工作的創新,還需要加強風險防控。為此,企業需要做到以下幾個方面。第一,企業的經濟管理人員要認識到加強風險防控工作的重要性,并加強宣傳,讓企業員工充分認識到風險防控工作的重要意義,進而從思想上形成風險防控意識。第二,企業的經濟管理人員要加強對經營活動的分析,明確企業的發展現狀,進而對企業的經營流程進行科學的梳理,識別整個工作流程中的風險點,以此來完善企業的風險評估機制,為企業的經濟管理工作營造安全穩定的管理環境。第三,企業要實現風險管理體系的立體化,結合企業自身的發展目標和生產經營特點,將企業的風險管理體系進行量化,保證企業的經濟管理工作可以順利地開展。
(六)加強人力資源管理
企業在進行經濟管理工作的創新的時候,還需要加強人力資源管理,不斷提高人力資源管理的規范性和科學性。第一,企業要加強對經濟管理人員的培訓,不斷提高管理人員的綜合素質,保證經濟管理工作的效益。第二,企業要注意實現人員的優化配置,將管理能力較高的人員安排在經濟管理工作的核心位置上,為企業經濟管理工作的順利進行提供保障。第三,企業要重視經濟管理人員的培訓,結合當前市場經濟體制的要求,培訓管理人員的市場經濟管理新理論和新技能,進而提高管理人員的專業水平和業務能力。第四,企業還要建立并完善員工考核制度,將經濟管理人員的日常工作成果都納入員工的月末考核中,并將考核結果和員工的薪資聯系超來,提高經濟管理人員的工作積極性。
五、結束語
總而言之,隨著經濟全球化的發展,我國企業之間的競爭也越來越激烈。因此,我國企業也逐漸地開始重視經濟管理工作,通過創新經濟管理理念、建立經濟管理工作的監督管理機構、創新經濟管理工作的組織、提高經濟管理的信息化水平、加強風險防控以及人力資源管理等措施來提高企業經濟管理工作的水平,實現企業的長久發展。
參考文獻:
[1]賈茹隱.新時期企業經濟管理創新性策略研究[J]現代經濟信息,2018(11):81.
[2]張庚.當前企業財務經濟管理中存在的問題及創新分析[J].商場現代化,2018(14).
作者簡介:
王華,中國船舶重工集團公司第703研究所,黑龍江哈爾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