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隨著計算機技術的不斷發展,給傳統的審計方式帶來了巨大挑戰,計算機審計模式因此出現。在當前的大環境下,數據式審計是銀行審計的首要選擇,進行業務交易是所產生的電子數據,是數據式審計的主要對象,在審計海量信息與數據的過程中,不僅能夠保證信息數據的安全性,還能夠幫助審計人員掌握相關信息。本文首先分析在銀行審計過程中,數據式審計產生風險的原因,在數據式審計模式下,提出銀行審計風險的控制,提高銀行審計工作的質量。
關鍵詞:數據式審計:銀行審計:應用研究
一、數據式審計模式下銀行產生審計風險的原因
(一)審計人員缺乏職業素養
審計工作涉及的內容較為廣泛,并具有復雜性特點,為審計人員的專業素養提出更高要求。合格的審計人員不僅要掌握足夠的審計知識,還應在實際的工作當中合理運用互聯網與計算機等現代技術。所謂審計的職業素養,包含與審計工作相關的技能,在審計工作當中的責任感與正義感,將掌握計算機作為基礎,審計人員在實際的工作當中,使用相關工作時缺乏全面了解,審計工作的專業性與精確性都會受到不同程度的影響。最后,審計人員受各種因素的影響,導致審計風險因此加大。
(二)銀行內部缺乏完善體系
在銀行內部控制體系當中,因缺乏完善的內部控制體系,盡管提出相關準則,但其中的結構設置缺乏合理性,難以按照相關要求執行,導致信息系統較為脆弱,甚至出現難以兼容的情況。不僅能夠提高審計工作的難度,審計人員在實際的工作當中,難以保證數據的真實性與完整性。最后,信息與數據也難免出現不同程度的損壞。
(三)審計內容與主體多樣化
審計內容是產生審計風險的主要原因,重點審計直接接觸現金的工作人員,是傳統銀行審計工作的重點。近年來,隨著審計內容的不斷拓展,審計范圍也會因此向外延伸。隨著計算機技術的普遍應用,受傳統工作理念的影響,審計工作內容相對多樣和復雜,因內部因素的變化進而產生更多審計風險。另外,審計工作人員在平日的工作中習慣使用各類軟件,但審計人員難以熟練掌握所有軟件,審計工作的進程也會因此受到影響,進而產生審計風險。
二、數據式審計模式在銀行中的應用
(一)完善銀行支付清算手段
在當前社會發展的歷程中,為提高社會資金使用效率,將金融資金服務功能的重要作用充分凸顯出來,但是其中依舊存在許多不容忽視的風險。因銀行清算系統較多,系統結果相對紊亂。當前存在的支付結算手段,根據使用的支付結算工具進行劃分,主要包含信用卡、票據、結算憑據這三類,并稱之為“三票三式一卡”。每個分類進行細分,支付結算工具也相對較多。不同的支付工具所使用的環境也有所不同,因依賴的系統存在差異,銀行清算的數據復雜程度也會大大提高。在金融市場當中所包含的銀行種類較多,支付時選擇跨系統的銀行清算方式,因無法自動轉賬加大錯誤的發生機會。
(二)保證監管報送數據質量
審計部門等相關監管機構在收集銀行報送的數據、報表、相關資料,運用審計模式與比例分析等技術方式,就是所謂的現場監管,對其進行整理與綜合分析,對銀行金融機構的風險與合法經營等情況做出初步評價。銀行進行監管的過程中,非現場是一項重要的組成部分,在實際的發展過程中,非現場監管存在許多不足。因部分報送數據質量缺乏可信度,非現場監督的首要環節就是采集數據信息,通過數據采集幫助審計師獲取最新的資料,為審計實施準備相關數據。只有保證數據的完整性與全面性,達到非現場監管的目的。因受各種因素的影響,工作人員操作不規范,導致非現場審計系統數據存在差異性。
(三)提高壓力測試的公信力
情景分析與敏感性分析,是壓力測試最廣泛使用的方式,運用敏感性分析方式對單一風險進行測試,將工作重點偏向于數據分析,但凡出現小的誤差都會影響到最終的壓力測試結果,可靠的數據是保證壓力測試公允的核心。目前所使用的壓力測試方式、模型與技術,并沒有對其進行統一規定,要求一家銀行通過測試方式對其進行管理,銀行會計操作、違規操作等行為因此發生。受信貸系統與數據庫建設的制約,高頻數據缺乏可靠的數據來源,借助手工匯總的方式或者采用估計數。
三、推進數據式審計的發展策略
(一)提高數據審計的技術性
數據式審計模式的出現,為審計人員的專業能力與技術水平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當前的發展過程中,因數據審計模式的出現,為審計工作帶來便利而得到廣泛應用。凡是在實際的應用過程中,在海量的數據過程中,既能夠刪除沒有價值的數據,也能夠挖掘其中的潛在信息,合理運用這一結果,深入挖掘相關技術。在當前的大環境下,審計工作的重點環節就是數據挖掘技術。但是在發展這項技術的過程中,依舊停留在表面理論,尚未進行深入挖掘與研究。因技術的發展,能夠創新審計工作發展,為審計工作帶來便利,大力提高審計工作質量與效果,盡可能減少審計風險的出現。
(二)增強審計人員綜合素質
為提高審計人員的綜合素養,首先,提高審計人員的計算機使用能力,增強自身專業能力與豐富審計知識,定期參加相關專業培訓,深入了解與學習當前階段所出現的全新內容。其次,提高審計人員的職業態度,在審計工作當中用正確的態度,在自己的工作當中真正做到盡職盡責,從根本減少因私心而出現的各項問題,甚至影響同家經濟的發展。通過不斷學習,審計人員應不斷豐富自已,并且在數據審計的模式下,大量引進專業電子技術人才、計算機人才、信息技術人才,構建一支專業素養過硬的審計隊伍。當具備一定能力之后,通過定期學習與培訓,為社會培養出更多滿足時代發展需求的全能型審計人才。
(三)完善內部的信息化系統
在銀行內部的信息系統管理過程中,應采取時效性措施對其進行完善,在信息系統當中儲存的各種電子數據以及相關信息,保證其真實性與完整性。因此,審核銀行的內部信息系統時,應采取時效性措施對其進行測評,選擇合適的樣本進行測試。當測試結果符合審計標準的過程中,數據的準確性與完整性因此得到保證,在審計過程中,從根本減少違規情況的出現。另外,對審計人員的相關考核機制進行完善,對審計人員進行全面評估與綜合考察,創新與強化審計隊伍,使得審汁工作得到快速發展。
四、結語
總而言之,在我國經濟發展的歷程中,銀行屬于一項主要經濟命脈,其發展狀況會直接影響到我國經濟發展水平。在銀行發展過程中,審計環節所lJ現的相關風險甚至會為國民經濟增長產生不良影響。因此,在數據式審汁模式下,銀行的審計應從不同角度作為切入點,并對其進行嚴格監管與合理優化,保證審計工作能夠得到高效開展。
參考文獻:
[l]余斌,平新喬,張占斌,白永秀,李建偉,陳彥斌,王宏淼,米本家,劉剛,王佳寧,羅重譜.“十三五”期間的中國經濟增長:改革傳媒發行人、編輯總監王佳寧對話九位經濟學者[J].改革,2015(1).
[2]吳成頌,周煒,張鵬.互聯網金融對銀行創新能力的影響研究:來自62家城商行的經驗證據[J].貴州財經大學學報,2016(3).
[3]周建,張文隆,劉琴,李小青.商業銀行董事會治理與創新關系研究:基于滬深兩市上市公司的經驗證據[J].山西財經大學學報,2012(3).
作者簡介:
謝薇薇,浙江臨海農村商業銀行股份有限公司,浙江臺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