卿正光
摘要:本文首先分析了小學語文作文教學困境,接下來詳細闡述了在實踐活動中提高學生起步作文興趣的策略,希望通過本文的分析研究,給行業內人士以借鑒和啟發。
關鍵詞:實踐活動;興趣引領;多元觀察;讀寫結合
引言
作文教學一直是語文教學中的重頭戲,深受師生們的關注。但往往師生投入很大的精力,收效卻微乎其微。用實踐活動教會學生寫作文,從學生感興趣的事物入手,對提升學生起步作文興趣有一定成效。
1小學語文作文教學困境
1.1教學方法陳舊
目前在小學語文作文教學中,教師的教學方式是影響作文教學質量的重要因素,也是學生寫作水平得不到提升的重要原因,在小學語文作文教學中,由于教師的教學方法陳舊,一直延用死板的作文教學方法,即出題目,給學生找范文,然后讓學生借鑒并進行寫作,長時間的使用這樣的教學方法,讓學生的寫作思維受到了很大的限制,也無法激發學生的寫作興趣,再加上應試教育的影響,教師一直為學生傳授寫作技巧,而忽視了小學生的認知,直接影響了小學生的寫作。
1.2寫作教學與實際生活嚴重脫軌
眾所周知,小學生寫作能力的培養應該是建立在學生原有的生活基礎上,但是在實際的教學中,教師的教學與實際生活存在明顯的脫軌,教師并沒有認識到教學與實際生活進行聯系的重要性,導致學生的作文空洞沒有活力,這就導致作文教學的質量差,小學生的寫作水平也得不到提升。
1.3學生缺乏寫作興趣
學生缺乏寫作興趣也是影響小學語文作文教學的一大原因,語文不同于數學需要將強的邏輯思維,部分教師和學生認為學習語文很簡單,從而不愿意花費太多的時間在語文學習上,尤其是寫作方面,再加上寫作題目和范圍都是教師指定的,這也限制了學生的思維,導致學生的寫作興趣越來越低。
2在實踐活動中提高學生起步作文興趣的策略
2.1注重潛移默化,游戲激趣導寫
愛因斯坦曾經說:“興趣是最好的老師。”美國著名心理學家布魯納也認為最好的學習動機是學生對所學知識本身的內在興趣。興趣是學生學習的內驅力,是學好功課的重要前提。記得剛開學的第一節課,筆者沒有過于著急進行語文教學工作,而是和學生暢談了一番,了解班級的情況,發現學生的詞匯、語言很豐富,每個學生都能說上一二句,活潑、愛發言成了筆者對班級學生的第一印象。接下來我們做了一個小游戲,用南京話背一首古詩或者唱一首歌,結果學生對此表現出了很大的熱情和興趣。在活動中,還出現了很多的小插曲,例如,廣東話、福建話、蘇州話全都冒出來了,惹得學生們哈哈大笑,其樂融融。在活動結束后用總結的話語來談談自己的感受時,學生都談到了開心、快樂、愉快、高興、新奇……學生王某(節選):今天我真的很開心,邵老師讓我們用南京話背古詩。我沒有立即背誦而是有個小小的要求,你們猜猜我給邵老師提什么要求了?猜不到吧!讓我來告訴你,我用南京話背完了古詩,讓邵老師重復,結果邵老師半南京話半普通話地背下來了,惹得大伙哄堂大笑。我偷偷觀察邵老師的窘態,面紅耳赤、嘴巴結巴、想說說不出來的樣子很讓我開心。看到一向不很優秀的學生在這次活動中都寫出了二百多字的作文,筆者給了他這樣的評語:雖然你平時愛開玩笑,拿老師開涮,但你寫出了真情實感。課文《西湖》《廬山的云霧》《東方之珠》等寫景文,可以讓去過的學生展現他們的照片風采并加以介紹,這樣立即就能把學生的積極性調動起來,結合著課文閱讀,寫出自己真情實感的寫景作文。在學《石榴》這篇課文時,筆者帶學生參觀石榴園,課堂上拿出實物讓學生觀察、品嘗,加深印象。這樣不僅有利于學生對課文的理解,也在潛移默化中讓學生初步掌握描寫一種水果的方法。到正式寫作時,再請學生拿出自己喜愛的水果,讓他們說說應從哪些方面觀察?如何去寫?就比較容易了。學生劉某某(節選):我急忙把石榴切開,一看,一粒粒光亮、粉紅色的果實像一粒粒粉紅的水晶石,亮晶晶的,里面的一粒粒小白籽都看得清清楚楚。一粒粒果實緊緊地擠在一起,組成一隊,像一串串螃蟹似的,一層接著一層。石榴果實像一粒粒玉米,果實很飽滿,我剝下一粒塞進嘴里,里面的水分很足,酸酸甜甜的,非常好吃。我越吃越想吃,索性剝下一把石榴粒送進嘴里一嚼,清涼酸甜的汁水立即進入我的肚子。通過加強讀寫結合,學生提升了寫作的興趣。
2.2通過寫日記來積累
教師要鼓勵學生形成寫日記的好習慣,剛開始的時候可以作為作業布置下去,要求學生必須寫日記,還要對日記的格式等做靈活的調整。例如:對于一年級的學生來說,一句簡單的話就可以作為日記,二年級就要求學生寫一段話或者摘抄優美的段落。高年級的學生就要有更高的要求。總體上看,日記較作文來說比較靈活,學生日常的所見、所思、所想都可以寫在日記中。教師在檢查學生日記的時候要做好保密工作,不盲目的公開日記中的內容,這樣才能鼓勵學生堅持下去。就日常發生的種種瑣事而言,都可以鼓勵學生細心觀察、將這些事件記錄下來,使他們樂于發現身邊的美好,在寫作中克服畏難情緒,享受寫作的樂趣。
2.3鼓勵學生善于觀察生活積累寫作素材
在以往的作文教學中,由于學生缺乏寫作素材,也給作文教學帶來了很大的影響,因此為了提高作文教學的質量,就需要教師要引導學生積累素材,可以鼓勵學生多多觀察生活從而為寫作積累素材,例如在學習《太陽和月亮》后,教師就可以給學生布置一個任務,讓學生去觀察太陽和月亮,并自由發揮寫一篇作文,這樣的方式能夠讓學生去主動的觀察生活,發現生活中的寫作素材,同時還能激發學生的寫作思維,對提高學生的寫作水平有很大的幫助。
2.4培養學生的寫作興趣
不愿意寫作、或者文章質量差的學生,主觀上最重要的原因是他們對作文不感興趣,覺得沒什么可寫的。俗話說“興趣是最好的老師”,面對這樣的情況,教師要因人而異,從學生感興趣的事物來引導。例如:有的學生喜歡玩游戲,但是這在家長和老師的眼中是不務正業,即使是在日記中,學生也不會提到游戲。教師就要正確引導,不能把游戲一棒子打死,要從學生喜好出發,鼓勵他將玩游戲的感受寫出來,由此引導學生愛上寫作,逐漸讓學生從沉迷于游戲的環境中脫離出來,使學生對于寫作產生廣泛的興趣。
結語
綜上所述,在小學語文作文教學中,由于教師落后的教學方法再加上學生的寫作基礎薄弱導致作文教學的質量得不到提升,也影響了學生的學習,為了改善這一現狀,就需要教師要積極的轉變教學方法,創新教學方式,運用有效的教學方法來開展作文教學,同時還要引導學生進行寫作素材的積累,培養學生養成良好的閱讀習慣,從而不斷的提高作文教學的質量。
參考文獻
[1]鄭元發.小學生寫好專題作文摭談[J].小學教學研究(教師版).2009年03期.
[2]張正陽.淺析小學語文閱讀教學與作文教學的有效整合[J].新課程(中).2017年03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