鄭金敏
摘 要:隨著新課程標準的提出,各基礎學科相繼從教學理念、教學思路到教學方式和方法等方面進行變革,取得了巨大的成就。各學科一改課程結構單一封閉的局面,隨著時代和社會的發展更新內容,保護并發揮學生的主動性、積極性,構建了有效的教學課堂,培養出符合社會發展需求的人才,推動了國家經濟和社會發展。在這一背景下,初中歷史教學課堂也經歷著新舊更替,歷史教學效果大大提高。然而現在初中歷史課堂仍存在一些問題,需要不斷進行變革,以構建更有效的課堂。
關鍵詞:新課標;初中;歷史;有效課堂
在新課標背景下,初中歷史學科教學也應該進行調整,以滿足基礎教育課程的基本規范和要求,更好地適應21世紀下社會、經濟、生產方式和生活方式等等的重大變化。本文針對初中歷史教學課堂現狀,提出了相應的課堂建構對策。
一、初中歷史課堂教學現狀
當今,雖然各個學校以及其余教育相關部門努力讓學生明白各個學科是平等的,各學科教學統合起來,能夠從各個角度和層面全方位提高學生的能力素養。然而,很大一部分學生仍然秉持“歷史是一門副科”的觀點,因此課上不認真聽講,課下作業草草完成了事。思想觀念上的輕視導致學習不用心、不上進。甚至一些教師也沒有意識到歷史學科素養的培養對學生的重要性,為省事一貫用傳統的套路開展歷史課堂教學。
教師雖然從教學理念認識到歷史教學的多重任務和目標,然而囿于傳統教學模式和舊的教學手段,卻無法徹底改變舊的套路,構建高效歷史課堂。比如,學生對歷史課提不起興趣,認為歷史知識枯燥無味,教師在這種情況下仍然固守老一套方法開展教學活動,沒有進行教學創新,課堂氣氛死板嚴肅,講課方法落后,課堂教學效果欠佳。
此外,隨著新課標改革不斷推進,學校及教師越來越重視學生人文精神、歷史能力和素養的培養,逐漸認識到歷史知識的學習只是一個過程,而學習歷史的重要目標是讓學生領會其中的精神,鍛煉歷史學習能力和素養,從而樹立科學的三觀,培養面向21世紀發展所需要的人才。然而,實際教學沒有跟上理論的發展,一些教師仍然使用著以講授為主的教學方法,系統地、按部就班地傳授著歷史知識,學生能夠在短時間獲取接受系統化的歷史知識,他們的主體地位卻受到了嚴重忽視,教師成了歷史課堂中的主體,學生能力和素養的培養不受重視。
針對以上問題,初中歷史教師可以從以下兩個方面著手改進歷史教學、構建有效歷史課堂。
二、有效歷史課堂建構策略
(一)培養學生興趣
要想建構一個有效的歷史課堂,真正使學生獲得歷史知識、鍛煉歷史能力,激發學生興趣是教學中必要的一環。從課堂來講,學生的興趣產生于教師通過教學思路、教學內容、教學手段等塑造出來的總體教學氛圍中。因此,教師需要創造活躍、輕松、貼近生活的教學氛圍,從而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
比如,教師在課堂開始時,為了快速將學生的注意力吸引到該堂課的主題上去,可以依靠多媒體進行視頻、圖片展示,直觀再現歷史書中的情境。在學生全神貫注于影像時,適時拋出主題問題,讓學生邊看邊進行思考和探索。再比如,教師可以將小組討論與對比的方法相結合。講完一節課的內容后,學生往往只是對該課所講歷史事件有一個淺顯的流水賬似的認識,知道什么時期發生了什么,卻對事件的歷史定位和本質缺乏認知,也缺乏了解和探索的興趣及熱情。針對這一點,以“秦王掃六合”課堂教學為例,筆者為了讓學生更好地掌握秦始皇鞏固中央集權的措施,讓學生分成小組比較秦統一中國以前戰國時期的混戰局面與秦建立后新的統一形勢,讓學生自己來發現兩者之間的差別及其原因。這樣一來,學生的討論形成了活躍的課堂氛圍,學生之間的互動激發了探索興趣,整個課堂效率得到提高。
(二)注重能力發展
既然在新課標改革背景下,知識的傳授不是課堂教學的唯一目標,教師就應該改變教學方式,更加注重學生能力素養的培養。學生的能力在歷史學科中主要體現在探索能力上。探索能力可以從思維方法、知識背景等方面培養。從思維方法來講,教師要使用合適的思維訓練方法,讓學生將歷史人物、歷史事件置于一定的背景中來認識,注意歷史事件之間前后聯系,探尋歷史問題的根本原因,體會經濟因素對歷史發展的影響,理解人民群眾在歷史中的作用。從知識背景來講,學生只有對歷史知識、現象有一定了解,才能利用這些知識和現象理解分析問題,從而從中抽象提煉出抽象認識,或者利用它們去論證歷史觀點。
教師可以改變教學方式,從前后知識的連接出發,整體化、系統化構建歷史知識。這樣,學生既能從總體上把握知識脈絡,直觀理解抓重點、抓主要、抓根本的重要性,繼而從核心、本質反觀事件和現象,培養學生批判性思維。另一方面,學生也能從各個方面把握知識,了解事件之間相互關系,形成完整的有條理的知識體系。比如,以“統一國家的建立”這為例,這以單元分成好幾課講解了大一統的漢朝經濟、政治、文化方面的情況,知識點較為零碎,筆者在這一單元學完后帶領學生又對漢朝各個方面進行了回顧總結,既幫助他們復習鞏固了知識,又進一步梳理了知識,使其更加系統化、條理化。
參考文獻:
[1]江艷梅.分析在新課標改革的背景下如何打造初中歷史的高效課堂[J].旅游縱覽(下半月),2016(01):228.
[2]張正平.新課標 新課堂——對初中歷史課的教學反思[J].科教文匯(下旬刊),2009(03):17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