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甜 汪航 梁彤祥
關鍵詞 研究生 社會實踐 大數據
中圖分類號:G643 ? ? ? ? ? ? ? ? ? ? ? ? ? ? ? ? ?文獻標識碼:A ? DOI:10.16400/j.cnki.kjdkz.2019.10.002
Abstract Postgraduate social practice means that postgraduates use their holidays to carry out planned and purposeful social practice activities outside school. Strengthening social practice is an important way to improve the quality and comprehensive quality of postgraduate training, and it is of great significance to train applied talents suitable for the needs of the times. Based on the background of big data era, this paper analyses the problems existing in the social practice of graduate students, and puts forward some suggestions to improve the social practice of graduate students. It is an eternal proposition and mission for universities to do well in social practice of postgraduates. It requires cooperation between universities and local governments and enterprises to guarantee the postgraduates' comprehensive quality in human, financial and material resources, so as to help postgraduate education better meet the needs of society.
Keywords postgraduate; social practice; big data
當我們從數據時代跨越進入大數據時代,世界已經悄然發生重大變化,“人人皆可成才”已經可以被窺見,“大數據”經常性在各級政府工作報告中出現,對大數據的時代認識已經上升到了國家層面。國家主席習近平在對2018中國國際大數據產業博覽會的賀信中指出,“當前,以互聯網、大數據、人工智能為代表的新一代信息技術日新月異,給各國經濟社會發展、國家管理、社會治理、人民生活帶來重大而深遠的影響。把握好大數據發展的重要機遇,促進大數據產業健康發展,處理好數據安全、網絡空間治理等方面的挑戰,需要各國加強交流互鑒、深化溝通合作”。清華大學原校長顧秉林提出“大數據時代到來,是數據積累由量變到質變的結果。大數據人才以前我們沒有,高等教育今后要義不容辭地率先作出調整,提前做好人才儲備”。大數據時代背景下,對人才的培養要求扎實的理論功底外,那些“召之即來、來之能戰”的即插即用式人才更加受到各個行業的青睞,而這些備受關注的人才的培養除了課業學習之外,更大程度上依賴于實踐的磨練。
《教育部關于進一步加強和改進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的若干意見(教思政2010(11)》中明確提出“要強化研究生實踐教育環節,將社會實踐納入研究生培養方案,作為研究生培養的必要環節”。習近平在黨的十九大報告中提出,“人才是實現民族振興、贏得國際競爭主動的戰略資源。”且多次強調,發展是第一要務,人才是第一資源,創新是第一動力。研究生教育肩負著高層次人才培養的重任,是國家科技創新能力競爭的重要保障,社會實踐是培養適應大數據時代要求的復合型研究生人才的一個重要環節,不經歷足夠的實踐歷練就直接上崗常常體現出“水土不服”。
1 研究生社會實踐的必要性
“實踐是檢驗真理的唯一標準。”教育的終極目的不是培養卷面高分的應試高手,而是需要培養適應社會、提升社會的應用型人才。在畢業生離開校園教育走上工作崗位之前,社會實踐為即將踏上崗位的畢業生提供了鍛煉平臺,幫助年輕人初步解決了“我想干什么”和“我該怎么干”的入門問題,同時也幫助用人單位縮短了人才培養的時間。
(1)社會實踐是檢驗研究生學習成果的最直接途徑。結合最基礎的生活經驗,我們可以從諸如游泳、駕駛等這些簡單的生活小事中體會到,即便擁有再豐富的理論知識也是不如實際操作學習得快。研究生在學習階段被要求學習和掌握眾多的理論知識,然而多數知識都還暫時停留在書本,甚至可能給學生造成了困擾——理論知識體系架構搭建后,并沒有一個適合的平臺得到施展,進而使得學生失去創造力,對于少數存在謬誤的知識也變成照單全收。脫離社會實踐去工作,往往要為此額外“交學費”,可以說,社會實踐是專業教育的強大補充,通過社會實踐,讓學生在離開象牙塔之前能夠開闊眼界,了解社會原貌,最快捷地檢驗了自己在校園學到的專業知識,促進知識的吸收和轉化,讓學生更切實體會到自己學到的知識的意義所在。
(2)社會實踐是培養研究生產生工作熱情的最強大手段。社會實踐讓長期在校園的學生真真切切接觸到一線的工作,親臨去體會社會、實情和行業問題難題,對自己的專業及未來要從事的行業可以有更深刻的認識。社會實踐具有高容錯性,到了實際工作中出現重大錯誤往往代價高昂甚至不被原諒,但是社會實踐則不然,它允許學生犯錯,允許學生在錯誤中汲取教訓,讓學生不怕動手、愿意動手、用于創新,最大程度激發出學生的創造力和對未來工作的熱情及向往。
(3)社會實踐是幫助研究生形成合作意識的最有效辦法。大數據時代背景下,社會分工不斷被細化,“術業有專攻”,現實工作中常常需要多部門多領域的跨界合作,團隊合作是任何領域都繞不開的話題,社會實踐猶如一個大熔爐,把各種性格、各有專長的學生聚在一起,提前感受分工協作完成任務的工作雛形,在這場體驗里,學生首先要學到的是如何表達自己以及如何尋求有效的協助。可以說,社會實踐的最重要的一課是教給踏入社會前的學生如何在職場中行為處事,學會使用大數據時代的思維和方法。
2 高校研究生社會實踐存在的問題
現階段,高校研究生社會實踐越來越受到重視,社會實踐的機會也在逐步增多,但仍然存在一定的問題。
(1)對研究生社會實踐的重視程度尚不足夠。高校對學生的培養過程中都有社會實踐的學分要求,但流于形式的社會實踐還是普遍存在,很多研究生參加社會實踐的目的就是為了完成學校的規定動作,讓某個用人單位蓋個章就算完成了一階段的社會實踐了,這樣的社會實踐不僅沒有發揮出有效作用,反而敗壞學風。
(2)研究生社會實踐的針對性有待加強。普適性的社會實踐內容大量存在,學校官方提供的針對專業方向的實踐內容偏少,往往需要學生個人通過私人渠道獲得專業實踐機會,變相造成了教育的不公。
(3)研究生社會實踐教育與理論教育的一致性有待提高。大數據時代強調共享和創新,現行的研究生培養過程中的課堂教育與社會實際需求還是存在一定脫節,社會實踐缺乏整體規劃和及時更新,高校往往習慣于將社會實踐作為一個短期的教學活動,機械式地開展,千篇一律、萬年不變,缺乏科學、系統的統籌規劃,造成實踐內容跟不上理論更新的局面。
3 完善高校研究生社會實踐的措施
“科學技術是第一生產力”,高等教育在挖掘“第一生產力”的過程中扮演著極其重要的角色。社會實踐是多年教學成果的一次集中演練,是研究生通向實際工作崗位前極其重要的試金石,如何與時俱進把社會實踐的機制做好是高校永恒的命題,需要在人力、財力、物力等各方面持續進行投入。
(1)提高對研究生社會實踐的重視程度。在校園教育中,利用校內平臺加強對社會實踐的宣傳力度,從思想認識上改變學生不愿動手的惰性習慣,將參與社會實踐的主動意識貫穿到整個學習生涯。修正老舊的管理模式,加大對動手能力的考察力度,將實踐教育上升到學業教育的同等高度對待,增強參與社會實踐的激勵機制,避免出現把在校學生當做廉價勞動力使用的現象出現。
(2)合理統籌安排社會實踐。順應時代要求,針對專業和研究方向,制定科學合理的社會實踐計劃,建立關于社會實踐的相關制度,規范社會實踐的組織管理,確保實踐成效。
(3)制定社會實踐成果評價制度。將社會實踐從“自選動作”要求上升為“規定動作”,對社會實踐做出明確的學時和學分要求,成立考核評價體系,對研究生社會實踐的全過程和成果進行考核評價,從制度上約束學生認真投入到社會實踐中去。將評價結果形成數據,不斷積累形成具有規律性的數據庫,分析其中的規律,為以后指導學生社會實踐提供科學的指導。
(4)加大對社會實踐的投入。要做好社會實踐,需要人、財、物等各個方面的充足保障。資金方面,目前研究生社會實踐經費較少,導致很多項目不能很好開展,因此需要積極拓寬資金渠道,尋求有效的資金支持,除了國家和地方政府的常規投入外,也可建立社會實踐專項基金,積極向成功校友或是有志于教育事業的企業聯合推廣專項基金,一方面解決資金的缺口,另一方面也利于在相關企業尋找到社會實踐機會。人力方面,要充分發揮專業老師和學生社團的作用。針對專業方向,使專業導師在社會實踐中發揮好選題和引導作用;鼓勵成立社會實踐學生社團,吸納各個專業方向、各個年齡層級的學生加入,發揮好學生自我管理作用,做好高校集中組織實踐里所無法覆蓋的空缺處,使在校生更大范圍地參與到社會實踐中來。
江西理工大學材料科學與工程學院近幾年十分重視研究生社會實踐教育,依據省內及贛南地區在銅、稀土、鎢、新能源方面的行業發展特色,與地方政府、企業等合作建立了多個研究生社會實踐基地,如江西銅業集團-江理研究生社會實踐基地、鷹潭物聯網中心-江理研究生社會實踐基地、章源鎢業-江理研究生社會實踐基地、全南經濟開發區-江理研究生社會實踐基地等。研究生從實踐中獲得第一手資料和企業需求,對于現場能解決的問題組織討論和實驗,現場無法解決的問題帶回學校,組織相應力量進行技術攻關,最終形成技術文件或建議。研究生社會實踐實行3年來,為企業解決實際技術問題20余個,形成企業高校合作研發項目5個,產業發展規劃報告2份。通過研究生的社會實踐,學生親自感受大數據、物聯網帶來的行業發展和契機。
4 結束語
社會實踐是培養研究生成才所不可或缺的重要環節,在大數據時代背景下,社會實踐的重要作用更加凸顯,隨著我國高校教育體制的深化改革,高校在社會實踐中的投入必將進一步加大,高校教學更加需要在各領域、多層次、全方位的社會實踐在中積極探索,促進研究生全面素質的提升,幫助研究生教育與社會需求更好接軌。
基金項目:江西省學位與研究生教育教學改革研究重點項目“基于社會實踐下的研究生人才培養模式的探索與思考”(JXYJG-2017-115)
參考文獻
[1] 習近平向2018中國國際大數據產業博覽會致賀信. http://cpc.people.com.cn/n1/2018/0526/c64094-30015664.html.
[2] 習近平.決勝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奪取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偉大勝利——在中國共產黨第十九次全國代表大會上的報告[N].人民日報,2017-10-28(1).
[3] 史曉穎,黃彬彬,劉庚.面向大數據可視分析人才培養的創新實踐課程教學探討[J].中國教育信息化,2017(2):22-24.
[4] 周湘林.大數據時代的教育管理變革[J].中國教育學刊,2014(10):25-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