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煜
關鍵詞 職業 導向 高職英語教學 創新
中圖分類號:G424 ? ? ? ? ? ? ? ? ? ? ? ? ? ? ? ? ? ? ? ?文獻標識碼:A ? DOI:10.16400/j.cnki.kjdkz.2019.10.058
Abstract With the development of our country's economy and society, our country pays more and more attention to education and vocational education. Through various documents issued by the Ministry of Education, China has strengthened the educational reform of vocational colleges, and the development of higher vocational education has attracted more and more attention. In addition, with the continuous improvement of China's economic level, more and more foreign investment, foreign trade and Sino-foreign joint ventures require more talents in English. The traditional higher vocational English education model has been unable to meet today's higher vocational education objectives. Therefore, it is necessary to reform English teaching in higher vocational colleges, take occupation as the orientation, and constantly innovate English teaching methods in higher vocational colleges. Only by constantly innovating English teaching in higher vocational colleges can we cultivate new era talents with higher English level, stronger professional accomplishment and more in line with social needs.
Keywords occupation; orientation; higher vocational English teaching; innovation
高等職業教育現在越來越受國家重視,高職院校的規模也不斷壯大。再者,高職教育存在一定的特殊性,具有極強的應用性。我國高等職業院校經過多年發展,現今大部分高職院校都將進行了高職教育改革,在原有教學基礎上改進高職教育模式,培養新型人才,不斷提升高職院校學生會的各方面能力。[1]但在我國高職教育改革深化后,高職院校各個專業均進行了工學交替式教學,英語課程大大減少,公共英語被冷落,無法得到學生的重視。這一現象限制了高職院校英語教育的發展,也影響學生英語能力的提升。但我國的外資企業、中外合資、外貿企業不斷增多,社會對于人才的英語能力要求不僅沒有下降,反而有所升高,這就導致很多人才在畢業后需要很長一段時間才能上崗,或是無法適應崗位。[2]
1 高職英語教學現狀
有研究指出,現在很多高職院校過分的重視學生專業技能的培養,反而忽視了學生基本素質的培養。雖然,大部分高職院校明確認識到英語能力對高職學生的影響,不斷加強高職英語教育,但并沒有認識到社會對高職學生英語那一方面的要求比較高,導致高職學生的英語能力仍以讀寫能力為主,聽說能力只是一般。[3]因此,很多高職院校針對這一現象,以英語聽說能力為中心,進行教學改革創新,逐步拋棄了傳統英語教學模式,教師也在不斷轉變自己的觀念,不斷創新、不斷完善教學方式,轉變自己的地位,將學生作為教學中心,引導學生學習。同時,教師積極應用各色技術(如多媒體技術)展開教學,充分吸引學生的注意力,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提升了學生的聽說能力。[4]但是,這些教育并未以職業為導向,很多學生依然不能在短時間內轉換自身角色,無法勝任崗位工作,職業道德素養缺乏,無法滿足崗位需求。
2 高職英語教育中存在的問題
2.1 教師教學懈怠
很多高職院校應該就業率的問題,在新課改基礎上進行了教育改革。同時,國家越來越重視教育,在教育行業的投入越來越多,每一所高職院校都配備了相應的多媒體。教師可以通過多媒體講課,減少了板書時間,提升了教學效率。但除了英語專業的教師對英語教學非常上心,其他公共英語教師反而出現了懈怠現象。高職院校存在一定特殊性,很多學生不僅要上理論課,還需要進行實踐,壓縮了英語課時。導致教師自己也產生了英語不重要的想法,雖然創造了生動活潑的課堂,吸引了學生的注意力。但很多教師為了節省工作時間,直接從網絡上下載英文課件,并沒有針對學生的實際情況,進行課件設計,沒有進行個體化教學,導致英語教學效果差。[5]
2.2 學生學習的積極主動性較差
從現在高職院校的考試成績、考試卷子難度來看,很多學生的英語成績并不理想。其主要原因在于:很多高職院校學生過分的重視專業技能學習,不重視英語學習。在英語教學過程中,其學習積極主動行非常差。很多學生充分體現了什么叫做一學期的東西靠前1星期學完。[6]再者,很多高職院校為了畢業率,設置了初考、補考、畢業一次清考、畢業二次清考,學生初次考試不過,可以補考,補考不過,可以清考,反正是可以畢業的。這一規定,進一步弱化了學生的英語學習積極主動性。[7]再者,教師管理學生不善,對學生過于放縱,學生沒有全面規劃自己的學業,又因為自身惰性,學習積極主動性再一次下降。
3 職業導向下的高職英語教學創新方案
3.1 多元化教學
從以往教學可以看出,傳統教學在實際教學中也有一定效果,能夠更好的約束、管理學生,對學生的英語學習有著積極影響。但在新課改背景下,我國高職英語教學也進行了相應的改革,英語教師引入了大量新式教學方法,能夠更好的滿足現階段教學的實際需求,也能夠充分吸引學生注意力,有效提升學生的英語學習能力與綜合素養,如今已取得一定成效。[8]而職業導向教學方法則是以職業為導向,通過教學不斷培養學生的職業素養,促使學生靈活轉換自身角色。筆者認為,教師應該融合這三種教學方法,創造一種以職業為導向,能夠約束管理學生,也能夠創造更為生動的課堂環境,可充分滿足現階段教學需求的教學方法。比如教師在寫作教學中,可以挑選一篇對話較多、趣味性較強的英語文章,充分利用職業導向教學,在班級中隨機挑選學生,進行情景演練,一問一答,促進學生與學生互動,也能夠促進學生與老師互動,在互動過程中也可以充分加深學生對作文的理解。
3.2 完善高職英語教材
高職院校的教育與普通高等教育存在一定差異,教材也應該存在差異,充分凸顯職業特色。教師可以以職業為導向,不斷完善英語教材的選題與內容,在教材中增加大量有關學生未來職業的內容,在教育過程中不斷培養學生的職業素養,潛移默化培養學生的職業行為,職業思想,才能夠更好的滿足高職院校學生對專業技能的需求。在選擇英語教材內容的時候,教師應該以能力為依據。[9]首先,教材內容必須符合高職學生自身的英語基礎能力;其次,教材內容中必須含有學生職業的相關內容,能夠與學生實際生活聯系起來;再次,教材內容必須能夠適應學生在未來的職業發展,能夠將學生的英語技能與職業發展聯系起來,將職業發展內容與英語技能關系最多的內容添加進教材。如此,才能一邊提升學生的英語學習效果,一邊培養學生的職業道德素養與職業能力。
3.3 轉變英語考核方法
以往,英語考核方法都是70%筆試+20%口試+10%日常表現。教師必須轉變這一考核方式,將考核方式與學生未來的職業聯系起來。同時,英語教師必須加強學生管理,不斷增強學生自己的英語素養,不斷提升學生的英語能力 。高職院校可以通過轉變考核方式從而增加學生的學習積極主動性。[10]比如將原有筆試轉變為機考,每一位學生的題目與周圍學生的題目存在一定差異。為了消除學生的懈怠,提高學生對英語的重視。英語教師一學期可以設置2-4次考試,開學考試、月考、期中考、期末考。開學考試能夠讓學生詳細了解自己上學期、假期的英語學習結果。能夠方便學生發現自己英語學習中的問題,能夠讓學生打起精神,全面規劃本學期英語學習,積極參與進英語學習。月考是在學生開學考試、學習一月后進行,讓學生發現自己本月學習結果,是否按照學習計劃進行學習,是否獲得了相應的學習結果,本學期英語學習中的問題。期中考是對學生半學期學習的一個總結,也是學生再次發現自己問題,總結前兩個月學習效果的一次考核。成績不好的學生可以通過復習,加強之后的學習從而提升自己的英語水平,成績優秀的學生可以再復習,保持現有學習規劃,繼續學習。期末考是一個學期學習的總結,也是學生收獲努力的結果,學生可以通過期末考為自己一學期的學習畫上完美的句號。考核內容分為四部分:聽力、口語、閱讀、寫作。考試則通過計算機進行。
3.4 增強學生的英語意識
不管教師制定多好的教學方法,學生不配合也是白搭。想要提升學生的英語學習積極性,首先就要讓學生認識到學習英語、學好英語的必要性。高職院校可以在學期初帶領學生進入未來有可能進入的崗位,進行短時間(3天至7天)的頂崗。學生在崗位上可以接觸到該崗位的實際工作內容,每天要處理的各色事物,通過崗位能夠讓學生明白光有技術是不行的,還需要加強自身的英語能力。比如導游行業,該行業學生未來就業行業是旅游行業,能夠接觸到各種各樣的人。院校可以在征求旅游社、旅游團的同意后,讓學生短暫的與外國游客接觸一段時間,鼓勵學生與外國游客接觸,進行英語對話。讓學生認識到英語的重要性,積極學習英語。
4 結束語
以職業為導向,創新高職英語教學模式,轉變學生的英語學習觀念,轉變英語教師的教學觀念,加強對學生的管理,可有效提升高職英語的教學效果。
參考文獻
[1] 曹敏.基于職業導向的高職英語教學模式創新[J].知識經濟,2019(7):97,99.
[2] 俞小麗.基于職業導向的高職英語教學模式創新實踐[J].海外英語(上),2018(11):118-120.
[3] 劉寧.以職業崗位為導向的高職英語課程項目化教學創新模式研究[J].海外英語(上),2018(7):12,15.
[4] 孟倩.職業導向下的高職英語教學模式創新分析[J].中外交流,2018(40):50.
[5] 商芳.基于職業導向的高職英語教學模式創新研究[J].中國報業,2018(8):109-111.
[6] 葉素英.以職業目標為導向的高職學生英語學習動機激勵策略探討[J].西部素質教育,2018.4(23):221.
[7] 佘甲波,惠敏俠.基于"三型"人才培養目標的高職公共英語教學模式創新行動研究——以H職業技術學院為例[J].知識經濟,2019(2):172,174.
[8] 趙蔓.以就業為導向的高職英語教學創新策略探討[J].消費導刊,2018(29):95.
[9] 張玉紅.基于職業目標導向的高職英語教學策略研究[J].產業與科技論壇,2018.17(9):188-189.
[10] 張秀梅,汪瑩.基于職業能力為導向的高職英語教學改革發展思考[J].課程教育研究:外語學法教法研究,2018(018):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