任桂玫
腦梗死為神經內科一種發病率較高的疾病,腦部血液供應不足,則會造成局部腦組織出現缺氧、缺血,進而出現缺血性壞死。以發病機制不同,腦梗死可以范圍三大類型,即腔隙性腦梗死、腦血栓形成、腦梗塞,其中腦血栓形成在腦梗死中最為常見。動脈粥樣硬化是導致腦梗死發病的基礎疾病,此外,高血壓、糖尿病、基礎心臟疾病等也是導致腦梗死發生的危險因素。腦梗死不僅發病率高、危害性大,在發病后還容易出現多種后遺癥,其中肢體功能障礙則是腦梗死患者常見的后遺癥之一[1]。肢體功能障礙,影響了患者的生活,降低了患者生活質量。那么,腦梗死發生前有哪些危險信號?腦干梗死患者肢體功能改變后該如何護理?如何能預防腦梗死的發生?下面對上述三個問題進行分享如下:
腦梗死發生的危險信號有哪些?
腦梗死病情嚴重,因此,早期發現、早期治療,可以減輕該疾病對患者造成的傷害性。一般情況下,腦梗死早期癥狀分為2種,一種是身體表現的癥狀,另一種是高危因素,即在發病前,患者出現的征兆。那么,腦梗死發生究竟有哪些危險信號呢?下面對腦梗死發生的危險信號分析如下:第一,突發出現暈厥;第二,在腦梗發作前1周左右,打呵欠次數頻繁。第三,拿不穩碗筷,在喝水時杯子突然掉落。第四,感覺舌部不受自己的控制,突然說不出話或者吐字不清。此外,很多老年人也會出現流涎、口眼歪斜表現。第五,走路不受控制,很難控制自己向一個方向行走。第六,半身不遂、肢體無力、站立不穩。上述均為腦梗死發生前的危險信號,屬于早期癥狀,一旦患者出現上述表現,則說明患者的血管開始出現堵塞或者已經存在梗死問題,處于該時期的患者,因病情剛剛出現,如果能盡早得到高效的治療,則會減少后遺癥的發生,若治療不及時,則容易危及生命安全。含有家族史、年齡大、高血壓、吸煙、壓力大、高膽固醇、不能嚴格控制飲食等因素的患者,則屬于高危人群,上述因素則為腦梗死發生的高危因素,因此,對于存在危險信號或者有可控制高危因素的人群,要及時檢查,確診后及時到正規醫院接受治療。
腦梗死發生肢體功能改變怎么辦?
肢體功能障礙是腦梗死患者常見的后遺癥,一旦腦梗死患者出現肢體功能障礙后遺癥,采取早期康復訓練,對其肢體功能的改善及患者生活質量的提升具有重要的意義。下面對腦梗死患者出現肢體功能改變后的護理進行分析如下:(1)康復時機的選擇:早期康復訓練對腦梗死后肢體功能障礙患者的恢復極其關鍵。一般情況下,在發病第2~3d,患者的生命體征基本恢復平穩,即可開始進行早期康復訓練,訓練的內容包括:輕輕、緩慢的對患者患肢進行按摩、被動活動,促使縮短狀態的肌肉得到伸展,減輕肌張力,松弛關節周圍的組織,預防關節變性的發生。此外,被動的活動還可以改善患者的淋巴循環、血液循環,能加快患者機體的新陳代謝,可以防止肌肉、骨骼出現萎縮。(2)肢體被動及主動康復訓練:a肢體被動康復訓練:對患者肢體進行被動康復訓練包括肢體按摩、保持肢體功能位。肢體按摩的開展,能改善患者的血液循環,利于機體內部功能的調節,對提高患者抗病能力具有重要的意義。在按摩過程中,要由輕至重,從遠心端至近心端,按摩的手法可以采取按、揉、捏、搓等,每次按2次,每次按摩時間在15~20min。采取揉捏按摩時,如果范圍小,可以用手指進行,如果范圍大,則可以采取手掌旋轉式。保持肢體功能位康復護理:若患者取仰臥位,協助患者前臂向后旋轉,使其掌心向上,并盡量保持手指為張開狀態,上肢各關節為伸展位,患者下肢膝關節、髖關節保持屈曲位,并在髖部放置一個軟枕,預防骨盆向后傾斜,防止下肢出現痙攣。若患者采取健側臥位,即保持健側下腹,患側上方,保持其肘關節伸展,腕關節伸展。b肢體主動康復訓練:在患者患側肌力逐漸開始恢復時,則可以鼓勵患者進行主動的康復訓練,對于可以下床活動的患者,可以鼓勵其下床進行簡單的活動,若患者不能下床活動,可獨自進行肩關節外展,伸掌等活動,例如翻身訓練,可以讓患者將雙手呈現十指交叉的狀態,直舉,健腿屈曲,借助擺動的慣性,使其完成翻身訓練;坐位訓練也是肢體康復訓練中常見的主動訓練,患者在床上取坐位,指導患者髖關節保持90°屈曲位,用軟枕將患者背部墊好,保持其軀干伸展,雙膝屈曲,角度在50°作用,保持患者踝關節背屈;站立位訓練:待患者體征恢復平穩后,一般在治療2~3周后,對患者進行站立位訓練,攙扶患者取站立位,讓患者獨立扶床沿站立,可以保持穩定后,讓患者原地踏步,逐漸過度至短距離行走,所有的訓練均從簡至深,每天訓練2次,每次訓練時間在10~15min左右,強度可以適當調整,以患者耐受為宜。
如何預防腦梗死的發生?
腦梗死的發生對人們的健康危害性極大,因此,采取積極的預防,可以降低腦梗死發生率,對減輕患者的痛苦具有重要的意義。腦梗死的預防包括發病前的預防及發病后對再發的預防,一般情況下,發病前預防主要是針對腦梗死發生的可控性危險因素,例如血壓因素、血糖因素、吸煙因素、缺乏體育鍛煉因素等,通過控制患者的飲食,改善其不健康的生活方式,鼓勵患者積極鍛煉、控制其體重在合理水平等,控制其危險因素,從而達到預防的目的。預防再發則需要掌握腦梗死復發的原因,誘發腦梗死復發的常見原因包括中斷藥物治療、生活不規律、進食大量高熱量飲食、缺乏足夠的休息等等,為預防腦梗死的復發,對于發生腦梗死患者而言,在護理期間,要盡量明確其發病原因,針對患者實際發生的因素,結合常見的復發原因,對患者開展針對性的預防護理,例如,告知患者定期進行檢查,叮囑患者戒煙、戒酒,遵醫囑服藥他汀類藥物、抗血小板藥物等,以達到預防目的。
總之,腦梗死作為臨床常見疾病,其后遺癥對人們生活影響很多,尤其是肢體功能障礙,會使患者的活動受限,干擾了人們的生活,降低了人們生活質量,開展積極的康復訓練,對改善腦梗死患者肢體功能障礙,提升其生活質量水平,具有十分重要的價值。
參考文獻:
[1]周文萍. 康復護理對腦梗死患者肢體功能障礙的改善效果觀察[J]. 泰州職業技術學院學報, 2017, 17(3):57-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