付海波
摘 要:核心素養是我國新課程標準提出的一個新的概念,是學生通過學科課程學習所形成最基本、最重要的素養。學科核心素養是核心素養在特定學科的具體化,是學生學習一門學科之后所形成的、具有學科特點的關鍵成就,是學科育人價值的集中體現。在體育教學環節中,體育教師作為當前體育課程的主要組織者和領導者,不僅需要在教學中對體育學科核心素養的概念進行明確,同時還需要全面掌握對體育核心素養進行培養的方式,從而對學生起到更好的幫助和引導作用,教師應以融入體育情感和品德為理念,以培養運動能力和習慣為策略,以培養健康行為和知識為意識,更好地培養學生體育學科的核心素養。
關鍵詞:核心素養;體育教學;培養方法;體育學科
在素質教育理念不斷深化的今天,教育過程中對學生素養的重視程度也在不斷加深,素養指的是一個人掌握的知識、水平和其為人處世的態度。而作為近年來我國提出的一項全新理念,學科素養也越來越受到人們的重視和關注。課程教學是核心素養的載體,即核心素養以教學的方式來呈現。這就告訴我們,核心素養的發展離不開教學。如何在體育課堂中體現學生的核心素養呢?作為教學的傳播者、引導者,體育教師要知道體育學科核心素養不但具有整體性,還具有可觀測性,而且需要在教學中對體育學科核心素養的概念進行明確,同時還需要全面掌握對體育核心素養進行培養的方式,從而對學生起到更好的幫助和引導作用。
一、體育教師應注重提高自身的專業素養
體育教師是體育教學的組織者、實踐者,在體育教學活動中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作為教師,首先要具有良好的思想品德,要為人師表,此外,體育教師需要定期參加各類培訓,提高自身的專業水平,提高自身的綜合素質,努力使自己成為一名有效的體育教師,包括專業知識、專業技能、專業的課堂組織能力和教學能力。常言道,“腹有詩書氣自華”,豐富的科學文化知識可直接表現為體育教師高水平的文化素養。我認為體育教師的專業素養應包括文化素養、心理素養、道德素養等,體育教師的專業素質和綜合素質的高低,對學生的影響也是顯而易見的。陶行知先生說過,“在共同生活中,教師必須力求長進。好的學生在學問和修養上,每每歡喜和教師賽跑。”因此體育教師要不斷完善自我,不斷提升自身的專業素質,要以身作則,在學生面前,才能起到榜樣和楷模的作用。
二、強化學生的責任意識
責任意識是學生作為公民應當具備的一種對自己、他人、社會所承擔的道德責任。在中學體育教學中培養學生的責任意識,不僅有助于學生的學習,更有助于學生以后的成長。體育教學本身具有實踐性、集體性等特點。在體育教學活動中,學生不僅要重視完成自己所擔負的任務,更要重視與他人之間的協作,真正體現出責任。為此,中學體育教師在教學中可以以集體活動為載體,提升學生的責任感。以田徑內容中的接力跑教學為例,教師可以設計教學活動,讓每個學生都能夠參與到其中。首先,教師要講解清楚接力動作的要領及技巧,確保接力活動能夠順利開展。其次,讓學生自由組合分成小組,教師指導學生進行原地交接棒練習,而后進一步指導學生在慢跑中完成交接棒練習。這樣通過完成具有相互配合要求的練習活動,便能引導學生懂得如何完成自己的任務,并積極與他人協作。最后,開展小組之間的接力跑比賽,通過競爭來強化學生的責任意識。從中能夠發現,在團隊活動中更能培養學生的責任意識。為此,高中體育教師在教學中應積極創設各種集體活動,并采用激勵、競爭等方式激發學生的責任感,使其能夠真正理解何為責任。
三、轉變中學體育教師的教學理念
教學理念是教學活動的指引,科學合理的教學理念有利于教學活動的順利開展。因此,想要使學生的體育核心素養顯著提升,就需要教師改變體育教學中傳統的教學理念,讓學生作為課堂的主體,調動學生的積極性,充分發揮學生的主觀能動性,正確認識體育核心素養培養的重要性。在開展體育教育過程中,教師要以學生健康鍛煉為基礎,以學生體質增強為教育發展目標,使體育核心素養的培養得到有效加強,使學生的體育鍛煉活動的自主性、自覺性顯著提升,使學生的終身體育意識、堅定的體育意志和體育能力得以形成,促進學生體育素質可以得到全面協調發展。
四、培養學生的體育情感與體育品格
在體育情感和品格中,體育情感主要是圍繞激發學生的運動興趣,促使鍛煉身體的自覺性和主動性,有利于他們養成鍛煉身體的習慣。首先需要肯定的是部分學生自發地對體育這門學科的興趣、熱情就很高昂,但是對大部分學生而言,需要通過后天培養才能有所體現。興趣的激發要講究方法。首先,在中學體育教學中,教師要積極建立和諧良好的師生環境,在輕松愉悅的氛圍中使學生學習和掌握體育知識與技能,這樣有利于教學活動的實現,教學目標的達成。其次,體育教學內容要根據中學生的身心發展情況與特征來制定,選擇符合中學生特點的、適應他們身心成長的體育活動與項目,同時,也要考慮到趣味性和娛樂性,貼近中學生實際,更好地吸引他們的注意力。再次,在體育教學的方法和鍛煉的手段上,應該豐富多樣化,單一刻板的教學方法不符合體育教育的特征,也容易使學生感到厭惡;體育品格主要傾向于體育精神,如吃苦耐勞、堅持不懈、頑強拼搏等。如體育教師在游戲比賽中對學生進行團結的集體主義教育,使學生樹立關心他人,互幫互助的良好意識,學會與他人和睦相處,寬容他人的優秀品質;培養學生遇到困難時候要敢于面對、堅持不懈,吃苦耐勞的可貴精神,培養學生果斷、自信和超越自我的拼搏精神。
五、結束語
綜上所述,核心素養是指學生應具備的,且能夠適應終生發展、社會發展的品格和能力。體育教學作為我國學校教學中不可或缺的組成部分,是培養學生核心素養的重要途徑之一。在新課程標準提出后,培養學生的核心素養也成為諸多教師關注的焦點。但是,對學生核心素養的培養是一個長期的過程,不是一蹴而就的,需要我們中學體育教師轉變教學理念,正確認識體育核心素養培養的重要性,不斷進行體育教學方法創新,提高自身素養。
參考文獻:
[1]朱亞琪.在體育教學中發展學生的核心素養[J].田徑,2019(09):15-18.
[2]程光煜.談在體育教學中對學生核心素養的培養[J].華夏教師,2018(20):26-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