木亞斯爾·阿卜拉
摘要:新課標指出:“關注學生的成長需要與生活體驗,尊重學生學習與發展規律,不斷豐富學生的思想情感,引導學生確立積極進取的人生態度,培養堅強的意志和團結合作的精神,促進學生人格健康發展。”這充分體現本課程對學生生命發展的關注。生命教育,即是直面生命和人的生死問題的教育。從最根本的意義來說,生命教育乃是一種全人的教育,它涵蓋了人從出生到死亡的整個過程和這一過程中所涉及到的各個方面。它既關乎人的生存與生活,也關乎人的成長與發展,更關乎人的本性與價值。教育的起點是生命,生命是人類永恒的話題。初中《道德與法治》課中內含豐富的生命教育內容,生命教育的開展有助于初中生懂得珍愛生命、敬畏生命和勇面生命挫折,在整個道德與法治課中發揮著重要的作用。
關鍵詞:生命;教育;道德與法治
生命教育其實質也就在于使學生能夠珍惜自己和他人的生命,提升生命存在的意義和價值。道德與法治課程改革,更多地體現了社會科學和人文科學的常識性內容,更多地體現育人的本質,也體現了新課程的創新價值所在,要讓學生由過去死記政治知識轉到通過語言的形式去認識社會、感悟人生、塑造自己未來;由過去以傳授知識訓練學生為主、轉到以人的發展為主上來,對學生人文精神的關注,對課堂生命意識的覺醒,是培育“人”的教學。在初中道德與法治的課堂中,關于生命教育的內容受到了前所未有的重視。教育的目的是為了學生的更好成長,不斷提升生命的力量,塑造內涵豐滿的靈魂。而道德與法治的課程教學方向,恰恰和這個目標相契合。本文就將從當今課堂生命教育的現狀進行剖析,同時積極探討應對的正確策略。
一、多種教學方式,滲透生命教育
道德與法治教學是初中階段德育重要的教學之一,具有很強的育人功能,隨著新課改的不斷實施和發展,初中道德與法治教學中也要利用多種教學方式,適當滲透生命教育,充分發揮學生的主觀能動性。一般情況下可以采用的教學方法包括:(1)故事案例教學方法。趣味故事教學法在教學之中根據具體內容恰當穿插一些趣味性較強且寓意深刻的故事,不僅可以活躍課堂氣氛,還能通過直接經驗和間接經驗相結合的規律來進一步提高學生的思想覺悟。例如:統編《道德與法治》七年級教材的“守護生命”屬于“成長中的我”的相關部分,教學設計開頭就一個關于“小剛經歷”的故事案例,以此來讓學生進行分析討論,開始就讓學生自然融入了課程主旨之中。(2)知識競賽。根據所教學科的內容來進行一些關于生命安全的知識小競賽活動,讓學生在活動中獲取知識并用所學到的知識去分析、解決具體實際生活之中的安全問題。(3)享受生活教育。生命教育就是要讓學生重視生命,學會保護生命,愛護自己,所以教師就要通過多種手段來讓學生學會享受生活,例如:引導學生去參觀博物館、聽音樂會、誦讀經典、學習茶道等。
二、增多課程資源,提升教學效果
初中道德與法治教學之中要滲透生命教育就要增多課程資源,因為目前我國的初中《道德與法治》教材中,有關生命教育內容的安排比例相對偏小,但是很多初中生對于自身生命的安全認識卻是不足的,特別是生活之中遇到了誹謗、恐嚇、敲詐、綁架及公共場所踩踏事件等都會不知所措。同時,新課改革也要求教師們的教學觀念發生轉變,由原來的教“教科書”變為用“教科書”教,課本已不再是唯一的課程資源,所以教師適當拓展與改編教材內容也是可以的。首先,教師要重視生命教育的滲透,關注初中生的情感態度變化,對他們面臨的主要生命疑惑問題等結合相應的教材內容進行滲透教學,把初中道德與法治教學變成真正影響學生道德素質和個人法治觀念的教育平臺。其次,教師要重視挖掘道德與法治中蘊含的重要的生命教育理念:珍愛生命、關懷生命和為學生幸福人生奠基。具體可以借助網絡資源、課外讀物、影視作品等適當拓展教材內容,開展與生命教育相關的主題實踐活動等,來更好地實施生命教育。
三、從法律角度,培養學生的生命意識
初中道德與法治教學之中要滲透生命教育就要從法律角度,培養學生的生命意識。法律知識內容是初中道德與法治教學之中的重點內容,將這些內容與生命安全意識教育結合起來,效果更為理想。首先,在教學過程中對于涉及法律的相關知識都應該與實際生活情況聯系起來,確保學生感受到更為真實的教育環境,從法律的角度思考自己應該更為真愛生命。例如:教學《感受法律尊嚴》這一課時,借助多媒體設備播放《今日說法》節目片段,然后讓學生感受到了“生命不可侵犯”,進而明白應尊重與愛護每一個人的生命。其次,教師要在課程發展之中引導學生形成生命意識。例如:在教學“崇尚法治精神”時,教師設計了這樣的問題“法治精神就是要求自由平等民主,但是你覺得生命是自由的嗎?”然后,同學們就可以展開辯論,各抒己見。最后教師請同學們思考:生命的精彩需要不斷的努力,但是一旦自暴自棄,放棄生命,那么法律給予生命的平等自由也就不存在了。這樣開展生命自由與意識教育,引發學生對生命問題的思考,同時也對本節課的主要學習內容進行了反復確認,形成了知識鞏固。
綜上所述,初中道德與法治教學中滲透生命教育要嘗試從多種教學方式,滲透生命教育;增多課程資源,提升教學效果;從法律角度,培養學生的生命意識,旨在促進學生認識生命、理解生命、尊重生命、熱愛生命,讓學生明確生命的意義,生存的方法,對生命本身的關注,熱愛生命并且實現生命的價值。
參考文獻:
[1] 任重遠.例談道德與法治課生命教育的適切性[J].中學政治教學參考,2017(26).
[2] 馮輝來.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融入初中道德與法治課教學模式探析[J].新課程(下),2019年01期.
[3] 徐萬麗.生命教育,道德推動——初中道德與法治課生命教育存在的問題及對策研究[J].好家長,2018(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