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萌
摘要:企業工會是保障員工自身利益與引導企業穩定發展的重要組織,在中國經濟與科學快速發展的前提下,對于工會管理的要求也越來越嚴格,同時互聯網等現代信息技術已經全面進入到企業的各個角落中。本文則是針對互聯網技術在工會管理中的優勢所在,并提出其問題所在,探究利用“智慧工會”實現職工“一鍵式”服務的有效方式。
關鍵詞:智慧工會;互聯網;工會服務
在互聯網時代中,以往的工會管理方式已經無法滿足現代企業與職工的需求,針對這一點,為了提升工會的管理效率,加對強職工的服務質量,現代企業工會應科學而積極的引入互聯網信息技術,結合自身企業發展需求與職工的特點,實現智慧工會的創建。
一、應用互聯網式的智慧工會的一大優勢
智慧工會作為互聯網技術與企業工會結合后的產物,一方面可以將工會的工作與計算機網絡聯系在一起,從而令工會的管理更加便捷、快速和全面,從而實現了服務理念與服務過程的精準轉變,讓其在現代互聯網技術快速發展的大環境下不斷突破和改進。其次,在智慧工會的運作下,可以將工會的營銷、管理與服務等各個環節進行優化,進而發現以往工會中存在的潛在優勢與問題,最終實現工會的與時俱進,為企業長遠的穩定發展與職工的工作質量提供更加優質與健全的服務。
二、工會管理中存在的問題分析
(一)網絡安全性不足
針對目前互聯網發展的歷史而言,其群體性的優勢非常明顯,互聯網的應用領域越來越廣泛,用戶群體也在向各個年齡層拓展。同時網絡的安全性也越來越受到各界的重視,安全性不足會直接在群體范圍內造成重大的負面影響。時至今日,全球多個國家都相繼發生過網絡病毒或網絡勒索事件。對于企業的工會而言,其儲存的信息資料對企業的發展與職工的福利都有很大的價值,然而,多數企業工會的網絡安全建設常常被忽視。
(二)認知偏差
現代企業的工會在發展中,利用運用傳統的工作方式獲得了一定的效果,但隨著時代的發展,技術的革新,工會管理無論硬件或軟件上都應做出改變。但在實際中,很多企業的工會因為缺少有效的方式進行宣傳和倡導,從而令現代互聯網技術在工會中的應用不夠深入。其中,仍有部分工作人員仍在單一的使用以往的管理方法。其次,因為部分職工對工會工作內容并不了解,包括:員工不知道自身的工作與權益在工會中可以得哪些服務,從而對工會的工作開展造成了負面影響,同時降低了職工對工會的信任感。
三、智慧工會中實現“一鍵式”服務的對策
(一)拓展服務方式
工會是企業與職工之間的重要紐帶,企業與工會需要采用“互聯網+”的思維來創造合理融合、相互輔助、線上線下的新格局,以此不斷優化職工的服務體系。在互聯網技術的時代下,工會建立的網絡管理平臺首先應為職工提供登陸、瀏覽、分享與評價等多種功能,保障職員的參與性,從而使工會的資源得到更加有效的利用與分配。如:工會在組織關于企業文化的活動時,則可利用網絡平臺讓參與的職工將自己的所感所想或個人的作品進行上傳,以此實現信息的交流與分享,進而增強職工對企業的認可度與信任感,不斷增加其工作的積極性。
其次,還要注意到不同層級與部門的職員對工會的服務需求也存在一定的差異性,因此則需要工會逐漸擴大和完善自身的工作面,做到有針對性的高效率服務。如:在網絡公共信息平臺上增添職工服務板塊,主要對職工提出的訴求進行收集、審核與處理,內容上包括教育、法律、資金、從業等部分,最終形成具有工會特色的網絡“一鍵式”服務。
(二)實現精準服務
工會在信息的管理與傳播的過程中,應通過圖片和文字等形式來進行立體化的傳送,因此更加便于職工的查閱,進而實現服務的準確性。其次,還應更加重視在線服務系統的建設,通過全面分析其優勢,使其功能得到最有效的開發,提升職工對信息獲取的便捷性,以此讓不同職工根據自己的需要,做到隨時隨地享受“一鍵式”的信息化服務。同時,在工會推進“一鍵式”服務的過程中,還可跟蹤職工的訴求,通過搜集和分析職工的相關信息,對職工以前和現在較關注的問題進行研究分析,最終總結和優化服務項目,令工會的工作更加具有階段性和針對性,實現個性化的服務。
(三)提高工會工作人員的素養
無論是“一鍵式”的服務或其它日常的工會工作,都需要相關工作人員來實現,因此自主學習型的工作理念在這里尤為重要。首先,應通過組織系列的培訓活動,讓工作工作人員有針對性的進行培訓,快速豐富和增長自身的知識儲備與技術技能。其次,工會可邀請專家進行研討會,工作人員需要記錄并總結,最后生成報告上交。自主學習的部分則包括了網上查閱或實體書籍,學習并掌握更加先進和典型的工作經驗,結合自身工會的特色,融入到實際工作中。
通過對工會工作人員的培養,一方面可以使工會在運作中擁有更多的人才,更加便于工會開展新的工作或項目。而培訓的內容,應以樹立現代化的工會工作理念、價值觀與互聯網技術為主,從而令工作人員的思想意識與專業技能共同進步。
(四)建設長效的服務機制
在“智慧工會”的前提下,首先應重點打造具有獨特文化的品牌服務,以現代科學發展觀來強化自身的思想,并開發與建設不同類型的信息平臺,實現資源的高效整合。互聯網平臺中不單要包括政策法規、在線咨詢與困難協助等主要服務項目,同時還應建立職工交流互動平臺,例如:微信群或公眾號等,以此優化工會內部的向心力。而職工咋利用互聯網交流中,可以為工會工作的開展提供個人意見。最后,還要保持工會線上提供的信息資源與服務與線下一致,利用信息共享,保障職工對“一鍵式”服務的滿意度。
四、結語
在推進“一鍵式”服務的過程中需要注意一點,不能盲目的使用信息技術與互聯網技術,而是分析其優勢對工會工作的積極影響,從而嚴謹的篩選,最終讓職工享受現代化的服務。
參考文獻
[1]譚子.“互聯網+”職工服務體系建設進行時[J].工友.2015年10期
[2]高林穎.互聯網+視角下優化企業工會工作的思考[J].企業改革與管理.2016年22期
[3]葉虹.關于“互聯網+工會”模式下工會工作創新的思考[J].辦公室業務.2016年23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