嚴洪杏
摘 要:把信息技術與高中英語教學相融合是大勢所趨,也是一線英語教師必須面對的挑戰。本文就高中英語教學中使用現代信息技術的必要性以及將其應用在高中英語教學的實踐進行微探討。
關鍵詞:高中英語;信息技術;有效融合
引言:
《普通高中英語課程標準》(2017版)指出:“應重視營造信息化教學環境,及時了解和跟進科技的進步和學科的發展,充分發揮現代教育技術對教與學的支持與服務功能,選擇恰當的數字技術和多媒體手段,確保虛擬現實、人工智能、大數據等新技術的應用有助于促進學生的有效學習和英語學科核心素養的形成與發展。[1]”這給廣大一線英語教師提出了新要求,要求大家要努力學習先進的教育技術,這也是作為一線英語教師緊跟時代步伐的具體表現。
一、信息技術運用于高中英語課堂教學的必然性
高中英語課程內容廣,涵蓋人與自我、人與社會和人與自然,涉及人文社會科學和自然科學領域等內容[2],而高中英語教學任務非常繁重,既要提升學生聽說讀寫等能力,又要面臨著高考的重大壓力,傳統的教學手段已難以解決燃眉之急。現代信息技術能為高中英語教學提供更逼真的語言場景,教師可以在日常課堂教學的各個環節中發揮信息技術的作用,以便解決傳統教學手段難以解決的困難,最終達到提高學生綜合運用英語知識的能力。
二、信息技術在高中英語教學中的實際運用
高中英語課堂教學的根本目標就是要以考高為指揮棒,要極大限度地提高學生聽力、口語、閱讀及寫作的能力和提升學生的英語學科素養。作為高中英語教師,要實現信息技術與英語課堂教學的融合,即是要實現信息技術與英語聽說讀寫教學的融合。
(一)信息技術助力高中英語聽說教學
傳統的英語聽說教學大多以教師為中心,這種教學方式創設的聽說情景比較單一,無法高度調動學生參與其中。然而,信息技術能集聲音、圖像、動畫、文字等功能于一體,具有信息量大、傳遞快等優勢,用它來創設聽說情境,使聽說教學更加形象、逼真,更具感染力,更能激發學生的興趣;還可以突破聽說教學難點,例如:在教學人教版高中英語必修一第四單元關于“地震”第一課時中,可以先播放最近四川長寧發生的地震中的相關圖片吸引學生的注意力,引發思考,這就是利用多媒體為學生創設相關情境。然后,再為學生播放一段關于地震的視頻,并讓學生與同桌交流,用英語單詞、短語、句子或一段話來描述地震的情景或表達自己對地震的感受,滿足不用層次的學生表現自己的欲望。接著再播放一段音頻材料來訓練學生的聽力,同時要求學生根據錄音來回答大屏幕上的幾道true or false題目和一至兩道問答題。這樣能夠讓學生在短期內獲得大量的信息,并鍛煉學生獲得信息、處理信息以及解決問題的能力。
除了教室的多媒體設備外,教師還可以把一些手機APP應用于課堂上。如:英語流利說、知米聽力、口語100、扇貝聽力、英語趣配音等。鼓勵條件允許的學生可以根據自己的聽說水平選擇一些適合自己水平的內容自主地進行聽說訓練。
(二)信息技術助力高中英語閱讀教學
閱讀是高考的重頭戲,可以說得閱讀者得天下,尤其是隨著高考英語的改革,我們廣東采用的全國卷,除了聽說和書面表達,其它題型都是在考察學生閱讀篇章的能力。那么高中英語教師面臨的挑戰就是如何在平時的課堂中有效地提高學生的閱讀能力。傳統的閱讀教學,基本上都是教師根據每個單元的內容,先教單詞,然后引導學生進行課文閱讀,理解文章內容,再對重點單詞和重點句型進行強化訓練,最后再布置相關的作業。經過這幾個環節,學生大致了解了課文內容,但對相關的課外知識了解不多,知識拓展面不夠廣。
隨著網絡技術的發展,教師可以嘗試充分利用信息技術輔助閱讀教學,推動閱讀教學質量的提升。閱讀興趣的激發、閱讀技巧的培養、閱讀教學資源的優化、學生視野的擴展等是高中閱讀教學的重要內容,而關鍵之處就在于教師平時如何引領學生品味課文。例如:在人教版高中英語Book4 Unit2的 Pioneer for all people的閱讀教學中,教師可以先利用Flash逼真地呈現新農村田園風光的真實寫照,以及農民在春天耕種,在豐收季節收割水稻的視頻吸引學生對水稻種植這一話題的興趣。然后播放受饑荒困擾的舊中國國民以及世界難民渴望得到糧食解決溫飽問題的紀錄片,以此渲染水稻種植的重要性,并引導學生思考以下問題:Who is our “Father of World Hybrid Rice”? What did he do to help Chinese farmers and hungry people around the world? 自然而然就過渡到了課文的主角袁隆平,從而激發學生迫切閱讀課文、了解詳情的欲望。
(三)信息技術助力高中英語寫作教學
在聽、說、讀、寫四種基本技能里,最能衡量學生語言運用水平的就是寫作。眾所周知,寫作要經歷好幾個環節:采集信息、醞釀觀點、擬提綱、打草稿以及修改等。其中排在首位的是采集信息,只有學生腦海里有大量的信息,他們才有話可說,才能順利表達出來。因此,教師可以借助信息技術引導學生掌握采集信息的技巧。如:可以列出與寫作主題相關的關鍵詞或好的句型,也可以呈現相關的圖片、短片等,以此刺激學生的腦神經,從而激發他們的想象力。平時的其它課型,也可以經常給出背景場景,讓學生寫出一些相關的詞匯、短語、句型等,無形中提高了寫作能力。平時鼓勵學生大量閱讀,擴大詞匯量,同時摘抄經典的詞句并進行分類整理;建議學生充分借助信息網絡媒體圍繞寫作主題搜索信息,并篩選有用的資源為我所用。
信息技術與高中英語學科融合是時代變革的必然要求。雖然這給廣大高中英語教師帶來了一定的挑戰,但我們只要下定決心緊跟時代的步伐,在教學中,不斷進行探索并進行實踐研究,充分考慮時效性,不斷優化教學方式,定能促進教學質量進一步提升。
參考文獻:
[1]教育部.普通高中英語課程標準(2017年版).2018.
[2]彭欣.網絡時代信息技術與高中英語課堂教學融合研究[J]. 網友世界·云教育,2013.(11)25-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