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琰 吳博朦
摘 要:作為與學生接觸最多的班主任,要認真地去面對班級中的每個孩子,關愛他們,因為班主任不僅僅是班級的教育者、組織者、領導者,還是班級中每個孩子健康成長的指引者、靈魂的擺渡者。只要我們真心溝通,真正付出,總是能給孩子一個班風正、學風好的優秀班集體。
關鍵詞:班風建設,學風建設,班集體
“上面千條線,班主任一根針”,它是我在幾年班主任工作中所奉為圭皋的至理名言。班主任號稱是“芝麻官中的芝麻官”,班主任是班級的教育者、組織組、領導者,班主任工作影響著每一個學生的成長,影響著他們的人生方向,是每一個學生的靈魂擺渡者。作為一名班主任,我將滿腔的熱情都傾注到了學生身上,時刻心系我的學生,關注他們的行為習慣、學習情況等,力求將我所帶的班級打造成班風正、學風好,學生講文明懂禮貌的優秀班集體,因為良好的班風學風是班級育人的“優質搖籃”。
一、班風建設——班規和你如約而至
我的班風建設的信條——讓每個學生都成為班風建設的主人,“沒有規矩,不成方圓”,“木直中繩,輮以為輪”,在一個班集體中,沒有規矩,便是一盤散沙,那么規矩是什么呢?就是“班規”。
學生不僅是學習的主人,也是班級的主人,在制定新班規時,我都先組織全班學生學習小學生守則、小學生日常行為規范;再結合平時的德育教育、行為習慣教育等,使學生明白如何做才是對的,哪些事情不能做;最終我會鼓勵學生參與到班規制定中,培養學生的主動意識,發揚民主精神,使學生有種自己當家作主的感覺,正是由于班規是學生自己制定的,在執行方面學生更為積極主動,樂意遵守新班規。班規形成之后,我將它打印處理啊,張貼在班級公示欄,不僅是為了讓學生尋找班規中是否有不合理的地方,更是為了學生在找不合理的過程中,使班規深入人心,讓自己的行為習慣符合班規的要求。
僅有規則制度是遠遠不夠的,要及時對學生的思想、言行做檢查和糾正。因此,我給班干部準備了一個本子,讓他們記錄班級中發生的一些事情,如楊明同學今天沒戴紅領巾,放學時及時提醒他要將紅領巾放到書包里,明天到校就不會忘戴了;蔡紅同學在早讀課來遲了,我就用QQ聯系她的家長,要求第二天上學要起床早一些,這樣不僅不會遲到,還有時間讀書了;李強這個孩子非常頑皮,在課間經常到走廊中打鬧奔跑,我及時教育他不能隨意奔跑,可能會撞到別人,發生意外傷害。在班級日志中記錄這些事情發生的原因和處理的方法,并在每周的班隊會課上及時的反饋給學生,兩周后,孩子們的行為習慣有了極大的改變。這個時候,班主任對學生該表揚時絕不吝嗇,該批評時絕不姑息。只有合理地運用表揚與批評,才能督促學生更好地遵守班規,為樹立優良的班風保駕護航。
二、學風建設——從“獨奏者”向“伴奏者”過渡
管理為綱,而無常綱。從單純傳授知識轉變為幫助學生去發現、探求知識的真諦,從而健全他們的人格,這也許就是班級學風建設的真諦。因人施教,各得其所。對于學生的學習,我堅持“抓兩頭,促中間”的策略,對優秀學生的激勵機制,訓練受挫心理;對中等生的挖掘潛力,激發熱情;對后進生的關心幫助,捕捉閃光點。這樣的策略針對了全體學生的特點,盡可能的開發每個學生的潛力,讓學生在各方面都能得到理想的發展。
對優秀學生的培養,班主任不僅要關注他們的成就,對優秀的方面多給予鼓勵和肯定,同時不斷對他們進行正面心理強化,還要利用學習成績失敗,幫助他們總結失敗的教訓,讓他們明白“山外有山,人外有人”的道理,讓他們學會用平常心對待挫折。
中等生成績一般,但并不能說明他們沒有潛力,作為班主任要積極的挖掘他們的才能,通過各種活動,讓他們能夠發揮自己的才華,如李博擅長書法,我不僅讓他書寫班級宣言,還安排他組織班級書法展示活動;張娜周末參加課外書畫興趣班,我就安排她參加手抄報活動,她的手抄報有創意,圖文并茂,在學校手抄報評比中榮獲一等獎……對于他們在活動中所表現出來的才華,我及時在班級中進行表揚,增強了他們的信心,同時鼓勵他們不斷進取,做到才藝雙全,使這些中等生的學習熱情更加高漲,使他們的成績追上了優生,李博最終在期末考試中前進至班級第十一名,張娜也獲得了班級學習進步之星。
為學生創造良好的學習氛圍,還要時時刻刻為學生著想,不放棄每一個學生,真心實意地愛每一個學生。每個班級里總會有幾個后進生,有的學生因為厭學不愿學、有的學生因為不會學,各種類型的后進生讓各科老師向班主任大吐苦水,我常使用的方法是:課堂上盡量給他們表現的機會,以鼓勵表揚為主;課后抽出一定的時間輔導他們,并指名優生和他們結成“二幫一”的隊伍,師生共同幫助后進生“前進”;對于厭學的學生,我堅持交流談心,從各方面摸清楚他們的情況,抽絲剝繭的分析他們厭學的原因,有針對性的去開解他們,并請求家長的配合,用持之以恒的心去感化他們。
“隨風潛入夜,潤物細無聲”,在這樣的學習環境下學習、生活就會感到很溫暖、很自在,在這樣的班集體中,學生的幸福感就會爆棚,責任感就會加強,認同感就會提高,自卑感就會降低,成就感就會飆升,因為良好的班風、優秀的學風已經植根在他(她)們的心中。從孩子們那燦爛的笑臉上,足以看出我自豪,我是班集體中的一員。
【參考文獻】
[1]劉玉紅.論教師的班級管理藝術.語數外學習,2016(4).
[2]馮文清.淺析小學教師班級管理工作的溝通技巧.法制與社會,201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