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近年來,我國市場經濟體制的發展非常迅速,并且其也在不斷完善,我國財政改革的重點工作之一就是財政資金使用效益。為了確保財政管理的高效性、公正性與廉潔性,行政事業單位必須落實會計集中核算制。但是會計集中核算制在近幾年的應用過程中出現了一些問題,影響了行政事業單位各項工作的順利開展。鑒于此,本文首先分析了行政事業單位推行會計集中核算制的重要意義,并針對行政事業單位會計集中核算中存在的問題展開研究分析,以期對行政事業單位財務方面的相關工作提供一定的借鑒與參考,從而推動行政事業單位的長期穩定發展。
關鍵詞:會計;集中核算;行政事業單位
通常情況下,我國行政事業單位財務方面會利用會計集中核算方式來解決相關的問題,能夠有效提升財政資金使用效率,同時還能確保會計信息質量,這對強化財政監督工作有十分重要的作用,能夠有效避免行政事業單位出現財務違法亂紀行為。但是根據對當前的實際情況分析發現,在實施會計集中核算過程中還有很多問題存在,本文基于此展開分析研究,提出了合理的改善措施,希望對相關工作能夠提供指導。
一、行政事業單位會計集中核算意義
(一)有效提高了會計信息質量以及工作效率
實施會計集中核算制度后,行政事業單位安排報賬員對單位日常現金收支工作進行管理,在會計核算中心融入會計業務并進行統一核算。會計核算中心可以選擇專業素質較強的會計人員,通過會計電算化系統按照規定的會計制度進行統一核算。這在很大程度上可以提高會計核算質量,能夠確保會計核算資料的完整性、及時性以及統一性。
(二)降低了財務支出違法違紀行為的發生率
會計集中核算實施之后,會計核算中心進行嚴格審核,不受理任何不符合規定的票據,且不報銷這些不合理的開支,這使得一些單位可以有效控制在國家資金使用上的隨意性,也為揮霍浪費行為起到一定警示作用。
(三)有效提升了財政資金的使用效益
實施會計集中核算,能夠對各個單位每筆資金的動態進行全過程、全方位的監督和管理,會計核算中心能夠提供基本資料以及準確的信息,這樣可以確保預算編制工作有序性,同時還能督促各個單位對嚴格開展預算工作,提高支出的計劃性和有序性,能夠有效避免預算執行過程中出現挪用、截留以及克扣的現象。
二、行政事業單位會計集中核算問題
(一)會計核算監管工作無法達到預期目標
由于會計核算中心的獨立性較弱,可能導致財務管理監督工作流于形式。再加上事前管理以及事中監督工作沒有貫徹落實,很容易導致會計信息存在著一定的滯后性。除此之外,基層事業單位會計主體地位降低,也可能導致經濟活動的監督力度不夠。
(二)缺乏完善的配套體系
會計集中核算體系主要包括工作人員、核算平臺以及配套的管理方式這三個方面。行政事業單位會計核算工作對會計人員的專業素質有較高的要求,同時還要求會計人員有全面具體的掌握。資金管理系統會直接影響會計集中核算工作的作用,會計集中核算實施階段,信息平臺很難達到預期的目標,且全面監控也很難實現。關于會計集中核算,我國目前還沒有出臺行之有效的核算方式,缺乏與之相對應的配套對策。
(三)行政事業單位的預算工作效率不高
實施會計集中核算制度能夠有效解決會計核算較為分散的問題,對于統一管理財政資金工作有十分重要意義。然而由于缺乏完善的預算管理機制,沒有在預算管理中納入資金收支方面的內容,致使管理力度很難得到有效強化。此外,由于行政事業單位的預算編制工作不夠細致,從而使支出方面的預算編制存在著不合理問題。
(四)監督與控制職能弱化
行政事業單位會計核算工作由會計核算中心負責,財產物資不會出現變化,依舊由原單位進行管理,會計核算與資產管理分離的現象割裂了核算單位的會計核算與資產管理工作,導致實地監督的優勢很難發揮出來。此外,行政單位在進行報賬時,會計核算中心通常只關注審核手續是否齊全、票據是否合規,并沒有對票據內容的真實性進行判斷。還有一些單位通過弄虛作假、巧立名目的方式來報銷,從而使一部分不合規定的支出變得合理。
(五)缺乏完善的管理機制
會計集中核算在實施過程中,事業單位現行的開支標準和實際支出存在一定差距.甚至存在合法不合理或者合理不合法的報銷事項。行政事業單位目前關于會計集中核算制的法律法規還不夠完善,因此不能確保相關工作的順利開展。
三、行政事業單位會計集中核算改進
(一)針對會計集中核算建立管理機制,強化財務的管理監督
政府是會計核算中心的主體,會計集中核算依托的職能是政府社會經濟管理權以及國有資產所有權。實行會計集中核算工作必須對會計工作人員的服務意識進行強化,保證會計人員能夠站在更高的角度對會計人員的工作行為進行規范管理,避免工作人員濫用政府權力。在實際工作過程中,首先,要對會計集中核算的覆蓋面進行拓展,融入二級核算單位的賬務。其次,要充分結合實際情況,建立相應的解決方案,確保行政事業單位與會計核算中心的職責定位的規范性與有效性,確保行政事業單位會計核算中心的賬務核算與經濟活動能夠有機結合。最后,財政部門還應對行政事業單位的財務管理監督進行強化,定期開展專項檢查以及財務檢查活動,及時發現機關財務管理中的問題,并及時采取科學的方式進行處理。
(二)建立健全行政事業單位內控體系
建立健全行政事業單位內控體系能夠為會計核算制的貫徹落實奠定了良好基礎。基于新的財務管理模式,行政事業單位必須不斷完善自身的內部控制體系。首先,需要科學合理的界定與之不相容的崗位,構建相關的制約機制,將內部牽制機制落實到位。其次,需要對相關的監督制約制度、內部審計機制以及財產清查機制進行不斷的完善,改進以往審批保障的落后模式,充分體現報賬會計入員的監督以及審核權力。除此之外,還要構建行政事業單位內部以及會計核算中心會計監督職能制約機制,從而為會計信息的完整性與真實性提供有效的保障,從而充分發揮會計監督的職能。
(三)協調好行政單位財務管理與會計集中核算的關系
要明確行政事業單位財務管理和會計核算中心的職責,協調二者之間的關系。不斷提升會計核算中心的監督管理職能,同時還要確保行政事業單位資金的使用權、所有權以及財務自主權等權利,使行政事業單位會計主體作用能夠得到充分發揮,不應將其作為財政總預算會計的附屬對待。會計核算中心沒有會計主體職能的行使權力,不能代表行政事業單位,同時也不需要承擔會計主體的相關責任。
(四)強化責任意識,對責任主體進行明確
核算單位的經濟地位以及經濟體制并不會因為會計集中核算的影響而改變,同時會計原始資料的來源、會計核算基礎、財產所有權、資金使用權都不會發生變化。核算單位的相關管理人員作為行政事業單位的會計責任主體,一旦會計核算資料的完整性與真實性受到一定的影響,很容易出現一系列問題。根據我國《會計法》的相關規定,會計核算中心的有關管理人員也有一定的責任,需要承擔相應的責任。
(五)對內部監督控制進行不斷地強化
首先,需要對監督職能進行不斷地強化,使其由核算型轉化為管理型。會計核算中心要轉變以往輕監督、強管理、重核算的錯誤觀念,并不斷朝著預算執行約束、承擔國庫委托的單一賬戶、針對國庫進行授權支付或直接制度的核算管理方向轉化。其次,會計核算中心還應對內控機制進行不斷完善,充分發揮會計核算中心的服務與監督職能,加強對違法違紀行為的懲處力度,并將財政資金績效審計制度融入進來,才能從根本上控制問題。
(六)提升會計人員的專業素養
會計集中核算的執行主體就是會計工作人員,因此,會計工作人員的專業素質和能力會直接影響核算工作的質量。行政事業單位應對基層會計工作人員予以高度重視,不斷提高會計人員的薪資待遇以及在單位的地位。此外,會計人員也應積極地參加各種專業培訓教育,擴大自身的知識儲備,不斷提升自身專亞素質。此外,行政事業單位還應重視會計工作人員職業道德的培養和提升,為各項財務工作的開展提供有力的保障。
四、結束語
總而言之,行政事業的財務工作近年來得到了發展與完善,實施會計集中核算制度能夠為行政事業單位財政的穩定性提供有效的保證,并且也能夠在一定程度上提高工作效率,從而為財務管理機制的科學性與合理性提供有效的保證。會計核算工作成效也會直接影響行政事業單位的廉潔程度與透明度,行政事業單位必須引起高度的重視,積極采取科學合理的措施,提升財務管理工作的有效性,為自身的發展建設打下堅實的基礎。希望通過本文的研究分析,對我國行政事業單位會計集中核算方面的相關工作提供一定的借鑒和參考,最終推動我國行政事業單位更好的發展。
參考文獻:
[1]葉冰.淺談基層行政事業單位會計集中核算[J].財經界,2019(19):145-146.
[2]王斐斐.行政事業單位會計集中核算制度淺談[J].行政事業資產與財務,2019(3):63-65.
[3]徐晶.行政事業單位會計集中核算的問題及對策[J].理財(經論),2019(4):34-35.
[4]唐穎.會計集中核算在行政事業單位財務管控中的運用探究[J].經營者,2019,33(3):59-60.
[5]閆麗琴.行政事業單位集中會計核算存在的問題及改進措施[J].商品與質量,2019(2):155-156.
[6]李翠平.行政事業單位會計集中核算分析[J].科技經濟市場,2018(7):40-42.
[7]李慧娟.行政事業單位會計集中核算現存問題及對策研究[J].財經界,2018(27):64-65.
作者簡介:
吳曉明,甘肅省張掖市民樂縣財政局,甘肅張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