鄒深模
摘 要:在個性化閱讀下,學生的情感、思維都有了一定的發展,尤其是創新性理解能力獲得了大幅提升。但是,小學語文個性化閱讀發展尚不成熟。而在解決小學語文課堂的個性化閱讀問題上,如何設計閱讀內容是關鍵。因而,本文探究了小學語文個性化閱讀的閱讀內容設計問題,以優化個性化閱讀教學。
關鍵詞:小學;語文;閱讀內容;個性化閱讀
與初中、高中生不同,小學生的認知和思維正處于發展的初級階段,發散、創新閱讀能力不足。然而,個性化閱讀極度考驗學生的思維品質和文化品格,是注重個人情感體驗和理解性深度閱讀的閱讀方式。因而,對于小學生而言,個性化閱讀有一定的難度。雖然個性化閱讀“難而險”,但是跨越過去,閱讀將上升到另一個境界。因此,教師不能放棄個性化閱讀。那么,如何優化小學語文課堂的個性化閱讀呢?閱讀內容是關鍵。閱讀內容決定了學生“閱讀什么”、“如何閱讀”。因而,小學語文教師要在閱讀內容設計上“下功夫”,促使學生聚焦個性化閱讀、融入個性化閱讀,不斷提升自身的閱讀素養。
一、根據教學目標,設計閱讀內容
教學目標就像風,雖無形,卻掌控著世間萬物的方向。在閱讀教學中,教學目標是教學的線索,貫穿閱讀教學始終。個性化閱讀課堂上,教師要以教學目標為依據設計閱讀內容,確保學生有的放矢的閱讀,提高個性化閱讀效率。同時,在設計閱讀內容時,教師還應該結合單元目標,讓個性化閱讀具有一定的主題性。只有這樣,個性化閱讀才能真正發揮作用,學生才能在閱讀的過程中理解閱讀內容,培養閱讀品質,實現閱讀情感和認知的雙項提升。
例如,在個性化閱讀《荷花》時,教學目標是:理解、欣賞荷花的美,建立熱愛大自然的深厚情感。分析教學目標,閱讀內容應該圍繞兩方面設計:1.欣賞荷花的美;2.培養審美情趣和熱愛大自然的思想情感。根據分析,我設計了如下閱讀內容:
1.朗讀《荷花》,研讀荷花、荷葉的樣子,說出荷花是如何的美麗。
2.寫一段贊美荷花的話,與作者眼中的“荷花”對比。
根據閱讀內容1,學生了解了文本主要內容,懂得了荷花的美,提高了審美能力;根據閱讀內容2,學生在對比的過程中與作者產生了情感共鳴,培養了熱愛大自然的思想情感。因而,根據教學目標設計閱讀內容,可以提高個性化閱讀的質量。
二、根據學生需求,設計閱讀內容
在素質教育下,學生成為了教學的主體。這就意味著教師不能再按照個人意志設計教學,而應該以學生為本,根據學生的需求設計教學內容。如果教師不能滿足學生的個人需求,學生將不能主動參與課堂,課堂主人公的地位也將無法實現。因而,在個性化閱讀教學中,教師要根據學生需求設計閱讀內容,促使學生發揮主觀能動性參與個性化閱讀,提高個性化閱讀效率。
例如,在個性化閱讀《翠鳥》時,由于學生正處于語文學習的初級階段,對于基礎知識極度渴望。根據學生需求,我設計了如下閱讀內容:
1.閱讀描寫翠鳥外形與特點的部分;
2.閱讀并排列作者的觀察順序;
3.閱讀文本中的“鮮艷”一詞,體會其含義。
4.閱讀用“頭巾”、“外衣”、“襯衫”等打比方的句子,體會其奧妙。
由于閱讀內容符合需求,學生進行了積極、自主的閱讀。在個性化閱讀的過程中,根據閱讀內容,學生既掌握了觀察式的寫作方法,又積累了描寫鳥的語言,同時還理解了語言的妙用,扎實了語文基礎。因此,根據學生需求設計閱讀內容,可以提高個性化閱讀的有效性。
三、根據文本特點,設計閱讀內容
也許文章的主題會相同,但是文章的內容絕對各有風采、各有特色。因而,在組織個性化閱讀時,教師不應該千篇一律式的閱讀,而應該找出閱讀文本中最具有特色、最具有魅力的地方,引導學生個性化閱讀。因此,在個性化閱讀教學中,教師要研究閱讀文本的特點,依據特點設計閱讀內容,提高個性化閱讀教學的品質。
例如,在個性化閱讀《驚弓之鳥》時,教師就不能再抄襲《寓言兩則》的閱讀內容,而應該找到屬于文本自己的特色,從特色入手設計閱讀內容。而通過分析文本,我發現《驚弓之鳥》是一篇推理性文章。根據這一特點,我設計了如下閱讀內容:
閱讀第二段,推測更羸射下大雁的原由。
這一閱讀內容也帶有推理性的色彩,不僅符合文本特點,而且可以使學生激發閱讀欲望、發散思維,繼而精讀、細讀文本內容。果然,在閱讀的過程中,學生深扎第二自然段的每一個字眼,發揮想象力和推理能力,得出了更羸射下大雁的原因。而原因與最后一段的解釋相吻合。這種“未卜先知”的個性化閱讀使得學生培養了閱讀興趣,強化了閱讀思維。因而,根據文本特點設計閱讀內容,可以提高個性化閱讀教學的有效性。
總之,個性化閱讀內容的設計要與教學目標、學生需求和文本特點相聯系。只有這樣,小學生才能走進個性化閱讀,個性化閱讀才能發揮作用,提高閱讀教學的有效性。
參考文獻:
[1]姚曉群.淺析小學語文個性化閱讀教學[J].時代教育(教育教學版),2009,(2):222-223.
[2]王丹.探究小學語文個性化閱讀教學的有效策略[J].學周刊,2016,(26):136-1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