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玉斌
關鍵詞:信息技術;環境;高中化學;核心素養
【中圖分類號】G?633.8????【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5-8877(2019)23-0126-01
高中化學是科目中比較重要的學習科目,學生對于化學的學習也非常的重要,可以培養學生學習化學的能力,這篇文章主要是在分析在信心技術環境之下,高中化學核心素養的內涵概念,又進一步探討在這種環境下,如何優化高中化學核心素養的方法措施,總結高中學生學習化學的有效方式,提高教師的教學效果,讓學生掌握更多的化學知識。
1.高中化學核心素養的內涵
在高中傳統的教學模式當中,對于化學學科知識的教授看中化學基礎知識以及進入社會的化學技能的掌握,教師在課堂教學中,學生學習化學知識,教師不注重過程是如何的,而是注重學生的結果,非常看中學生的學習成績,這樣片面化的結果就是學生的化學核心素養的培養效率不高,高中化學核心素養不僅僅只是學生的知識以及技能的掌握學習,還包括學生對于化學的思想,方式方法以及學習化學的精神,還有就是化學的實驗操作,在實驗操作的過程中觀察分析,過程中進行研究,歸納問題結論,對于化學精神的分析,是學生能夠保持積極性認真的學習化學,務實總結課上的化學基礎知識,在實驗中,保持探究研究的精神探討問題,化學實驗中的現象問題能夠進行深入的探究,這樣高中化學核心素養的培養,讓學生始終保持學習的積極性學習化學,培養學生探究研究化學問題的能力,擴散學生的傳統思維,學生充分想象,從而更好的學習化學知識與能力。
2.信息技術下優化高中化學核心素養的辦法
(1)課堂提問發展學生化學思維
高中化學課堂教學是優化核心素養的最主要的方式,在課堂上可以利用多種方式和角度進行核心素養的培養,高中化學核心素養的培養最主要的是發展學生的化學思維,高中化學學科是一門知識積累以及實踐操作的課程,內容上知識點繁多并且復雜,所以教師對于化學內容的教授,要運用一定的技巧,對待不同的化學問題采用不同的化學思維,這就要求化學教師要具有豐富的知識儲備,在課堂上,教師可以設置一些引導性的問題,讓學生進行思考,分析探討教師提出的問題,從而不斷發展學生的思維,促進學生核心素養的培養。
(2)實踐操作培養學生探究意識
高中化學含有大量的實驗性操作,也是培養核心要素重要元素,學生將學到的知識運用到實驗操作當中,可以幫助學生更好的理解化學內容,但是部分學校對于化學實驗不受重視,將做實驗的時間用來讓學生做題,所以培養化學核心素養,就要利用實踐操作來提高學生的探究意識。
比如在學習“萃取,分液,了解有機層的檢驗”時,教師不要知識簡單的示范給學生看,要讓學生親自動手實驗,親眼看到實驗的變化,萃取是用同一物質在不同的液體里的溶解度是不一樣的,分離的過程就是將這個物質從一個溶液里轉移到另一個溶液里的,分液是將兩種不同的溶液進行分層,在實驗的過程中,由于一些化學儀器或者液體是具有一定傷害性的,所以教師時刻提醒學生注意安全,學生先將要分離的物質的液體倒進分液的漏斗里,然后在瓶內倒進一點分萃取液,搖晃幾下放置在桌子上,看到液體自動分為兩層之后,打開下面的瓶塞,將下面的液體倒出來,然后關上瓶塞,再將上面的瓶塞打開,倒出上面的液體,最重要的是后面的環節,要讓學生自行思考,學生進行嘗試,將下層的液體放出一些在一個盛水的器皿里,如果發現液體跟水是分層的,那就說明這個液體是跟水不一樣的液體,如果跟水融合了,那就說明是水。在整個實驗操作的過程中,如何進行分層實驗是學生思考的問題,教師可以提供指導,讓學生自行研究,從而通過自身的實驗得出結論,培養學生的研究能力。
(3)情境創設促進學生思維發展
在高中化學教學中,教師通過創設一種適合于學生學習的情景,教師可以結合生活實際,聯系日常生活,結合社會的工廠實驗等,讓學生更好的理解。例如,在講解“酸雨測定實驗”時,可以讓學生去搜集雨水,將其放置,然后通過硫酸進行酸雨的調制,可以每日在一盆植物內淋一點,從而進行每日觀察記錄,就是在這種日常生活中,促進學生知識的掌握,培養學生化學核心素養。
在信息技術的大背景下,對于化學課堂的教學要求更高,學生學習化學知識的效率更高,學習的化學內容知識也更豐富,優化高中化學核心要素,教師要要引導學生,學生占據中心地位,在化學學科的教學中,能夠緊緊根據核心素養進行設計,從而促進學生學習化學的能力以及適應社會發展的能力,提高學生對于化學的核心素養。
參考文獻
[1]陳新華.基于學科核心素養優化高中化學教師的教學認知[J].中小學教師培訓,2017(06):45-48
[2]虞凌洪.促進學生學科核心素養養成的高中化學課堂實驗教學行為研究[D].揚州大學:課程與教學論(化學),20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