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輝
??
關鍵詞:小學;德育;育人
【中圖分類號】G?622.0????【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5-8877(2019)23-0170-01
國家在逐漸推進素質教育的發展,小學德育教育也要與之相適應,小學要不斷提高育人教育力度,樹立學生正確的德育觀念,促進學生身心健康發展。因此,學校應當改變基于育人理念改進小學德育模式,為小學生的德育教育創造良好的社會環境,在小學生學習和生活的方方面面滲透德育教育,從而使小學生深受感染,不斷提高自身的德育素質,促進小學生健康成長。
1.圍繞育人核心整合小學德育力量
全方位育人,即充分調動學校、社會、家庭等各方面的力量參與到育人教育。育人是小學德育教育的中心目標,需要調動學校各方面的力量參與其中,從而促進小學德育教育工作的有效開展。因此,應當為小學生提供良好的德育教育環境,不斷促進學校德育工作的有效開展,充分利用各種德育教育資源,并使資源進行優化組合,同時聯合社會各方面力量,促進德育教育資源充分發揮其作用,使小學德育教育變得豐富起來。
小學德育中應充分發揮學校各教育主體的作用,使各教育主體間相互配合、相互溝通、緊密合作,形成合力促進德育教育工作的良好開展。將課堂教學、社團教學和互聯網教學組成一個教育系統,促進德育教育的全方位開展。
2.豐富小學德育教育的內容
在小學德育教育中,應基于育人理念對德育教育的內容予以豐富和擴充。例如,可以增加法律層面的知識。傳授學生相關法律知識,對他們進行守法教育,從而增強他們的法制觀念,知道哪些行為是不正確的,不能做的,從而養成遵守法律、法規的好習慣,提高德育教育效果。同時,也可以借助主題班會對學生進行有深度的德育教育。開展班會前,要明確班會主題,班主任要制定完善的班會目標和班會流程,讓學生能通過班會得到有深度的德育教育,切記不能流于形式,否則喪失了班會開展的意義。最后,充分利用每節班級活動時間對學生進行有效的德育教育。班級活動主題要新穎,能最大限度吸引學生參與進來,多講身邊的人和事,從而引起學生的共鳴。為了促進班主任更好地開展班級活動,要將此項內容納入班主任的考核中。
3.開展多種多樣的德育活動
開展小學生德育活動的形式多種多樣,其目的在于通過豐富師生的文化生活,為師生營造出和諧、穩定、健康的校園環境,使學生在這種環境中逐步形成良好的行為習慣和思想道德品質。一般而言,可以采用的活動形式包括主題教育活動、藝術教育活動、體育教育活動、讀書活動等等。具體如:一是,主題教育活動。把握具有教育意義的重要節日,學校組織主題鮮明的教育活動,活動形式可以多種多樣,但一定要貼近主題,能通過活動對學生進行良好的德育教育,激發學生的愛國、愛黨等熱情。在科技節,學校可以組織書畫和科技作品展等,形式可以有繪畫、剪紙、手工制作等,在這個過程中,教師要將德育內容貫穿進去,從而在豐富師生文化生活的同時提高學生的德育品質。二是,養成教育活動。良好的行為習慣對學生的身心健康發展有著非常重要的作用,學校要根據學生的實際情況組織豐富多彩的良好習慣養成活動,比如“改掉一個壞毛病、養成一個好習慣”活動,還要讓“小學生日常行為規范”成為小學生的行動指南,并為他們講解各種文明禮儀知識,使良好的行為習慣深入學生心中。還可以舉辦相關的比賽活動,提高他們的良好行為養成動力。三是,體育活動。有現代的球類比賽、傳統體育運動項目比賽等,通過活動的開展增強學生的凝聚力,培養他們“友誼第一,比賽第二”的優秀品質,同時增強學生的體質。還可以開展演講比賽、書法比賽等,充分調動所有學生的參與積極性,從而在這個過程中進行德育教育,提高德育教育效果。
四是,開展多種形式的讀書活動,讀書能提高學生的素質,開拓學生的思維,使學生能更好理解德育教育內容。學校可以利用社團、廣播等多種新式開展讀書活動,從而不斷提高學生的思想道德素養。
4.充分挖掘和整合各類德育教育資源
學校可以充分整合各德育教育主體的力量,聯合家長、社會等進行方位的德育教育,學校還可以聘請法律教師、優秀家長等給學生開展德育教育,不斷豐富德育教育內容和形式,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可以帶領學生到紅色基地、養老院等可以充分挖掘德育教育資源的地方,讓學生在特定的氛圍中更好地進行德育教育,從而將知識轉化成實踐,提高德育教學效果。
綜上所述,德育是學校教育的重要內容,是實現素質教育,促進學生全面發展的重要途徑。學生的德育教育是需要學校、家庭和社會共同進行的。因此,學校要建立與家長良好的溝通關系,在學生學習和生活中的每個細節滲透德育教育,還要充分調動社會力量的參與,使學校、家庭、社會形成合力共同促進小學生德育教育的有效開展,為我國培養出高素質的人才,樹立學生正確的德育觀念,促進學生身心健康發展。
參考文獻
[1]夏敏.感恩教育在小學德育中的價值探究[J].教書育人,2019(08):27
[2]苗種國.淺析小學德育教育工作的有效開展[J].學周刊,201(06):95-96
[3]沈雪珺.小學“三全育人”德育教育模式研究[J].名師在線,2018(04):40-41
[4]楊永立.生活德育視閾下學生行為習慣的養成——以“四我·五位·7S”育人模式為例[J].江蘇教育,2017(76):37-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