遲明
摘要:在開展初中數學教學的過程中,要想更好地鞏固數學知識,就應該做大量的課后練習,但是,學生在平時做題或者是考試的過程中往往會出現各種各樣的錯誤,并且一旦他們未能牢固掌握部分知識點,就會經常出現相同的錯誤,從而不利于提高其數學成績。因此,十分有必要建立錯題本來幫助學生鞏固所學知識。基于此,文中重點分析了錯題本在初中數學教學中的建立和應用。
關鍵詞:初中數學;教學;錯題本;建立;應用
錯題本就是指學生在平時的學習過程中,有針對性地概括、整合自己在做題和考試過程中做錯的題目。另外,每名學生在學習的過程中均會無法避免地出現一些錯誤,盡管存在一定的遺憾,但是從另外一個角度可以看出,錯題也能夠對學生的學習發揮出輔助作用,倘若他們能夠通過錯誤總結教訓,就必然會促進學生的發展。由此可見,錯題本的建立與應用在初中數學教學中發揮著十分重要的作用。
一、錯題本的建立方法
通常情況下,開學伊始,初中數學教師往往會要求學生們準備一本錯題本,并且還會告知他們建立錯題本的原因和需要加以注意的事項。另外,還應該嚴格要求學生每日及時精準地對課堂教學中和課后作業中出現的各種錯題進行記錄。錯題本的建立方法體現如下:
(一)學生編制錯題本
錯題本的建立是學生通過錯誤進行糾錯的基礎,所以,學生一定要自己親自制作完成錯題本,不允許家長代抄錯題。就一些繁瑣不易制作的圖表圖形而言,應該采取剪切粘貼的方法。 另外,抄題不僅要求態度嚴謹,而且還要具有較強的耐力,因此,學生必須親自感受,才能夠充分了解學好數學知識的必要性,以此來激勵其刻苦學習,以防再次出現相同的錯誤。除此之外, 學生在抄錯題的過程中也能夠復習鞏固所學的知識。
(二)有針對性地標記錯誤
建立錯題本的目的除了要對錯題進行抄寫,還要找出導致錯誤出現的原因,以防在將來做數學習題的過程中再次出現相同的錯誤。建立錯題本并非表面工作,而是需要慢慢積累,從量變到質變的過程。 因此,學生應該重點標記多次出現重復錯誤的習題點,并對“計算”、“公式”和“審題”失誤進行詳細標注,然后,再將錯題類型重點標記出來,比方說,“勾股定理”“三角函數”“二次函數”等,最后對出現相同錯誤的概率進行標記,并使用彩筆對其加以區分。 教師憑借自己的教學經驗,引導學生使用彩筆區分標注。 不僅能夠對知識點進行明確區分,而且還能夠加深他們對錯題的記憶,增強其視覺體驗。
(三)明確抄寫錯題本的時間
在開展初中數學教學的過程中,學生拿到自己的數學作業和習題之后,應該仔細對部分錯題展開分析,并加以改正。如果碰見不會做的習題,可以等到老師講解完以后,自己再對其作出重點標記,并在錯題本當中記錄解題思路、方法和出現錯誤的地方。必須做到堅持不懈,有效利用所有課外時間,多加整理才能夠達到理想的教學效果。
二、錯題本的應用策略
(一)充分調動與發揮學生的自主性
由于錯題本是由學生親自建立的,因此,在此過程當中應該將其自主性最大限度地發揮出來,教師只需發揮出自身的引導與監督作用即可,也就是說,在平時的學習過程中,學生應該自行建立錯題本,不允許抄襲其他學生的錯題本,或由他人代替抄寫。另外,在抄寫錯題時,由于數學知識體系比較復雜,相關知識點的題目類型并不是固定的,因此,應該采用靈活的方法進行抄寫,就部分復雜的幾何和圖形題目而言,可以先進行剪切,然后,再將其粘貼到錯題本當中。但是,有一點需要加以強調的是,錯題集的建立并非是被動地抄寫,而是應該在充分掌握此題目的正確做法和導致錯誤出現的原因的基礎上,進行概括式的抄寫,也就是歸納此道題出現錯誤的原因與防范措施。比方說,以人教版初中數學教材八年級下冊第十七章“勾股定理”為例,其中,“三角形高度求解”等題型是此章節的重難點,不僅同學生的數學解題思維與知識點的靈活應用息息相關,而且還是他們在建立錯題本的過程中經常出現的題目。因此,在建立錯題本的過程中,應該將此類題目總結成“概念錯誤型”模塊,為此,教師應該讓學生每天利用十分鐘時間充分理解、掌握此種類型的錯題本,不僅如此,教師還應該定期抽查,以免出現代寫現象。
(二)加強互動交流與運用
建立完錯題本以后,要是無法及時有效地將其運用在學習當中,就只是單純地機械性地抄寫錯題,從而脫離了通過錯誤歸納經驗的目的。所以,十分有必要高效應用錯題本,及時抄寫、實時翻閱與思考,并且還要在長時間的學習過程中做到堅持不懈。另外,教師還應該充分地發揮出自身的引導作用,促進生與生之間的互動交流,由于個體能力存在著一定的差異,因此,每名學生建立的錯題本也是有局限的,然而,基于生與生之間的互相交流,卻能夠對個體建立錯題本中的錯誤加以彌補。
(三)及時補充與監督
從某種程度上來看,及時有效地補充錯題本,能夠充分地發揮出錯題本的作用與實際價值,所以,在開展初中數學教學的過程中,教師既應該將其教學主題作用充分地發揮出來,同時還要給予學生相應的鼓勵與贊揚,以此來提高他們的學習主動性。然而,由于初中生缺乏較強的自我控制與約束能力,因此,仍然需要重點培養與建立,為此,教師應該加大監督力度,并引導學生積極建立應用錯題本。比方說,以人教版初中數學教材八年級下冊第十九章“一次函數”為例,大多數學生均認為在學習一次函數的圖像和性質時存在一定的難度,所以,在做題或考試前,教師可以讓學生整合當天的錯題,并對之前積累的類型題進行翻閱,進行模塊式的學習。除此之外,還要通過批改作業體現出教師對監督體制的運用,有針對地評價學生出現的錯誤,運用書面語言或采取口語交流等形式,推動教學的有序開展。
結束語:
綜上所述,在開展初中數學教學的過程中,基于錯題本的建立,不僅能夠幫助學生歸納自己的學習情況,而且還能夠采用科學有效的方法分析概括自己在學習過程中出現的部分錯誤,從而培養了他們的良好數學學習習慣,除此之外,還提升了其數學學習效率。
參考文獻:
[1]盧寶麗.初中數學教學中如何建立錯題本與應用要點[J].考試周刊,2017( 7) : 70.
[2]李幼華.建立錯題本,提高初中數學教學實效[J].新課程( 中) ,2017( 5) : 58.
[3]張武.淺談初中數學教學中錯題本的建立與應用[J].學周刊,2016( 36) : 170 - 17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