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曉燕
摘 要:優良的班風是班級的靈魂,是培養、鞏固和發展班集體的基本條件。班主任必須堅持腳踏實地、真抓實干地做好班主任工作,明確的班級目標,樹立班級核心,注重工作重點,協調各種關系,使師生之間的心靈相通,產生共鳴,換來和諧的班風,從而形成凝聚力強、健康向上的班集體。
關鍵詞:班級 管理 工作
班級是學校進行教育、教學的基層組織,也是學生在學校生活的基本單位,而班風對于學生的成長有著極大的影響,是推動或阻礙他們進步的巨大力量,因此優良的班風是班級的靈魂,是培養、鞏固和發展班集體的基本條件。因此班主任必須堅持腳踏實地、真抓實干地做好班主任工作,堅持用“心”營造良好健康發展的班風氛圍,使師生之間的心靈相通,產生共鳴,從而換來和諧的班風。如何全面“抓”好班級建設,培養一個班風正、學風濃、凝聚力強、健康向上的班集體呢?下面是筆者在班級管理工作中的一些做法
一、抓與論”開展好各項工作
形成班級的奮斗目標,正確的奧論是班集體中大多數人贊同的言論與意見,它以褒貶的形式肯定或否定任何的動向或集體成員的言行,是班級中自我教育的重要手段。作為班主任應該積極組織學生參加學校開展的各類集體活動,一方面充分利用學校大環境給班級造成一種輿論氛圍,另一方面活動競爭也會刺激每個班級成員的集體意識。因此要隨時注意引導集體與論的發展,對于有利于班級的言論要予以支持、肯定和贊揚,對于有害的言論要及時地批評和糾正:對于謠言和中傷他人的議論,要予以批評、制止和澄清;引導學生進行道德評價活動,在評論班級現象和同學的言論中提高辨別別是非的能力。
我剛接手初二六班時,有些同學不屑于做小事,如;放學后值日沒做就走了,大白天日光燈開著卻不以為意,衛生用具擺放不整齊等等。針對這種情況,我組織織開展了“勿以善小而不為,勿以惡小而為之”的主題班會,會上對小事該不該管進行了辯論,還列舉同學身邊發生的小事造成的危害,最后得出結論:“千里之行,始于足下;千里之提,毀于蟻穴”“一屋不掃,何以掃天下”通過這些活動的開展和好人好事獎勵機制的實施,形成了積極昂揚的班級風氣。
班級共同的奮斗目標是班集體形成的基本條件,也是班集體前進的方向和動力。作為班主任要借助正確的奧論導向,遵循教有方針和培養目標,結合本班實際,組織學生共同確定明確的班級奮斗日標,讓學生保持持積極上進的姿態,引導班集體健康發展。集體榮譽感有利于增強班集體的凝聚力和向心力,有利于各項工作之開展。
二、“抓榜樣”,樹立班級的集體核心
桃李不言,下自成蹊。老師的一言一行,都是學生最直接的教材,學生在很大程度上會模仿自己的老師,在言行舉止上將老師與自己作對照。因此我每接手一個班班級都十分注重自己的一言一行,力求為學生樹立榜樣。
首先我嚴格要求自己,對工作高度負責,關心學生,時時處處以身作則,身體力行,做學生的榜樣,以贏得學生的信任。另一方面,還要注重抓住學生中先進人物和先進事跡,要善于用典型引路,給全班樹立榜樣,使學生學有目標,有方向,真正做到“拔亮一盞燈,照亮一大片”。班風形成的初級階段,好的言行總是表現在部分同學身上或一一兩件事上。因此班上出現的好人好事,班主任應善于發現,通過正確的與論,結合《中學生守則》《中學生生日常行為規范》和校規等準則,予以大力提倡,號召同學們向身邊的榜樣學習,讓學生明辨是非,自我教育,使學生以“維護集體為榮,損害集體為恥”這一信條來約束自己,或者利用宣傳陣地,組織學生開展討論、評論,提高辨別是問題之能力。
班干部是班集體的核心。班級工作的好壞直接取決于他們。班主任要相信他們,在工作中要敢于放手,讓班干部成為班級工作的主角。班主任既要宏觀調控,當好幕后導演,為他們出謀劃策;又要微觀搞活,大膽使用、鼓勵支持,幫助他們掌握工作方法,提高其管理能力,充分發揮“集體核心”的作用。這樣班委會才有凝聚力,才會引導全班同學團結進取,積極向上。
三、“抓個別”,確立班級的努力方向
班主任除抓好集體教育和一般教育外,還要根據學生個人特點、需要和問題,有針對性地對學生進行個別教育。既要防止忽視對優秀學生的嚴格教育,又要防止對后進生嫌棄、放棄。班主任要根據“先入為主”這一心理規律,做班級工作要重視抓開頭。剛入學的學生最易接受教育,教師應該抓住這一時機嚴格要求,嚴格教育,為今后良好班風的形成打下一個堅實的基礎。
四、“抓常規”,注重班級的工作重點
班主任必須重視對學生加強常規管理,注重在管理中進行教育,要依據《守則》和《規范》引導學生制定切實可行的規章制度并嚴格要求執行,從行為習慣抓起,從大處著眼,小處著手。在班級日常教育工作中,的確有些并不引人注目的小事,但這小事卻往往反映了學生的精神世界。班主任要通過觀察、思考,能及時地抓住一些有典型教育意義的“小事”,運用教育藝術,發掘其積極因素,促使其升華,在學生心靈上播下真、善、美的的種子。因此做班級工作要具體問題具體分析,并且做到重點突出。班主任要理清階段,抓住各個環節,探索其發展規律,突出其工作重點,使工作具有系統性、層次性、針對性。
五、“抓配合”,協調班級的各種關系
事實證明,從某種意義上講,師生關系就是教學質量。尤其是在中學,師生關系融治,就能促進教育質量的提高。當老師的只有徹底放下“師道尊嚴”的架子,和學生平等相處,班級的事多和學生民主討論,多征求學生的意見。這樣,學生才會真正感覺到自己是班級的主人。因此班主任要協調各種關系:
1.協調班主任與班委的關系,充分利用班委會是班主任的得力助手的作用,使其有利于班級工作,這樣人選必須挑選得當,加強干部的思想教育,把干部引向同一目標,使之在工作和活動中通力合作,否則不僅不能發揮其應有的作用,反而會造成工作上的麻煩思想上的混亂,把班上工作搞得很被動;另外對班委內部活動不過多干預,做到既抓在手里,又放手讓他們去干。
2.要搞好班級工作,絕對離不開任課教師的共同協作,因此班主任要在教師與學生之間協調、溝通關系,真正對任課教師工作的全面開展起保駕護航的作用。
3.要經常和學生家長及社會有關方面保持聯系,緊密結合,通過多種形式互通情況,共同制定教育措施,及時排除班風建設中的不良因素。這樣,把各種力量優化配置,充分調動其積極性,使之相互推動,把班風建設搞得更好。記得我剛開始當班主任的時候,就是把自己當成了 “官”,認為學生就該聽我的,我讓他怎么做他就得怎么做。結果學生和我的距離越來越遠,對我的“行政命令”也越來越反感。表面上他們在我的“威信”下言聽計從,實際上卻是一百個不愿意,而且還養成了學生“當面一套,背后一套”的壞習慣。如此的師生關系,又怎會有好的教學效果呢!
一個良好的班集體,應具有良好的班風,而良好的班風,具有一定的穩定性和平衡性,具有“潤物細無聲”的內在調節功能,正如一種適宜的環境氣候。
參考文獻:
楊梅妍,初中班主任開展德育工作的思路與策略研究[J],課程教育研究,2015(33)
麥振敏,試論初中班主任德育工作的有效開展[J],新校園(閱讀),2015(06)
張潤祥,初中班主任德育工作探析[J],科學中國人,2015(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