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獻珍
摘 要:讓每一個學生走向成功,是新課改的基本理念之一。而賞識學生的長處,肯定他成長過程中的細微進步,讓他不斷有成功的體驗和成就感至關重要,尤其是對待后進生的教育更應該通過鼓勵來激發他們內在潛能,從而培養他們的自信心。筆者認為,作為一名教師在教育中應該傾注師愛,以全面,發展的眼光看待后進生,以平衡的心態去理解他們,關愛呵護他們的心靈,使他們封閉的心扉在溫暖中逐步開啟,在充滿愛意的激勵中,洋溢著創造的激情和進取的動力。
關鍵詞:師愛 情感反應 契機 探索 閃光點 溝通 陽光雨露
“為人師表”成為新時期師德師風建設的重點和基礎。如何在新的環境中建立良好的師生關系更是重中之重。我認為:作為一名老師要懂得師愛。師愛是指教師在教育工作過程中所表達出來的一種對學生的關心、熱愛、尊重以及對學生的嚴格要求等行為。蘇霍姆林斯基曾說過:“教育技巧的全部奧秘在于如何去愛護學生。”由此看來,師愛更體現出不可估量的作用。
班主任的工作千絲萬縷、瑣碎煩人,尤其后進生的教育和管理歷來是班主任工作的難點,他們所惹的麻煩紛紜而至,有時真的讓你有點應接不暇。卻又影響班級整體教育、教學質量。在這方面,作為班主任的我首先做到以全面,發展的觀點去看待他們,以正確的態度對待他們,深入調查摸底,搞清他們所以成為后進生的原因,用平衡的心態去理解他們,加強心理疏導,幫助他們消除或減輕各種心理負擔,讓他們認識到自己的價值。
在這十幾年的教學中,我發現每一個學生都各自是一個完全特殊的,獨一無二的世界。每個學生都有自己的特點,興趣,情感和需要,具有不同的發展水平。要讓不同的學生都有所提高,有所發展,作為班主任必須根據學生的個體差異,采用不同的方法做好學生的個別教育。師愛是作好班主任工作的前提。班主任是班級學生的組織者、領導者和教育者。這種工作職責的特殊性決定了班主任必須不斷去接觸和面對學生,長期接觸過程中必然會遇到各種各樣的反應,這種反應往往表現為一種情感反應,這就要求班主任能融入自己的感情,以誠相見,用自己的言行去影響學生,從心靈上感化學生,以至達到心靈上的溝通。這樣,班主任的表揚,學生會認為是鼓勵;班主任的批評,學生會視為是愛護,班主任的工作因得到學生的支持而變得順利和輕松,教育所期待的結果也會如愿以償。相反,如果班主任在工作過程中不重視師生之間情感交流,對學生的態度冷漠,缺乏熱情和關心。這樣,班主任的表揚,學生倒會認為是諷刺,班主任的批評,學生會認為是對自己的挖苦和懲罰。教育當然達不到預期的目的,弄不好甚至會事與愿違,老師的“一片好心”,在學生身上產生的實際效果卻是“好心不得好報”,大大削弱了老師的威信。
魏書生說:“只有不會教的老師,沒有教不好的學生。”我一直本著這樣的想法去做結果發現有點效果,在這些年的班主任工作中對于轉化后進生我做了一些嘗試,反思和探索,摸索出一些行之有效的招數。第一招叫做:“退三進一”,我們看電視時經常可以看到這樣的鏡頭,老虎等兇猛的動物在進攻前首先是身體向后撤退,為什么撤退呢?是為了更好的向前進攻!我們批評學生一個缺點的時候不妨先表揚他的三個優點,此謂之“退三進一”。每一個學生都有自己的優點,作為班主任應該善于捕捉每一個學生身上的閃光點,雖然可能只是一個小小的閃光點,但很有可能你通過這個小小的閃光點可以挖掘出埋藏在他心里頭的大金礦。前蘇聯著名的教育家馬卡連科曾經有這樣一句話:“用放大鏡看學生的優點,用縮小鏡看學生的缺點”,我國著名的文學家劉心武先生在他的一篇作品中也有這樣一句經典的話:“一個丑惡的罪犯也有他自己的心靈美!”,我們的學生再怎么調皮也不至于將他同罪犯等同起來吧?在深入了解學生的過程中,我們不難發現,生活在我們身邊的任何一位同學,不管他以何種方式表現自己,其本質都是好的。社會在進步,時代在發展,學生的心理也會隨外圍環境的變化而變化,為學生創建一個良好健康的心理環境是老師永遠追求的目標。教育應“以人為本”,我們要善于通過巧妙暗示,讓學生明白你的話外之音、言外之意,無聲無息中達到教育效果,猶如春風化雨,潤物無聲。只要遵循教育規律,運用一定的智謀和手段去治理班級,必定會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第二招叫做“自理”。通過采取全班同學輪流值日制度,創造條件和機會讓他們的長處和能力表現出來,使他們品嘗到成功的喜悅。過去的一慣做法是只讓幾個班干部管理。我發現這樣下去會使大部分學生長期處于被動地位,失去上進心和積極性,為了培養學生自我管理的能力和竟爭意識,我采取了全班學生輪流值日制度,在值日中學會自我管理,培養學生獨立工作能力,更重要的是他們要去管理別人,那首先得管好自己,這樣才有說服力。
第三招:“走進心靈”。 古人云:“親其師而信其道。”要想改變他們,必須想方設法接近他們,多關心他們,使他們逐步消除對學習的恐懼和老師、同學之間的隔閡,激發他們進行自我競爭的動機。師德之魂在于“愛”,愛是師生交往中的粘合劑,當老師在開放的心態中以令人溫暖的接受性的方式聆聽學生的傾訴時,他就使學生的心理由于情感的貼近而獲得理解;在師生的互動中印證彼此的存在,只有以細膩的人文關懷才能走進學生那敏感豐富的心靈。要幫助他們就得知道他們需要什么,因此培養感情,取得信任非常重要。
與此同時,老師也應該熱愛教育事業,熱愛學生。主動經常與學生溝通交流,建立起平等和諧的師生關系。遇事冷靜,處事公平合理,不抱偏見,對自己所有的學生一視同仁,樹立自己在學生中的威信。這樣才能讓師愛變成后進生的陽光雨露,讓這些遲開的花朵結出豐碩的果實。
參考文獻:
孟繁華《賞識你的學生》 海南出版社 2003年6月第一版
魏書生《班主任工作漫談》漓江出版社2002年7月修訂本
青影 《教師如何轉化后進生》天津社會科學院出版社2012年6月第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