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勇
? ? ? ? 【摘要】 ?新高考改革的背景下,高中教育教學必須實行走班制,因此構建良好的高中走班制機制成為各地區的高中學校教研的重點內容。本文主要分析新高考改革背景下高中走班制機制構建策略,主要通過走班制的重要意義、走班制機制構建的模式、走班制保障機制的構建措施等三個方面進行分析。各地區的高中學校可以根據本地區的實際情況、運用科學合理的方法、結合這些具體的對策等構建高中走班制機制,以期更好地順應新高考改革的要求,更好地提高高中教育效果。
【關鍵詞】 ?新高考 走班制 分班 教師教學 學校管理 學科學習
【中圖分類號】 ?G632.4 ?? ? ? ? ? 【文獻標識碼】 ?A?【文章編號】 ?1992-7711(2019)24-146-01
新高考改革,我省要求高中學校實行3+1+2的教學機制,不再劃分文理科,保持語文、數學和英語學科分數不變,讓學生自主選擇其他學科。走班制不是新事物,在之前文理分科的模式下一些省市已經實行過走班制制度,新高考的背景下,走班制被賦予了新的內涵和價值,主要是為了適應現代化教育教學的需要、更加突出學生個性發展、更好提高我國基礎教育教學水平。在高中學校中實施走班制,學校應該如何分班、教師應該如何教學、學生應該如何學習、學校應該如何管理等問題亟待解決。所以,本文主要依據新高考改革的主要原則,從選科教學方案、分班的主要策略、排課機制等方面具體探析高中走班制制度的構建,以期更好地提高高中學科教學效果,提高學生學習成績和綜合素養。
一、新高考改革背景下高中走班制的重要意義
首先是能夠更好促進新高考改革順利實行。新高考改革背景下,高考的考試模式發生了巨大的變化,我省要求將傳統的文理分科模式轉變為3+1+2的教學與考試模式,學生面臨著多種科目的選擇,班級中的學生會形成不同的課表,給學校和教師教學管理帶來了一些困難。因此構建良好的高中走班制機制,這是新高考改革的基礎工作,能夠確保新高考改革順利實行。
其次是更好地滿足學生個性發展的需要。由于不同學生的天賦秉性、興趣愛好和學習基礎各不相同,傳統的學習與考試模式可能并不適應所有學生,比如有的學生喜歡物理和化學、卻不喜歡生物,有的學生喜歡歷史和地理、卻并不喜歡政治等。新的選課學習模式更加符合學生個性特點,打破了傳統學習方式的限制,可以讓學生更加靈活地選擇自己感興趣地學科,以此提高學生學習成績。
最后是能夠提高整體教學質量。新高考改革的模式下實行走班制度,避免了傳統教學中學生“吃不飽”或“吃不了”的狀況,通過運用學考和選考結合的模式,學生根據自身的學習基礎和興趣愛好等選擇更加適合自身的科目,有利于學生在良好的基礎上、在興趣的驅動下更好學習,減輕教師負擔、提高教學效果。
二、新高考改革背景下走班制機制構建的模式
新高考改革背景下走班制機制構建,主要從學校如何進行分班、教師如何進行教學、學校如何進行管理共三個方面進行探究,明確走班制邏輯和主要機制。
(一)學校分班制度的舉措
作為走班制機制的構建模式,首先是學校要結合本地區、本學校的具體教育教學情況構建分班制度,從選科、分班時間、具體分班措施、排課措施方面具體探析。對于選科而言,學校和教師應該指導學生根據高考和報考高高校的要求、自身學習基礎、興趣愛好等進行自主選擇,但是由于高中學生知識經驗有限、對專業的認知程度不足,所以學校相關人員、班主任、學科教師、家長應該給與學生生涯規劃指導,幫助他們更好選擇。在學校方面,相關人員和班主任應該根據不同學生度量表、潛力量表、興趣量表等指導學生選擇不同科目,提高選科效率。
在分班的時間上,一般是認為在高二第一學期就要開始分班,這個階段的學生完成了大部分學科的必修課學習,學生對于不同學科有了基本認識和了解,更加有利于走班制的實行。
在如何進行分班的問題上,學校應該根據學生的學考與選考內容以學科為單位進行分班,這樣更加利于班主任的管理和教師教學,更加利于減輕學生學習壓力。在具體的分班模式上,主要分為兩種類型:一是根據選考的科目進行分層大走班,這樣可以最大程度滿足學生不同層次的需求;二是在選考科目中盡可能多的固定班級,使學生少走班或者不走班,這樣既可以有效減少學校師資方面的壓力,又可以照顧到學生的差異化需求。這兩種模式各有利弊,不同地區不同學校應該根據實際情況選擇不同內模式。我校在具體實施上采用的是方式二,即小走班。在具體的教學中,根據班級學生的選科情況選擇走班或不走班。在排課的方式上,學校應該根據年級的選科情況,運用計算機相關軟件進行科學排課。
(二)教師教學制度的舉措
走班制度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教師教學的負擔,教師應該根據學校所構建的走班制度,運用更加科學合理的教學方式進行教學。在構建具體的教學制度上,年級教師應該在學校的指導下,結合分層走班教學機制定教學制度,運用不同的教學方式實施教學。
(三)學校教學管理的舉措
走班制機制模式下,學校應該將教學管理分為教師層面的管理和學生層面的管理:教師層面管理主要是建設團隊化的班級管理模式;學生層面的管理主要是引導學生進行自主管理,更好發揮學生自主性。
三、新高考改革背景下走班制保障機制的構建措施
除了以上建構措施外,學校還應該構建走班制保障機制,以此為更好實行走班制教學做好基礎的保障工作。在這方面,一是將學生充分地調動起來,讓學生更好了解走班制;二是讓教師領會走班制精神,做好準備工作;三是學校的相關教育教研部門、后勤部門和管理部門應該積極配合;四是發揮學生家長力量。
結束語
綜上所述,新高考改革背景下構建高中走班制機制,不同地區的高中學校應該根據國家教育部門的要求和學校實際情況,通過做好學校分班制度的舉措、教師教學制度的舉措、學校教學管理的舉措等,更好地構建高中走班制機制。
[ 參 ?考 ?文 ?獻 ]
[1]王潤,周先進.新高考改革背景下高中走班制機制構建[J].當代教育科學,2016(6):49-53,共5頁.
[2]付光槐,陳金玲.新高考背景下高中走班制教學的問題及其應對[J].教學與管理,2019,764(07):29-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