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喜歡這句詩:“靜對書畫尋樂趣,閑看花鳥會天機”。喜歡歸喜歡,一直找不到與之相對應的人。自從與潘海波相遇,我才找到了這位與書法、與人生會了天機的文人雅士。海波長相屬異相,像一位思考者,智慧就藏在亮亮的腦頂。認識海波是通過作家田耀斌,田耀斌對我說:“海波是德才兼備之人,最懂以文會友的精髓,他以自己的書法廣結善緣,廣交天下朋友。”正如耀斌所言,海波恭謙惟德,而且書法才情之高,異相中藏有樸拙,藏有大美,恰好有“清氣若蘭”之氣象。
海波學的是法律專業,做過版權保護,還推廣過全民閱讀,主持河北美術出版社工作期間,強調“本土”和“專業”兩個特色,建美術館,辦書畫展,創辦“高端講壇”,同時專注于書法創作,樣樣風生水起。別的不專述,重點說說海波的書法吧。
海波家族里出書法家。他的書法得書法家父親真傳,叔叔潘學聰的書法尤為著名。近年來,海波工作之余臨池歷練,邊學邊悟,書法技藝突飛猛進。臨書會得天機,讓他習書其樂無窮。海波對蘇東坡、顏真卿、柳公權、趙孟頫、傅山等史上名家書法都有濃厚興趣,對現代書法家也內心推崇,他評價他們的一個共同特點是“形神都美”。 海波同時也是作家,文學功底深厚,文書通脈,將文學、繪畫、書法氣韻打通,形成了自己的書法風格:樸拙、奔放與秀美。

海波的辦公室里懸掛著著名作家王蒙先生為他題寫的“虛室生白”,語出莊子,意為心中不裝太多名利,就會生出無限智慧。智慧與性情的完美結合,造就了海波既具文雅之氣,又有幾許俠風的性情書法。豬年到來之際,海波寫了許多福字,吃飯聚會,逢人便送福字和帶小豬的畫。尤其是他寫的福字,運筆自如,氣韻生動,遒勁有力,面貌吉祥。而我們欣賞他的書法《劍魂》時,則感受到波濤滾滾,寒氣凜凜。性情書法也是我所追求的,海波為人爽直,坦誠率性,文如其人,這性情不可能不融入他的筆墨,疾書時動作自如,縱橫捭闔,那是生命之綻放,是人生難得之快意。那天在我工作室,作家李西岳當場用我作品的名稱串成一聯,西岳寫出來后,海波便揮毫潑墨,瞬間而就,寫成一張四尺整紙,我十分喜歡。天高地厚、大地長歌之情懷,來自深厚的土地、曠野,獨立蒼茫的生命抒懷,空濛而現實,迷離而曠遠,氣全而神旺。


書家的個性追求在海波身上體現得淋漓盡致。他的個性不是獨立的,而是在把握書法本質之后的一種創新,他使得性情表達與對書法形質的把握渾然天成。我想,他在習書過程中,一定有過困惑,有過迷茫,這才有頓悟后的升華。探索的精神在海波身上體現出來,苦求與新生在不斷砥礪他的意志,正是基于這些,在幾波探索過后海波完成了自醒,并以書法藝術再生給我們帶來精神上的享受與愉悅。
如果把書法藝術比喻成生命方舟,那么該怎樣用這方舟安頓我們漂泊的靈魂?對于生命,身體就是方舟;對于大海,腳下堅實的大地就是方舟;對于海波所鐘愛的書法藝術,筆墨就是方舟。人與事物,海波與書法,在同一時空得到親和、互動、慈愛與永生。
(作者簡介:關仁山,當代著名作家,河北省作家協會主席,河北省現實主義文學創作“三駕馬車”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