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卓瑋
摘要:近年來,隨著我國經濟轉型的日益推動,文化創意產業逐漸成為我國社會經濟發展的支柱產業。本文主要介紹了文化創意產業區位選擇的主要影響因素,并且分析了文化創意產業集聚效應,希望可以為有需要的人提供參考意見。
關鍵詞:文化創意產業;集聚效應;影響因素
Try to analyze the agglomeration effect of cultural and creative industry and its influencing factors
Yang zhuo-wei
(Shaoxing Vocational and Technical College,Zhejiang,Shaoxing 312000,China)
【Abstract】In recent years,with the increasing promotion of China’s economic transformation, cultural and creative industry has gradually become the pillar industry of China’s social and economic development.This paper mainly introduces the main influencing factors of the location selection of cultural and creative industry, and analyzes the agglomeration effect of cultural and creative industry, hoping to provide reference for people in need.
【Key words】Cultural and creative industries; Agglomeration effect; Factors affecting the
現如今,我國文化創意產業發展整體布局缺少市場引導及規劃,產業分布具有一定的分散性,并沒有形成優化的資源配置以實現各個產業和價值鏈的整合,進而導致我國文化創意產業處在價值鏈的最低端,很難在國際文化市場中屹立于不敗之地。因此,需要結合區域經濟環境的差異,形成文化創意產業的集聚效應,從而更好地促進我國文化產業迅速發展。
一、文化創意產業區位選擇的主要影響因素
通常,文化創意產業重點選擇在城市內部集聚發展,是以其便利性以及城市功能決定的,城市可以為促進文化創業產業的發展提供大量的文化娛樂器材及基礎設施,良好的交通條件,足夠的人才資源以及良好的文化氛圍,在很大程度上為創意階級提供較好的居住環境及更多的就業創業機會,科學組織各種各樣文化藝術活動的團體,可以將社區發展與產業密切結合,城市作為不同新潮流的集聚地,具有較大的市場發展前景,這些都是推動文化創業產業發展必須要具備的要素。
(一)環境因素
首先,城市想要發展文化創意產業應該具備相關的基礎設施、其次,城市的現代化服務業、高新技術產業以及現代化金融業等較為發達,他們主要是與創意產業后向及前向關聯的行業加強融合,通過將這些產業和創意產業進行相互滲透,提高自主創新水平,促進產業結構的優化升級,造成追求人力資本的企業越來越多,也興起不同類型的服務業,帶動區域就業,提升城市的整體競爭力。總體來講,環境因素內容較廣,主要有創意氣氛、前向關聯產業、交通等等。
(二)文化因素
文化因素,主要是指代表該城市的不同類型文化屬性,主要包括地方音樂以及保護建筑等等,有些是無法仿照及移植的。創意的出現離不開人群與環境的活動。Florida重點強調不是每個文化娛樂基礎設施都可以給城市注入更多的生命力。一些大型的設施,比如:游樂園以及體育場館等等,不能吸引創造階級。反之,一些特色的校舉辦以及就把,具有歷史意義的街區以及博物館等等,更加可以調動創意的動力,這是吸引創意階級進行集聚的主要原因。
(三)人才因素
創意產業的關鍵投入要素是創造性,所以創意產業的靈魂是人才,也是影響文化創意產業區位選擇的主要因素之一,只要脫離創意型的人才,創意產業在無形中就會喪失發展及生存的動力,而只有集聚不同類型科研部門、培訓部門以及文化團體的城市才可以更好的滿族文化創業產業對不同類型層次人才的需要。這里的人才主要包括創意階級,掌握不同類型先進技術,了解不同設備以及儀器的技術人員等等。[1-2]當前,城市中有一種類型文化創意產業園區是緊緊圍繞人才資源很多的高校附近集聚形成,這種類型園區具有較強的資源及區位優勢。
(三)政策因素
政策因素是推動文化創意園形成的重要機制,包括國家和地方的法律法規,各項優惠政策等等。國外許多國家在政策制度上有許多值得借鑒的經驗。日本政府在1995年發布《新文化立國,關于振興文化的幾個重要策略》的重要報告,在2001年設立文化審議會議,提出“文化立國”戰略方針。在我國國內,各級政府也相繼出臺各種政策,例如九項稅收政策,以及在融資方面對非公有資本進入文化領域、引進外資和文化產品進口管理等做出規范。通過建立差別制度或約束制度影響文化創意產業人才決策行為,促使其在特定地理區位的集中。
二、文化創意產業的集聚效應
(一)利用培養供應商市場減少文化創意企業之間的交易成本
結合機制經濟學的觀念,市場交易制度的代替品是企業,當某個產品中生產要素資產專用性相當突出時候,企業和供應商之間有很高的外部交易成本,為了有效防止出現外部交易成本的情況,一般企業會采取一體化的方法更好地實現外部交易的內化。但是所帶來的問題是提高企業管理的復雜性,進而提升這種產品生產內部的經營管理成本。產業集聚有助于使供應商進入這個地區的范圍內,一方面,利用很多供應商和需求量的引進減少資產的專用性[3]。另一方面,利用良好的合作關系使得外部交易的重復性得到提高。所以在集群內部通過培養統一的供應商市場,既可以減少外部市場交易的成本,又可以防止外部交易內部出現管理成本,對提高產業價值具有現實的意義[4]。
(二)通過集聚人才形成完善的文化創意人才激勵與評價制度
思維的獨特性是形成創意的第一個環節。但是在缺失規模化的創意階層是,創意所蘊含的獨特性會造成社會主流與創意主體相分離,進而很難理解具備商業價值的創意,從而不利于激發創意者的設計靈感。而有一些具備類似思維模式的創意階層集聚在一起后,這些人的行為就容易成為一股主流。一旦形成有效的創意階層市場,就可以充分發揮出以長期為導向的市場評判制度作用,這對培養創意人才具有積極的意義[5]。建立良好創意人才市場、真正實現人才集聚的有效方法是文化創意產業的集聚。
(三)以文化創意產業提升地區文化軟實力
在經濟全球化、文化全球化的背景下,文化和經濟的互動越來越緊密。文化軟實力也已經成為衡量一個國家和地區綜合實力的重要組成部分。地區文化軟實力是指區域競爭中的文化競爭力,是一個地區或者城市所特有的民眾思想意識、道德水平、價值觀念、文化傳統和生活習慣等文化發展積累形成的現實作用力,它涉及品牌、形象、文化吸引力等內在的競爭組合。這種組合使區域或者城市具有獨特的文化屬性,對其經濟社會發展具有乘數效應,從而提升地區的綜合競爭力。
結語
文化創意產業的發展帶動社會各領域的密切關注,但因為我國文化創意產業依舊處于發展初期,理論方面的研究還處于探究階段,本文的關鍵任務是分析文化創意區位選擇的主要因素,并且從利用培養供應商市場減少文化創意企業之間的交易成本,以及通過集聚人才形成完善的文化創意人才激勵與評價制度兩個方面介紹了文化創意產業的集聚效應。
參考文獻:
[1]祝欣悅. 文化創意產業集聚效應測度研究[D].西安建筑科技大學,2018.
[2]朱雯.蘇州市文化創意產業園發展現狀及對策研究[J].蘇州大學,2015年.
[3]蔣三庚,王莉娜.北京市文化創意產業集聚效應研究[J].經濟研究參考,2017(45):62-71.
[4]尹云松,孟楓平.交易成本對水權市場運行的影響[J].科技和產業,2008年03期.
[5]劉鑫,秦波.城市文化創意產業集聚的特征及影響因素——基于北京的實證分析[J].中國文化產業評論,2017,24(01):185-2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