姜秀麗
摘 要 財政政策是經濟領域宏觀調控的重要手段。隨著我國經濟發展步入新常態,財政政策也需要進行相應的調整,以更好地發揮其對于經濟的調控作用。本文在對經濟新常態諸多特點進行全面把握的基礎之上,系統地探討了財政政策優化策略,希望通過本文的探討,給決策部門進行財政政策優化提供一點有益借鑒和指導。
關鍵詞 新常態 財政政策 優化 策略
一、引言
經濟新常態這一階段的到來是我國經濟發展到一定階段之后的必然產物。盡管目前我國經濟穩中向好,基本面良好,但是依然存在很多的問題,經濟的健康持續發展任重而道遠。這客觀上要求我國要在經濟新常態這一背景下,制定更加完善的財政政策,確保財政政策能夠對經濟的發展進行更好的調控,以解決國民經濟發展領域的種種問題,推動經濟的持續發展。
二、經濟新常態特點分析
經濟新常態的主要特點包括以下幾個:一是經濟增速變緩。改革開放以來,尤其是在加入世界貿易組織以后,我國經濟增長一度保持年均兩位數的增速。隨著經濟發展步入新常態,經濟增速下滑,經濟下行壓力很大,目前我國經濟增速維持在7%左右的水平。二是經濟增長動力發生了轉變。經濟增長越來越多地依賴于創新驅動,而不是要素驅動。知識、技術等要素在經濟發展中的作用越來越明顯,高新技術產業、新興產業成為拉動國民經濟快速發展的重要力量。三是產業結構不斷優化。整體趨勢就是從中低端向中高端轉變,同時第三產業的比重持續攀升,產業結構的優化折射出經濟從原來粗放式增長向集約式增長的轉變。
三、經濟新常態背景下財政政策優化策略
經濟新常態背景下,財政政策優化需要明確目的,圍繞目的來重點做好以下幾個方面的工作,從而切實提升財政政策科學性以及有效性。
(一)實施積極的財政政策
從優化財政政策的基本方向來看,那就是實施積極穩健的財政政策。在財政收入放緩、地方政府債臺高筑的情況下,積極的財政政策依然是利大于弊,可以為經濟的健康發展保駕護航。積極財政政策的主要作用在于更好地配合供給側改革,彌補內需不振、出口放緩給經濟增長所帶來的拖累。實施積極的財政政策意味著我國要根據經濟穩定發展的需要,加大財政支出力度,適度擴大舉債規模,增加重點基建領域、醫療衛生、社會保障等方面的支出。目前,我國財政赤字率還處于一個相對合理的水平,不過在實施積極的財政政策過程中,也需要注意對政府隱性債務風險的管控,將債務控制在一個合理的水平。尤其是要注意對金融領域系統性風險的防范,建立科學的風險預警機制,及時進行風險干預,確保金融系統的穩定性。
(二)持續推進結構性減稅
經濟新常態背景下,我國需要持續推進結構性減稅,切實降低特定產業、群體的稅負水平,以實現資源配置、經濟結構的不斷優化。結構性減稅有增有減,對于國家鼓勵發展的產業需要進行減稅,而對于產能過剩的低端產業需要增加稅收,通過稅收的一增一減來實現經濟結構的優化。目前我國結構性減稅的力度需要進一步加大,減稅舉措還需要進一步優化,這樣才能夠最大限度地釋放結構性減稅對于經濟社會發展的促進作用。舉例來說,對于中低收入群體,需要提升所得稅計征標準,減輕這一群體的稅負,提升其收入水平。對于先進制造業產業、高科技產業,需要進一步加大減稅力度,鼓勵這些產業發展壯大。同時要重點解決重復征稅的問題,切實降低企業整體稅負水平。對于鋼鐵、水泥等產能過剩企業,則需要增加環保稅、資源稅,逐步淘汰落后產能。財政政策需要與供給側改革密切結合,給供給側改革提供堅實的支撐,實現我國經濟結構的不斷優化。
(三)優化財政支出結構
2018年我國財政收入超過18萬億,支出超過22萬億,財政支出規模龐大,需要進一步提升財政資金的使用效率。這要求我國要對財政支出結構進行優化,將有限的資金用到刀刃上,確保經濟平穩發展以及社會大局的穩定。財政支出結構優化的整體方向就是要降低經濟建設支出、行政管理支出比重,增加民生支出,增加環保支出等。嚴格控制行政辦公費用的增長,主動退出一些競爭性的產業,在民生領域,如廉租房、醫療衛生、教育等方面加大支出力度,畢竟財政收入要取之于民,用之于民。一方面持續不斷地優化財政支出結構,另一方面需要對財政資金使用進行嚴格監管,這樣才能夠提升財政資金的利用效率。
四、結語
經濟新常態背景下,財政政策被賦予更加重要的調控職能,需要進一步去拓展財政政策空間,創新財政政策手段,從而更好地發揮財政政策的調控作用。財政政策優化包括但不局限于本文所提到的實施積極的財政政策、持續推進結構性減稅、優化財政支出結構等,還需要根據經濟社會發展的需要,及時進行財政政策變化調整,確保財政政策科學合理。另外就是要認識到財政政策本身的調控作用是有限的,財政政策調控作用的發揮也需要其他一些政策的配合。因此,在財政政策優化方面需要考慮做好相關配套性的工作,以更好地達成財政政策目標。
(作者單位為內蒙古興安盟科爾沁右翼中旗財政局)
參考文獻
[1] 馬湘菡,戴曉鸝.經濟新常態前后財政政策比較研究[J].河南牧業經濟學院學報,2018(06).
[2] 李宜達.新常態下拓展財政政策空間的必要性及路徑[J].西部財會,2019(03).
[3] 陳媛媛,劉倩,王靜.經濟“新常態”以來中國財政政策變化分析[J].廣西財經學院學報,2018(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