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衛東
摘 要 本文以信息技術對企業內部控制的重要意義、信息技術條件下企業內部控制存在的具體問題為切入點展開具體分析,并以此為依據,提出健全管控制度、規范操作流程、完善相關法律制度、提升管理效率、構建完善的內部監督制度、提升會計人員的專業技能和綜合素養等幾方面的重要措施。希望企業管理者能夠結合企業實際情況,合理運用信息技術,嚴格管控企業財務狀況,在滿足時代發展需求的條件下,使信息技術創造更大的價值。
關鍵詞 信息技術 企業管理 內部控制
一、引言
信息技術不斷發展進步,很多企業越來越注重內部控制的管理方式。企業在對信息技術的運用中,還存在很多不足。本文從信息技術對企業內部控制的重要意義入手,展開研究,提出了企業合理利用信息技術的幾個重要措施。希望企業在發展階段能夠抓住機遇,從企業實際狀況出發,構建健全的管控和監督制度,使會計人員充分發揮工作職能,確保企業內控管理工作的順利開展。信息技術的有效運用能夠節省會計人員的工作時間,提升工作效率,促進企業經濟的快速發展。
二、信息技術對企業內部控制的重要意義
企業內部控制運用信息技術,是時代發展的必然趨勢。信息技術的有效運用,對傳統的內部控制模式造成了巨大打擊。企業在內部控制工作中運用信息技術,有利于統一規劃整理最初零散的、重復的會計核算問題,更加有效地提升企業財務部門的工作效率,為企業的健康發展提供重要依據。
信息技術主要是將傳統模式下靜態的方式轉變為動態方式,打破時間、空間的限制,進一步推動企業經濟效益的提升。運用信息技術的管理方式具有自動性、準確性、規范性的特點,與傳統人工管理方式有很大差別。傳統模式下,企業的內部控制都是工作人員通過在紙上記錄的方式統計整合信息,這種方式很容易造成工作失誤,不利于企業管理人員掌握企業整體狀況,在制定企業發展目標時,會出現目標偏離實際的現象。因此,企業應合理有效地利用信息技術,促進企業全面發展。
三、信息技術條件下企業內部控制存在的具體問題
(一)增加了會計信息發生風險的概率
信息技術的運用,就是對網絡系統的應用。因此在運用信息技術時,會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企業會計信息發生風險的概率,對企業財務狀況產生影響,阻礙企業發展目標的完成。[1]企業內部控制的管理人員在工作中運用信息技術,過于依賴網絡,會降低自身的工作積極性;信息技術具有機械性,在面臨突發狀況做出調整時,缺乏一定的靈活性,容易導致企業會計風險的產生。其中,信息數據混亂、重復、丟失的現象表現得最為明顯。這樣會給企業造成很大的經濟損失,也會為企業未來長遠發展埋下隱患。因此企業在開展內部控制管理工作時,要根據企業實際發展狀況,將傳統的管理方式與信息技術有效結合,不斷強化網絡監管體系,為企業的健康發展提供重要保障。
(二)會計人員專業技能與信息技術的運用要求存在差異
很多企業在發展過程中注重企業的經濟效益,忽視了會計人員的專業技能。企業在內部控制工作中運用信息技術時,出現會計人員的專業技能與其要求嚴重不符的現象,嚴重影響企業財務工作的正常開展,影響企業收支平衡。[2]很多會計人員受到傳統文化的影響,工作觀念陳舊,缺乏創新精神,對信息技術缺乏深刻的了解。會計人員不具備專業的技能,無法發揮信息技術的功能作用,嚴重浪費了企業資源。這對企業財務工作效率的提升產生一定的限制,不利于企業的整體發展,阻礙了信息技術的發展壯大。
(三)會計人員的工作方式與信息化要求不符
會計人員的工作觀念與工作方式過于陳舊,無法滿足信息技術信息化的要求。很多會計員工的工作態度比較消極,只有在企業管理人員要審核企業財務狀況時,才會認真對待工作。信息技術的運用,要求工作人員整合統計每一個月、每一周甚至每一天的財務狀況,以精準地分析企業經濟狀況,便于企業內部控制工作人員根據企業發展狀況調整工作方案,保證企業長遠發展。
四、信息技術條件下提升企業內部控制效率的重要措施
(一)健全管控制度,規范操作流程
健全企業內部管控制度,規范會計人員的操作流程,是現階段信息技術條件下企業發展的首要任務。企業要加強網絡信息安全管理,在網口端放置相應的監管設備,保證企業財務信息數據的安全。會計人員在運用電腦信息技術展開工作前,要設置相應的操控密碼,然后分類統計企業各個部門的數據,除此之外,還要對數據進行備份,以免在網絡出現問題時產生不必要的損失。[3]會計工作人員還要加大U盤、電腦硬盤等方面的管理力度,保證企業數據信息的完整性。健全管控制度的重要前提是提升工作人員的工作能力,因此企業要積極開展培訓工作,提升員工整體工作質量。
(二)完善相關的法律制度,提升管理效率
完善相關的法律制度,能夠為企業會計人員的工作提供重要保障。一旦在工作期間出現經濟問題,員工和企業雙方可以按照法律規定來明確職責問題,這樣能夠使企業財務工作更加透明化,便于提升會計人員的工作效率。完善相關的法律制度,確定統一的工作標準,使員工的工作方式更加規范化、科學化,在一定程度上能夠減少工作人員的工作失誤,減少企業經濟損失。
(三)構建完善的內部監督制度
企業要長遠發展不能只關注企業內部控制方式,還要注重企業后期監管制度的建立,考慮企業的每一個環節,完善企業的發展結構。[4]企業要不斷加大內部管控力度,使會計人員的工作能夠有效開展;企業在組織一些經濟活動時,要組建專業的內部監管小組,根據企業的經濟效益和發展狀況審核會計人員的工作內容,確保企業財務數據的真實有效。企業必須建立全面的監管體系,要求員工在每一個工作環節認真負責,明確自身工作職責,各個部門的員工間要相互牽制、相互監督,確保企業財務工作的順利開展,為企業的有效經營奠定基礎。
(四)提升會計人員的專業技能和綜合素養
企業長遠發展的基礎條件是企業員工具備專業的知識技能和較高的專業素養。因此企業在合理運用信息技術的同時,要注重培養會計人員的專業技能,從根本上解決問題,使員工的能力滿足信息化的要求。企業要根據會計人員實際的管理能力開展針對性的財務管理活動,不斷豐富員工的工作經驗,促進企業的全面發展。
五、結語
信息技術在人們的生活與工作中發揮著重要作用。我國企業在不斷發展的過程中必須不斷創新內部控制的管理方式,從企業整體出發,有效運用信息技術,構建完善的內部控制管理體系和監管體系。企業在出現財務風險時,要積極面對,采取具有針對性的解決方案,利用信息技術的準確性與規范性,嚴格監督會計人員的日常工作,促進企業內部控制工作的順利開展。信息技術是一把“雙刃劍”。企業在發展過程中,要將信息技術與傳統管理方式相結合,推動企業的變革和發展。
(作者單位為中材天山<云浮>水泥有限公司)
參考文獻
[1] 何淑君.信息技術條件下的企業內部控制問題研究[J].財會學習,2018(16):251.
[2] 孫思文.論信息技術條件下的企業內部控制[J].科技經濟導刊,2018,26(11):215-216+218.
[3] 高麗郡.基于信息技術條件下的企業內部控制[J].中國鄉鎮企業會計,2018(03):207-208.
[4] 董彥鋒.基于信息技術條件下的企業財務內部控制策略[J].中外企業家,2018(08):20-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