薛冰曉
摘要:在我國社會主義初級階段的經濟發展國情下,企業需要得到更好發展,所以財政部在2013年頒布了新的企業會計制度。在該制度中,工作任務最重要的不過就是提高各單位會計事務的核算的質和量。
關鍵詞:實質重于形式原則;企業;會計核算
在我國全面建成社會主義國家的進程中,企業是必不可少地服務在一線的社會公共管理的提供者。企業要秉持創新、協調、綠色、開放、共享的發展思路。此時不單需要精神觀念上的認同,還需要政策的引導,舊的制度的缺陷逐漸暴露出來,新的制度順應時勢的要求被提出。2013 年 1 月 1 日開始,實質重于形式原則開始用來規范配置單位內部現有的物資和財產資源,促進各種經濟資源利用的綠色可持續,同時適應單位內財務方面,預算方面和資產管理及成本控制的協調運作,以此來強化企業自己管理自己的能力,讓單位發揮自己的主觀能動性和創新創造力,為自己造血輸血,提高經濟效益。新頒布的《企業會計制度》在內容方面創新制定了企業經濟業務的制度規范,對于我國行政企業部門的會計核算信息質量不合格的問題有很大的改善作用,所以更好地落實實質重于形式原則下的企業會計核算是每個企業管理者及財會人員需要仔細考量并執行的工作。
一、新的企業會計制度及會計核算的概述
(一)新的企業會計制度較舊制度的變化
第一,會計核算范圍的改變
應用新的會計制度后,企業相關的基建工程投資必須按照有關規定另行開立賬戶,單獨核算,并按照制度規定和會計處理的要求進行并賬處理。同時實質重于形式原則規定將住房,社保等財政撥款統一作為收入來核算,擴大了收入核算的范圍。實質重于形式原則還擴充了事業性支出的范圍,將住房、基建、社保等支出全部納入并且重新分類,分為基本支出與項目支出。總的來說實質重于形式原則對這些核算范圍的改進意味著新會計系統的核算范圍更加全面,整個企業的財務狀況也能更加清晰,能夠滿足各個利益相關者或使用者的需求。
第二,會計科目的改變
新的企業會計制度中對相關的會計科目進行了有針對性的調整,在資產類別中加入了“財政應返還額度”、“零余額賬戶用款額度”等;在負債類別中增加了“應付職工薪酬”、“長期借款”、“應繳國庫款”;在凈資產類別中增加了“無形資產”、“財政補助結轉”、“在建工程”、“財政補助結余”等科目;在支出類別中額外增加“其他支出”科目,用于計算一些撥出經費,成本費用,稅金之類的,相比舊制度來說,實質重于形式原則更好地反映出對于專項資金的配置,保證了財政支出的清晰、透明。舊的會計制度中規定固定資產不計提折舊,直接以入賬原值反映,不利于固定資產現實的成本價值核算,會導致虛增固定資產的情況發生。實質重于形式原則增加了“累計折舊”和“累計攤銷”科目,這樣資產的實際情況會得到更加真實而可靠的會計信息的反饋。相比舊制度來說,實質重于形式原則更好地反映出對于專項資金的配置,保證了財政支出的清晰、透明。
第三,財務報表體系的改變
新的會計制度對企業需要報送的報表進行了一個整體的成文規范。因為報表的完成是企業具體經營運作的情況的整體反饋。完成的整個會計報表體系可以提供預算管理信息和財務信息的詳細細節,相反,原有會計報表反映的信息內容非常小,不能準確使用預算資金,存在一些資金使用上的缺漏,所以容易造成單位的會計信息與實際不相符。而實質重于形式原則在財務報表方面的改進對于完善資產負債表大有裨益。第一,由于舊制度對于財政資金的使用情況反映并不及時,存在信息滯后的情況。而新的報表體系的完善進一步提升了資產負債表對于各類資產、負債信息的統計能力和統計范圍。第二,實質重于形式原則對于財務報表體系的確定形成了制度上的規范,達到了完善報表制度的效果。
(二)新的企業會計制度的優勢分析
第一,引入權責發生制進行核算
我國企業以前都是實行收付實現制的,即以實際收付來處理日常業務,凡是本期收付的金額無論是否屬于本期,都作為本期的收支,所以也稱現金制。雖然收付實現制簡單,但是有一定的缺陷,不是很科學合理,對于一些已經發生的經濟業務無法準確的核算,對于隱含的財政風險無法預知,以致一些地區的企業會計核算十分混亂,債務危機的隱患嚴重。權責發生制是按照經濟業務的收益或費用是否歸屬于本期作為核算基礎。實質重于形式原則創新地引入了權責發生制,一定程度上彌補了舊制度在業務核算周期跨期時核算的不足之處,同時也更好地反映出會計信息的實際存在。
第二,加強單位資金的管理力度
實質重于形式原則增加了“財政應返還額度”和“零余額賬戶用款額度”這兩個資產類賬戶。按照相關規定上繳財政補助結余,上繳時借記“財政補助結余”,貸記“財政應返還額度”、“零余額賬戶用款額度”、“銀行存款等”。對于單位沒有用完的財政資金如此管理,可以詳細說明財政補貼支出及結轉的具體情況,可以加強單位內部財政資金的管理和控制,有效的避免了私立小金庫,利用職權謀私的情況發生。
二、企業會計核算的改進措施
(一)逐步實現權責發生制
在實質重于形式原則的支持下,企業應當實現對應的實現制。在這份實現制上面,資產將根據權責發生制執行對應的資產流動。在企業會計核算過程的推動下,企業會計核算都將根據相應的權責發生制進行權衡及控制。此外,收付實現制也是非常關鍵,這一實現制都將根據核算原則進行調控。對于相應的權責發生制面前,財政收入及額外收入都將被錄入進去。權責發生制的關鍵在于《實質重于形式原則》的應用,一旦財會工作出現一些違規行為時,企業都需要嚴肅處理,并預防這些問題進一步惡化。權責發生制的關鍵是使得企業會計核算得到規范,從而提升每位財會人員的決策能力及會計事務處理能力。
(二)建立固定資產集中管理制度
固定資產集中管理制度都是根據對應的固定資產管理思路進行效益控制,專職人員都將根據整合機制進行輪流制的操作及示范。在集中管理制度的引導下,專職人員將以其相對專業的固定資產管理能力進行控制及規范。固定資產管理制度也可根據購買方式同步引導,不管是對固定資產的購買,還是轉讓,都需要集中登記,以確保核算過程不脫離實際,且有規章制度可依。《實質重于形式原則》對于固定資產管理制度的應用更是涉及到對應的需求。制度完善都將把用款制度滲入固定資產集中管理制度。此外,固定資產集中管理制度需進行合理攤銷。在隱形資產的估計價值管控上,讓國有資產更加穩當。
(三)加強財會人員綜合素質培養
在《實質重于形式原則》的支撐下,專業人員的專業素養都將得到提升。在財會人員的綜合素質培養方面,培訓人員需將《實質重于形式原則》貫徹給每位財會人員。不論是推進改革還是促動管理,從業人員的專業素養及工作活力都需被進一步提升。此外,相關法律法規都將被引入企業會計核算制度的完善。《實質重于形式原則》是每位財會人員務必掌握的原則,會計實務是需要比形式更加重要,而這一規范也需被應用入每個會計領域。
三、結論
目前,實質重于形式原則已經基本被各單位所熟知,但實際操作還需要繼續完善。為了適應時代發展的趨勢,新的單位會計制度必須更加完善,企業必須執行實質重于形式原則以適應當前經濟大數據背景下對企業會計核算的要求,甚至還需要對當前實質重于形式原則的缺陷更深入的改革,以一種新模式應對世界經濟形勢發展。
參考文獻:
[1]喬元芳.解讀新《企業會計制度》的八項主要突破與創新[J].新會計,2013 (2): 24-28.
[2]王春蕊.新舊企業會計制度下財務報表體系的分析[J].商,2015 (48): 121-121.
[3]陳庸金.對權責發生制下財務核算工作的思考[J].商場現代化,2015 (32): 165-165.